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空氣砲

 

壹、活動目標  Goal 

使用生活周遭容易取得之材料,製作簡易的物理實驗裝置,觀察現象(空氣振動與發聲的應用),並了解對應的科學概念。 

大概念 Big Idea 

空氣壓縮及傳播:擠壓杯中的空氣,造成快速旋轉的甜甜圈狀,可前進很長的距離。

空氣振動及聲音:瞬間壓縮空氣可噴出氣流()並震動發聲,吹動前方的紙張或打倒杯子。 

核心問題(探究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 

如何控制空氣的移動方向?

如何製造有風和聲音的空氣砲? 

教學對象

教學時間

作者(服務單位) 

通訊作者e-mail 

m0918311036@kimo.com

貳、課程綱要對照 Course Outline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綱要

【自然科學-第二、三學習階段-學習表現】

tc-II-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的自然科學現象。

tm-II-1 能經由觀察自然界現象之間的關係,理解簡單的概念模型,進而與其生活經驗連結。

ai-II-3 透過動手實作,享受以成品來表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ai -III-1透過科學探索了解現象發生的原因或機制,滿足好奇心。

【自然科學-第二、三學習階段-學習內容】

INc-II-5 水和空氣可以傳送動力讓物體移動。

INd-II-4 空氣流動產生風。

INa-III-1 物質是由微小的粒子所組成,而且粒子不斷的運動。 

參、活動原理 Theory 

一、飲料杯中的空氣受到擠壓,增加空氣分子的密度與壓力,空氣分子互相碰撞,沿著杯子傳遞密度與壓力的變化。通過小杯口時,杯口中心的空氣流速比周圍空氣流速快,造成快速旋轉而成為甜甜圈狀。由於空氣保持在甜甜圈中,沒有四處散開,因此可以前進很長的距離。當壓縮空氣突然噴出強大氣流時,同時帶動聲音的震動,可吹動前方的紙張或打倒杯子。

二、氣體與固體和液體相比,有什麼不同?

與固體或液體不同,空氣分子不會靠近在一起,它們隨機移動並偶然相互碰撞,又快速分開。

三、用你的手將空氣推向蠟燭,你能看見什麼?

空氣不能保持固定形狀,所以很難在足夠的空氣分子上施力,也很難在單方向上推動或以其他方式移動空氣。 

肆、活動材料 Material 

器材

500cc硬質塑膠飲料杯、橡膠手套、橡皮筋(2大1小)、剪刀、膠帶

藥品

 

伍、活動步驟 Step 

第一部分

製作[霸氣空氣砲]本體:

首先利用圓規尖腳在杯底畫出1圓形(距杯緣約留1cm),再用美工刀將杯底挖洞 (2),用剪刀剪掉橡膠手套的手指,並對剖手掌部分 (12);將其中一個覆蓋在硬質塑膠飲料杯杯口上(34),再用膠帶黏貼橡膠手套 (先黏貼4~8個垂直杯口的膠帶後,再環繞著杯口貼)形成一個鼓面(5),有一點張力但也不需太緊。兩條大橡皮筋對套後形成鼓棒(6),中間加上一條小橡皮筋形成鼓槌(7),以並膠帶貼齊(先垂直貼於杯口,再環繞杯口補強) (89)即完成。 

--- 

第二部分

1.霸氣空氣砲 

500cc飲料杯,杯底挖圓洞,杯口覆蓋膠膜,外貼彈力槌,一手握杯,一手射擊。看到什現象?

2.得分框架

取棉花糖竹籤(40公分)8支,膠帶黏貼成80*80cm的方型外框,再以細線綁成九宮格,黏貼九張面紙,可加註分數。看到什現象

---

第三部分

變因控制

變換距離及物品來測威力
三米(Sammy) 無影掌,例如:杯子。

五米(Woomy) 強勁風,例如:面紙。

七米(Jimmy) bulabula

哪些變因會影響空氣砲的吹動距離?   

