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生活」一點一滴護地球

日期:110年11月13日(六) 14:00-16:00

講者:顧玉蓉老師

內容簡介:

你知道什麼是「綠生活」嗎?我們為什麼需要「綠生活」呢?地球本擁有著非常豐富的環境和生態,隨著經濟不斷擴張與發展,造成全球氣候暖化問題,嚴重影響了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生活;現在請讓我們透過生態關懷與行動,從食衣住行育樂來瞭解「綠生活」與環境友善,從生活的小細節開始改變,透過自己的雙手一起實踐環境友善!

講座紀錄:

今日午後社大特別邀請了水規所-顧玉蓉博士蒞臨斗南繪本館,跟我們分享如何一起實踐「綠生活」一點一滴護地球!

  一開場,顧玉蓉老師就丟出問題讓大家思考斗南繪本館的窗戶設計暗藏什麼大學問呢?我們的學員相當跟得上老師的速度,敏銳地回答出「是為了更透氣」!顧玉蓉老師接著邀請大家一起歸納出綠建築的種種好處。而後,顧玉蓉老師繼續詢問大家認為什麼是環保呢?我們的學員非常踴躍地回答:「廢物再利用,例如用寶特瓶DIY!」顧玉蓉老師順勢提醒大家這是相當值得學習的環保做法!

  顧玉蓉老師透過播放民眾在接受採訪時說的環保理念與做法,強烈對比採訪前使用一次性餐具,讓我們思考為了生活便利的同時,能否兼顧環保呢?環保的行動雖然不是那麼直接,稍微需要一點改變,可是就會比空說不做來得有用許多哦!顧玉蓉老師接著請問我們最在意的環境議題是什麼呢?是水議題嗎?是空氣議題嗎?還是跟天氣有關的議題呢?我們的學員則分享自己關注到水資源的匱乏,因此都會將家庭用水不斷再利用,例如將清洗蔬果的水再拿去澆花等等!顧玉蓉老師和我們都相當贊同這種雖然自己麻煩一點,但是確實對地球資源與生態都相當有幫助的好習慣!

  講座期間,顧玉蓉老師帶了精美的獎品跟大家分享,其中環保皂的油脂是到處從學校營養午餐等地方蒐集而來,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避免下水道汙水處理系統的高成本運作,更可以拯救水生物,讓水生物不會因為棲地被油覆蓋而死亡,這樣的技術與循環經濟產生的效用值得大家一起重視與支持哦!顧玉蓉老師跟我們分享許多環境議題的案例,讓我們知道其實人類工程對抗大自然的極端氣候是防不勝防的!當原本應該「罕見」的氣候變遷已經變成「常見」的自然現象,我們就算一個人做環保,也是真的有用的!以身作則所帶動的慢慢影響、長久效益是非常可觀!希望我們堅持過著綠生活,不氣餒、不放棄!經由這次不得不的全球性實驗COVID19,工廠停擺、人類消耗或消費大自然的機會減少了,讓地球立即可見地變得好美!希望大家相信我們過去沒做到或是以前沒想過的綠生活,原來我們真的做得到!

顧玉蓉老師特別著重在綠色飲食與消費的部分跟大家討論,像是台灣的廚餘量一年可堆出1萬350座台北101,那麼各位是不是能從源頭就減少浪費,我們惜食點餐!此外,醜食革命也是個可以避免浪費的好概念,畢竟食物的營養價值不會因為它的外觀而有所差異!顧玉蓉老師透過個人消費習慣金字塔的賓果遊戲,邀請各位思考自己在消費時,最在意與最不在意的面向分別是什麼呢?(例如:品牌、外觀、價格、環保等)顧玉蓉老師相當認同社大小妍經理的詮釋:「產品的CP值是因為和消費者本身的理念相似或一致,才會覺得有價值或是高CP值」

最後,顧玉蓉老師跟大家交流了一些舊衣回收的優惠,促進正向循環經濟的方法等等,讓大家體會到環境友善並非口號,大家一起行動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