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聽見河流的聲音

📅日期:2019年5月2日(四)19:00-21:00

📍地點: 雲林國中活動中心

主講人:

重見·雲林溪 作曲人 / 林品中 老師

紐約長島大學 / 許瑋恩 音樂家


內容摘要:

潺潺溪流,流過我們的土地,孕育生機。隨著時間的流逝,環境的變遷早已是眾所皆知的議題,但對於這片土地您瞭解多少?每個城市都有一條河流,寫著在地的故事,影響著你我的生活,傾心聆聽,是溪流的潺潺流水聲、是蟲鳴鳥叫聲、是小孩的嬉鬧聲,是屬於我們在地的聲音。一同透過音樂的方式,認識在地文化,重新開啟雲林的城市之河-雲林溪。本次邀請留美音樂家許瑋恩及台史所田調青年林品中用吉他、小提琴及歌聲讓你聽見河流的聲音!


效益評估:

1.聆聽故事,喚起人們對河川的記憶,進而引發珍惜河川的想法。

2.藉由音樂,讓學員們認識家鄉雲林溪議題。

3.使參與民眾了解如何運用自身所學,譬如:音樂、電腦等等,發揮影響力,關心周遭社會議題。


心得:

每天我們都在雲林生活,騎過、走過、看過這裡的每一處,可曾想過在你習以為常的日子裡,是不是遺忘了什麼?那些隱藏在你腳下、你踩過的土地下,奄奄一息的河川!

在水泥加蓋之前,曾經的我們與雲林溪很接近,老ㄧ輩的都說,之前常在溪邊洗衣服、洗頭髮、抓魚,和某個人在這裡嬉笑玩耍過,想起來總是面露微笑,很快樂,不過自從雲林溪被加蓋後,這些美好的回憶似乎都封存在硬梆梆的水泥之下。

事隔多年,雲林溪要重新開蓋恢復成溪流的樣貌,但關於這條河流你還記得多少?不同的人、不同的產業、不同的生命經驗,都會讓人對於這條河流有不同的回憶與看法,也因此造就了每條溪流獨特的生命故事,在這場講座裡品中老師透過詞曲創作「重見雲林溪」這首歌,希望可以重新喚起大家對雲林溪的記憶,並思考掀蓋後,我們想要一條什麼樣的河川?ㄧ條有生命力的河川除了匯集當地人文、歷史、產業之外,更重要的是孕育了豐富的生態,魚類、蝦、青蛙、螢火蟲等等,而不是現在隨處可見的垃圾,可見人與河川的關係已經逐漸惡化,河川雖然不會說話與表達,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幫他說話,瑋恩老師運用他的所學小提琴,演奏數首河川的歌曲,用音樂與故事,訴說著河川的聲音。

雲林溪這條在地的河川,每個人都應該懂得愛惜與保育,不論是運用音樂、影片、歌聲,都是一種方式表達我們對雲林溪的關心,在社大學習的每個人,也都可以結合所學,與在地議題相呼應,發揮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