1準備材料 

2將杯底挖圓洞(周圍約留1cm) 

3剪掉橡膠手套的手指 

4對剖手掌部分 (12) 

5覆蓋在硬質塑膠飲料杯杯口上 

6用膠帶黏貼橡膠手套(先垂直再環繞),形成一個鼓面 

7兩條大橡皮筋對套後形成鼓棒 

8. 中間套上1條小橡皮筋,形成鼓槌 

9以膠帶垂直貼於杯口 

10以膠帶環繞杯口貼齊補強 

113~7公尺不等距離來測試其威力~ 

教案學習單

(待調整)

1. 彈打橡皮筋後,為何前方的物品會飄動並聽見聲音?

參考答案:

飲料杯中的空氣受到擠壓,增加空氣分子的密度與壓力,空氣分子互相碰撞,沿著杯子傳遞密度與壓力的變化。通過小杯口時,杯口中心的空氣流速比周圍空氣流速快,造成快速旋轉而成為甜甜圈狀。由於空氣保持在甜甜圈中,沒有四處散開,因此可以前進很長的距離。當壓縮空氣突然噴出強大氣流時,同時帶動聲音的震動,可吹動前方的紙張或打倒杯子。

2. 如何控制空氣砲的吹動距離?  

參考答案:

調整被彈打的物品質量、橡皮筋大小、橡皮筋數量、杯子大小、鼓面鬆緊度、彈打的施力大小…等。

實作注意事項 

實驗安全事項

勿對眼睛彈打。

實驗廢棄物處理

回收可利用材料。

教學心得

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或廢棄物自製裝置,可操作,無藥品,易觀察,能協助學生認識空氣本質 (隨機快速移動、無特定形狀)及空氣性質(壓縮、傳播、振動),運用彈力和空氣來製造聲音與氣流,並兼具環保概念。 

參考資料 

闖關活動(分鐘) 

教師準備

一、闖關地點預先放置長桌子。

二、實驗準備材料:如上述。必須先完成實驗材料預作

三、製作工具:如上述。

四、預先製作一件作品當範本。

五、闖關卡。

六、說明板(一):原理、說明板(二):製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學生準備

一、預先分組。每組5-6人。

 

貳、闖關之前

一、闖關負責關主及學生就位。約需兩人,關主負責解說指導,副關主負責指導與通過與不通過判定。

二、預先集合參加同學,以小組隊伍排列。

三、說明關卡配置與發下小組闖關卡。

四、安全宣導,請小朋友注意安全,不可以在場地內奔跑。

五、請學生注意禮貌,進入關關卡和離開關卡都要跟關主問好。

 

参、進入關卡

一、關主利用說明板(一)說明實驗原理。

二、關主利用說明板(二)說明製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三、學生實作。關主要掌握時間和隨時給予指導、提醒。

四、完成作品的學生可以測試,視通過人數給予集點小貼紙。

五、若尚有時間,可請未通過學生參考組員或請組員幫忙,改進錯誤後,再試一下。

六、請未通過組員及通過組員說明製作的訣竅或有什麼新發現。

七、關主總結實驗概念及生活應用。

八、關主在闖關卡上簽名或蓋通過章。

 

伍、闖關結束

一、鼓勵學生繼續闖下一關,或到服務台交回闖關集點卡。

二、請學生說明參加闖關的心得感想與各關卡的相關科學原理。

三、鼓勵學生設計與製作更多有創意的DIY玩具。 

預算表

每人次每組的材料及預算(*以一組為單位)

項目.材料 / 數量/金額 (元)

1.500cc硬質塑膠飲料杯/1個/回收

2.橡膠手套/1副/回收

3.橡皮筋/ 2大1小/回收

4.透明膠帶/少許/自備

5.剪刀/1把/自備

總計 / 每人次(或每組)/0 或15 (無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