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台灣】咱的聲音記憶

日期:110/05/07()19:00-21:00

地點: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一館DCB01

講者:陳培豐老師/中央研究院台史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歌曲,不僅是藝術的展現,更是不同時代裡唱出庶民心聲、反映社會狀態的工具,以「我口唱我心」的態度,台語歌曲從戰後融入日本演歌的唱腔,到經濟起飛時人口大舉北漂的勵志或懷鄉主題,有沒有哪一首台語歌也唱出了你的心聲呢?讓我們聽陳培豐老師娓娓道來,從聲音的歷史看見台灣社會發展的軌跡,聽見歷史的聲音。

講座紀錄:

歌曲,不僅是文化藝術的展現,也常成為大家抒發情緒的代言,而唱出集體心聲的歌曲,就彷彿是用音符寫下了當時代的紀錄。今晚我們以歌曲為基礎,聽陳培豐老師娓娓道來,從日治到戰後國民政府統治期間台語歌曲的變化,看見時代轉變的痕跡。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的台語歌與日本流行歌曲相互爭鳴,無論是唱腔或主題都有顯著的不同。在唱腔上,日本歌曲以線性的方式演唱,柔美婉轉;台語歌曲則多由歌仔戲藝旦演唱,字句清晰、抑揚頓挫分明。歌曲主題上,不同於內容多元的日本流行樂曲,台語歌則是以「閨怨」主題,反映出當時快速近代化,卻遲遲未發展工業,仍停留在農業社會,人口和階級不太流動的閉塞和憂悶。

-國民政府遷台初期-

1950s

戰後的台灣,迎來了一連串的社會變遷:二二八事件、戒嚴、白色恐怖、農地改革、工業化發展等,人口開始由農村向都市移動,但還沒有準備好工業化的都市沒有那麼多的工作機會,流入都市的人常以攤販、幫傭、清潔等為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也因此帶起來「思鄉」歌曲的傳唱。

點播《黃昏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Ao_lIPLwaI

1960s

韓戰爆發後,美援的大量挹注也加速了台灣工業和經濟發展,日本進入了經濟快速成長的期間,兩地的青年都大量流入都市,相似的社會變遷下,台語歌曲開始大量翻唱這些「望鄉演歌」,大家熟悉的〈黃昏的故鄉〉、〈媽媽請妳也保重〉等就是這時期的代表作品。但與日本政府、集團式的就業型態不同,當時的台灣多是一人或兩兩前往都市,相較之下更顯得無依,也因此雖是翻唱日本歌曲,卻經過歌詞的改寫讓歌曲更在地化,貼近當時流浪青年的心聲。

這樣大量翻唱日本歌曲的方式,讓台語歌曲以一種「自我日本化」的方式向前一個政權靠攏,在戒嚴、失語等困境下,這些在地化的演歌成了台灣人的心靈寄託。

點播《拜託月娘找頭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GRHzq5DDQ

1970s

七零年代應是台語歌曲最式微的時期,但台語歌曲卻透過布袋戲的流行開創出另一條路。陳培豐老師形容〈雲州大儒俠〉是一部人生挫敗組的烏托邦,劇中角色各個雖有殘缺,卻也因此具有特異武功。七零年代,台灣正式踏入亞洲四小龍,但經濟奇蹟的背後,是一個個被白色恐怖陰影壟罩的勞工,他們沒有勞權、卻也不敢爭取。這些無力的小老百姓,和〈雲州大儒俠〉裡的角色一樣失能,也因此劇中那個具有各種可能的武林,在精神上翻轉了大家的無力。

點播《苦海女神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9nGMjNPLQM


台語歌曲隨著政權轉換及時代更迭,慢慢開始形塑出自己的樣貌,成為台灣人的自畫像。講座中陳培豐老師穿插著音樂和影片,帶我們透過台語歌,看見時代的轉變,也進一步看見那些歷史裡常常被忽略,卻與我們最貼近的庶民臉孔,歌唱出一部有聲有色的社會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