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流百年」重見嘉南大圳水利設施

-以北港溪為例

日期:111/5/03(二)19:30-21:00

講者:石振洋/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 副工程司

內容簡介:

雲林山線社大多年來致力於河川議題關注,並以「土地倫理與地方史觀」為發展目標,進行水環境教育、文資保存及流域社造等公共議題推廣,本場講座特別了邀請了近年來深入研究嘉南大圳的水利署專家學者蒞臨、分享這條貫穿雲林、嘉義與台南的台灣重要大圳-嘉南大圳,帶領社大師生與社區民眾從水圳工程的設計、跨流域水資源調度、水資源共享及水文化等各種面向來認識嘉南大圳!

講座紀錄:

你知道甚麼是倒虹吸工嗎?你有聽過河叫青冥蛇的嗎?

111-1期的第一場講座,邀請到水利規劃試驗所的石振洋老師來跟我們一一介紹,讓原本不了解的名詞,一下就充滿了逗趣的故事,這一切都從嘉南大圳說起!

老師先介紹嘉南大圳的興建背景跟地理位置,接著以一張有牛的照片,說明原來牛在蓋水庫工程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要讓牛用自身的體重,把土踩實,這樣水庫才不會漏水,接著講到了上層通車、下層輸水的「渡槽橋」,是一種製作難度很高的橋,因為在當時沒有焊接技術,是使用鉚釘工法製作而成。

老師接著也分享「北港溪倒虹吸工」,能夠將水資源互相調度,哪一邊缺水就把水往那裏送,讓農民能順利耕種,但因為各種因素,很常被遺忘,常常是「每一次枯旱,才想到倒虹吸工」。

在水庫也有些令人傷心的故事,像是烏山頭水庫的烏山嶺隧道在修建的時候,發生爆炸,有許多工人因此喪命,因此豎立了殉工碑來紀念他們,而且碑上的姓名是不分國籍排列的,代表每一個為工程殉職的人不分貴賤,都非常重要!我們現在能夠很輕鬆地就使用到水資源,背後是有這麼多工程人員一起建構出來的,因此我們要更珍惜水資源,也透過講座更認識周圍的水利設施以及它背後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