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琴好:聽咱ㄟ歌‧講台灣的故事

日期:110/05/05()19:00-21:00

地點:他里霧文化園區

講者:黃莉婷執行長/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

   傅恩弘總監/大埤三秀園

   樂耕農室內樂團暨山線社大講師群(蕭致邑、許雅茹、白婉萱、陳冠安、謝瀞頤)

內容簡介:

音樂作為文化及語言的載體,並透過隱晦的方式傳達議題或觀點,述說不同族群的心聲。本場次講座將透過引言人方式,盤點不同時代背景中具代表性及性別意識的歌曲,結合台語歌詞朗讀,展現傳統語言的音韻之美!並藉由以傳統絲竹音樂的演奏,將在溫馨的五月,與大家分享一場充滿詩情畫意的女力音樂饗宴、唱咱ㄟ歌曲,講咱的故事!

講座紀錄:

在母親節的周末前夕,我們在他里霧文化園區用一場溫暖且特別的音樂饗宴,和社大師生一起提前慶祝!在莉婷執行長的引言下,我們藉由一首首老歌,從日治時期走到近代、從台灣聚焦雲林,看見在時代的洪流裡,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角色轉換,並搭配著樂耕農室內樂團悠揚的旋律及傅恩弘老師的朗讀,細細品味音樂及台語之美。

今晚的演出,我們將女性的生命歷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從青春少女到踏進職場轉大人,再進入家庭,透過不同選曲看見生命歷程的轉變,也看見台灣不同時期的發展樣貌。

我的少女時代(góa ê siàu-lú sî-tāi)

說起少女情懷,就不能不提到鄧雨賢先生著名的「四月望雨」(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組曲,創作於日治時期的歌曲,不僅敘述少女的心聲,也展現了創作者的才華,即便歌曲曾經為了鼓舞士氣被改為軍歌傳唱,或因語言限制被禁唱,都無損台灣人對於鄧雨賢創作的喜愛!也許就如同作家西川滿所形容的,台灣是彷彿是座華麗島!多元的文化成了藝術創作者靈感最富饒的沃土。

轉大人.出社會(tńg-tōa-lâng‧chhut siā-hōe)

「請借問播田的田莊阿伯啊!人塊講繁華都市台北對叼去?」傅老師緩緩道出的〈孤女的願望〉歌詞,就是台灣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最典型的代表,女性走出家門、進入職場,人口由南向北、由農村向都市移動,也因此懷鄉的〈黃昏的故鄉〉、〈媽媽請妳也保重〉就唱出了一個個在都市討生活的漂浪青年的心聲。

七零年代,雖是台語歌曲最低迷的時期,但布袋戲卻創造台灣電視史上的最高收視!其中更出現了女性的代表角色「苦海女神龍」展現出不同以往歌曲中的女性樣貌,在當時可是相當前衛、具有平權意識的代表呢!

伊的向望(i ê ǹg-bāng)

「阿母」、「媽咪」、「阿娘」、「姨啊」…從不同的稱呼方式,就可以看出大家來自不同的世代和族群,但不變的是這些母親對於我們的重要性!社大的學員以女性居多,這些姊妹們不僅活躍於各班級,有些也加入志工行列,成為社大辦學上最可靠的幫手!

今天的講座雖然談平權、談傳統語言保存、談歌曲背後的時代故事,但這些歌唱得更多的是「愛」,社大師生提供的家庭老照片傳達的也是「愛」!「愛」的樣貌有很多,從個人到家庭,甚至擴及到社會,在社大教學現場也有很多愛的展現,師生在班級上相互支持,成唯彼此的肩甲頭,分攤憂愁;而社大和大家做伙關心公共事務,凝聚對於鄉土的愛成為讓地方越來越好的影響力,希望在這條公民的路上,大家互相攬牢牢,一起攜手前進吧!


謝謝樂耕農室內樂團精彩的演出、傅老師溫暖的吟講,謝謝今天送花的小天使─美蕙、佩瑩、淑琴和妙祝老師!也謝謝所有提供老照片跟我們分享的講師和學員,大家上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