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塘「水」故事

日期:110/05/06()19:00-21:00

地點:他里霧文化園區

講者:莊孟憲老師/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氣候變遷之下,水資源已是世界各國關心議題!富饒的嘉南平原是台灣重要的糧倉,早在荷據時期就已將埤塘作為灌溉使用的痕跡,亦是農業重要的命脈。日治時期後,隨著水利設施與水圳系統的完善,部分埤塘雖漸漸失去灌溉功能,埤塘不僅可調節微氣候更助於整體水資源的調節用度,並成為水資源的文化資產,並敘說屬於埤塘的精彩「水」故事!

講座紀錄:

今年全球氣候異常,更導致台灣各地面臨大缺水的窘況,而今天的埤塘「水」故事,讓莊孟憲老師帶著大家一起來找找我們身邊的水資源-埤塘。

■埤塘哪裡去?

其實從日治時期的老地圖裡就能發現埤塘的存在,而凡是有「埤、陂、澤、湖、池、塘...」等字,可能在過去就有埤塘的存在,比如校本部所屬的龍潭里、或是服務學區大埤等!然而對照現今的地圖就會發現好多埤塘都消失不見了!台南約有3萬多個水體濕地,擁有極高的蓄水空間,但隨著住宅區需求的增加,台南新化區在短短三年內就少了16.8公頃的埤塘,此外,又像桃園擁有三千多個埤塘,但真的每個埤塘的水源都能完全進行使用嗎?如果大家都放任不管,當我們真的需要使用到水源的時候便會發現無水可用。

■埤塘多樣性功能

埤塘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不僅有灌溉農田或是動植物養殖等功能之外,更能達到防洪、蓄水與供水的氣候調節功能,在最近缺水的情況下,也有人疑惑埤塘能不能幫上忙?但平常時常被忽視的陂塘,因為沒有完善的管理,並非馬上就能派上用場,因此平常時就應該妥善管理維護,讓水源調度更加完善!像是在平原地區落實回歸水再利用調度功能的─瓦窯埤,或是旁邊有古老抽水設施文化資產的─洗布埤等,不同埤塘各自精采!

■埤塘保育行動

比水利設施更早的埤塘,常具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但卻沒有被視為文化資產保存,因此開啟了莊孟憲老師和社大夥伴致力於推動埤塘環境與文化教育的起心動念,透過公私部門的串聯,讓不同角色的夥伴共同看見陂塘保存的價值,進一步探究埤塘背後的生態、文化層面的資訓,進而累積成環境教育的資料庫!再把這些資料帶進社區、社大、學校,讓埤塘的環境教育以更多元有趣的方式被不同年齡層的民眾接觸及認識。

分享老師今日講座的最後一段話:

「昨日,埤塘是人類生命之水; 今日,我們要如何對待埤塘?」

水是生命的源頭,每一口埤塘,每一條河川都有著其獨特的在地水故事與水文化價值,期許未來我們能一起努力地找回埤塘與河川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