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公民參與城鎮營造

📅日期:2020年05月01日(五)19:00-20:00

📍地點: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Facebook粉絲專業

主講人: 劉柏宏 /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負責人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ylsxcu/videos/1584484101705109/

內容摘要:城鎮環境一方面由實際的空間場所組成,另一方面也與政策、民眾使用、公民關注等相關,秉持公民參與城鎮營造的理念,引導民眾了解永續生態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共生與互動。講者將分享與在地團體共同投入新北市中永和、臺北市景美等地區之行動經驗,透過水文系統、城市綠道、社區環境改造、實境體驗等面向,與大家分享「公民參與城鎮營造」


效益評估:

1. 線上廣播電台直播的方式,除了讓社大師生們有學習的機會之外,一般民眾也能共同來學習與了解公共議題的重要性。

2. 在電台內分享講座,直播畫質與收音的效果都比一般講座為佳,且數位直播的方式讓學習有紀錄,影片也能重複觀看,吸引更多人來共同學習。

3. 講座內容精簡扼要,跟線上民眾互動效果較佳,大家較敢踴躍發言。

4. 透過「公民參與城鎮營造」培養民眾公民素養與了解公共性的重要。


心得: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收穫特別多。」大家應該都聽過鄧麗君的「小城故事」這首歌,每一個城鎮都有屬於自己的人文歷史面貌,撰寫著屬於在地人文的生活故事,刻畫著屬於地方城鎮的環境樣貌。

走近地方,走進社區,感受著地方人文的溫暖、體驗著社區互動的美好,是孩子的喧鬧聲、是大人的談笑聲,也是大樹上的蟲鳴鳥叫聲,因為有人的參與而讓社區有了擾動,公民參與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與社區居民一起在巷弄中來個早餐宴席說著你我的在地故事,也可以是透過社區走讀,認識摸索彼此的生活環境,或是像柏宏老師分享新竹枋寮國小的樹屋平台,透過工作坊激發孩子們的創意思維繪製出心目中的樹屋,提供孩子們一個生態、遮蔭與遊戲互動的豐富體驗平台,透過社區民眾的共同參與,讓社區的改造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更為這個城鎮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個城鎮因為有地方居民的努力及參與而美好。就像柏宏老師今天提到的景美溪與萬盛溪的案例,先了解在地環境的優勢與問題,才能有進一步的規劃與想像,接著邀請地方團體、社區民眾及公部門等來共同參與規劃設計,讓民眾更加瞭解在永續生態與社會環境之間該如何共生與共好。就像是在我們的城市也有一條名字很美的雲林溪,在找回這條河川的故事與生命的同時,生態景觀的規劃、河川汙染的問題、人文歷史的調查及未來公共空間的親近與使用,問題雖然盤根錯節,卻也因為有眾人的努力而一條一條的梳理開來。更期許我們的未來也能有一條美麗的城市之河~

公民的參與也代表著一個地方的成長與改變,因為開始有人願意出來說話、表達民眾的意見,而出聲不是為了反對政府、反抗工程,而是為了讓這個地方更好,擁有更多良善的回應和參與。郭中端老師曾說「人做一半,天做一半」, 我們希望讓這個地方更好,不應僅是用工程的思維來設計與規劃,更多時候我們應該尊重這片土地,了解在地的生態環境,也希望未來的公共工程與社區環境,都能聽見民眾的聲音、看見孩子們的足跡。

學員回饋:

大部分的學員都希望在雲林溪的河川開蓋整治工程中,未來可以提供居民一個舒適的親水遊憩空間,並且透過汙水排放截流或礫間淨化等水利工程,共同找回乾淨的河川,藉以恢復雲林溪的河川生態,讓魚蝦貝類再度回到河川之中,提供給孩子們一個自然生態與河川教育的學習場域,讓未來雲林溪成為我們的城市之肺。

另一位歐秋聲學員分享希望未來的河川可以擁有基本的通洪排水,增加生物都樣性、提供休閒空間等,把土地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當然要把河川復育成完全自然的樣子,特別在城市中是不可能的,但透過設計,可以增加河川的生態價值,朝向更多樣性的自然型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