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農村社區」

-從三貧到三頻的口湖鄉 

【雲沙龍-公共參與週-「金牌農村社區」-從三貧到三頻的口湖鄉  】

講者:蔡云姍老師/口湖遊客中心業務經理    

時間:05/03(五)19:00-21:00

地點:斗南他里霧繪本館 

----------------------------------------------------------------------------------

「三貧」意味著:

1、全臺灣最貧窮縣市—雲林縣,

2、全雲林最貧窮鄉鎮—口湖鄉,

3、全口湖最貧窮村莊—水井村

這片土地上的人,窮到只剩不怕窮!

除了常聽到的地層下陷外,還伴隨著環境的反撲-水災、土地鹽化

村裡隨處可見的老人與小孩⋯⋯年輕族群幾乎不存在於口湖鄉這個村落中。

因此 ,蔡云姍老師的團隊-雲林縣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想做⼀件改變 、創新的事,建立永續經營♻的機會⋯留住年輕人,讓口湖鄉注入朝氣!

在2006年,口湖鄉通過金湖休閒農業區之設立,劃設範圍共包含以下四個口湖鄉內的村落:港西村、口湖村、港東村、蚵寮村。

讓這些以養殖業與農業為主的傳統農漁村聚落,轉型成為休閒農業區。創立「甘苦人品牌」,整合小農產品販賣。主打友善環境耕作與水產養殖並提供在地新鮮農漁產。更將這些在地食材設計出特色料理!如:咖啡酒烤烏魚子、鰻魚套餐、限量100條豆仔魚套餐⋯等

云姍老師分享到⋯社區產業計畫開始時,被質疑不會有人想買『甘苦人』的商品,因為感覺很「辛苦」(艱苦)。但云珊老師說:這並非意味『辛苦』而是「甘苦」的滋味,猶如人生一樣甘甜苦鹹的味道;除了品嚐在地美味產品,更希望大家能體會生產者辛勞

而在疫情期間是協會最艱難時刻,而危機也是轉機的開始,透過「網路行銷」方式,我們啟動便當的服務,更重要的是與時令結合、製做創作料理、結合在地素材及跨域合作,以及培植返鄉的年輕人深耕口湖等;而目前也正在進行「穆斯林」餐飲認證、環保餐廳認證等。

另外,自去年起結合國家(文化部)指定民俗祭典活動-雲林口湖牽水藏(狀),規劃「玩陰的」文化體驗活動;以及關懷新住民婦女,提供多元就業的工作機會;因為云珊老師說:很多新住民嫁來台灣受苦比享受多,講座中還分享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

時至今日,金湖休閒農業區已經在當地實踐以下幾項目標:閒置空間活化、食農教育體驗、食農教育基地、遊客服務中心、創造中高齡者就業機會。除了是生產的園地,也是休閒遊憩的場所,直接銷售產品,增加農漁民收益。

建立”親土地、近民情”的生活體驗遊程,創造”在地產業”與”文化傳承”的概念,打造”樂活農村”&”幸福家園”的生活藍圖!

水的人生、光的悠然、地的永續,這三項指標已經引領口湖鄉從「三貧」變成「三頻」的雲林鄉鎮!

最後、在座談時間~

社大學員提問:「如何學習口湖鄉的成功地方創生案例呢?」

云姍老師回答到:「人的思維是最重要的!一開始或許會有許多挫折與困難,然而⋯這些不認同變成繼續堅持下去的原動力,到最後做出成績是可以影響周邊的人,讓地方是有未來的並且讓家人驕傲!即使身體出狀況,但只要堅持這是一件對的事,我就會堅持做下去~」

如同云姍老師所說:「總是希望可以透過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響別人,雖然緩慢辛苦⋯⋯但⋯我樂此不疲!從一個人的信念到一群人攜手合作,自己雖然不是農民、漁民,但卻在農漁村中獲得很多的感動、成長與寶藏;而認為地方最珍貴與重要的就是地方特色與文化寶藏。」

非常感謝云姍老師蒞臨山線社大,用雲林的地方創生,喚起在地民眾可以勇於為家鄉發聲、行動,讓雲林的農漁業產品發揚光大,並且環境友善!

#雲沙龍

#蔡云姍

#雲林縣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

#甘苦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