【雲沙龍-公共參與週-地方知識學-茶鄉時尚.雲林幸福茶學】
講者:劉雯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助理教授
時間:04/29(二)19:00-21:00
地點:正聲廣播電台【FB直播】
----------------------------------------------------------------------------------
【114-1雲沙龍公共參與週--第二場講座:茶鄉時尚-雲林幸福茶學】
今日雲沙龍講座與正聲電台合作,透過線上廣播平台,讓更多人了解在地知識、關心公共事務。本場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劉雯瑜(小綠)老師,以「茶鄉時尚-雲林幸福茶學」為主題,分享她與茶產業的深厚羈絆。
講座開場,小綠老師提到雲林曾是茶鄉,林內坪頂、古坑草嶺、樟湖與桂林皆為重要產區。古坑的劍湖山世界甚至曾舉辦優良茶比賽。身為古坑桂林的社造員,她記憶中的古坑不只盛產咖啡與檳榔,更是家家戶戶種茶的地方,茶融入童年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
小綠老師自幼在桂林茶山長大,因家中轉作茶葉改善經濟,小時候神明廳供桌上的一壺茶,撿茶梗賺零用錢、茶園成為比賽與嬉戲的場地,家家戶戶有茶車、飯後泡茶的「茶車客廳」文化,炒茶、茶廠的清香與機器聲成為難以抹滅的成長記憶。離鄉求學後,茶葉成了思念家鄉的情感寄託,也種下未來投身茶產業的念頭。
後來因開設線上茶學課,小綠老師獲得以茶接待友邦國家總督和總統的機會。同時,為解答學生問題,她取得多項製茶相關證照,並希望將所學應用於在地產業。而古坑桂林因濕度高不利咖啡保存,茶葉成為更合適的選擇。她重新投入茶產業,延續種茶時光。
目前在桂林社區由女性與社區媽媽組成的「女茶隊」製作手揉紅茶,並考取製茶士證照,在USR計畫下籌組合作社,深化學習、推動產業創新。疫情期間,創新以檳榔炭取代傳統碳材,無毒無味且帶花果香氣,呈現在地茶品的多樣風貌。
茶不僅是飲品,也可結合藝文生活。提出創新的構想,茶席裝飾可以使用春仔花製作、拼布製作茶袋、音樂與詩歌增添品茶氛圍,還可以走入雲林溪畔,共創在地生活儀式感。
未來小綠老師將在社大開設課程,內容涵蓋烏龍茶包裝、潮汕濕式瀹茶法,探討高山茶種植時生態平衡與安全種植議題。學員可透過品評不同產區茶葉,了解高山茶風味差異。強調茶品風味多元,學員也可嘗試拼配出,專屬自己偏好的茶滋味。
期望每堂課都能帶領大家在茶香中品味雲林的幸福茶學,喚起對在地文化的認同與自信。雲林不只有咖啡,也有好茶;而好山好水孕育好茶,產業多元發展與生態河川保育,更需大家共同守護。
誠摯感謝劉雯瑜老師蒞臨山線社大公共參與週講座,以風趣幽默的分享與深入淺出的產業剖析,帶領大家認識地方茶產業的發展,體會在地人的責任與使命。
對茶產業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下學期的「雲林幸福茶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