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不扭頓

壹、活動目標  Goal 

1.協助學生了解落下高度與末速的關係。

2.協助學生了解ㄧ維碰撞能量轉換的關係。

3.協助學生判斷擺長與週期的關係,以及不同週期的運動擺在一起的比教。


大概念 Big Idea 

1.能量守恆

從高處落下動能與位能之間的轉換,高度越高,末速越快。


2.一維碰撞

碰撞前後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可以視為動量守恆系統。過程中是否能視為完全彈性碰撞?


3.周期問題

小角度單擺;周期與擺長有平方根正比的關係,大角度單擺呢?

核心問題(探究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 

1.高度與速度的關係成正比嗎?

2.如何確認是否為完全彈性碰撞?

3. 周期與擺長的關係是甚麼?

教學對象

教學時間

50分鐘 (1 節課) 

作者(服務單位) 

龔意耘  東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

邱岱瑤  東華大學物理系碩士生

蔡立正  蔡正立科學實驗室主持人

楊悠娟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通訊作者e-mail 

龔意耘

Yykung0419@gmail.com 

貳、課程綱要對照 Course Outline 

學習表現

tr-c-1

能運用簡單的數理演算公式及單一的科學證據或理論,理解自然科學知識或理論及其因果關係,或提出他人論點的限制,進而提出不同的論點。

 

pe-c-1

能辨明多個自變項或應變項並計劃適當次數的測試、合理地預測活動的可能結果和可能失敗的原因。藉由教師或教科書的指引或展現創意,能根據問題特性、學習資源(設備、時間、人力等)、期望之成果(包括信效度)、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因素,規劃最佳化的實作(或推理)探究活動或問題解決活動。

 

pa-c-2

能運用科學原理、思考智能、數學、統計等方法,從探究所得的資訊或數據,形成解釋、理解、發現新知、獲知因果關係、理解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解決問題或是發現新的問題。並能將自己的探究結果和同學的結果或其他相關的資訊比較對照,相互檢核,確認結果。

學習內容

PBa-Ⅴa-5

一般性的力學能守恆律與實例。

PEb-a-10

力質點的動量等於質點的質量乘以速度,其時間變化率等於質點所受作用力。衝量等於動量的變化。

 

PEb-a-15

許多生活上和工程上的問題都可用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來解釋或計算,例如:靜力、平衡、摩擦力、一維碰撞問題。

 

PEb-c-5

摩擦力、正向力、彈力等常見的作用力。 

核心素養

S-U-A2

能從一系列的觀察、實驗中取得自然科學數據,並依據科學理論、數理演算公式等方法,進行比較與判斷科學資料於方法及程序上的合理性,進而以批判的論點來檢核資料的真實性與可信性,提出創新與前瞻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S-U-B2

能從日常經驗、科技運用、社會中的科學相關議題、學習活動、自然環境、書刊及網路媒體中,適度運用有助於探究、問題解決及預測的資訊,進而能察覺問題或反思媒體報導中與科學相關的內容,以培養求真求實的精神。

 

 

S-U-C2

能從團體探究討論中,主動建立與同儕思考辯證、溝通協調與包容不同意見的能力,進而樂於分享探究結果或協助他人解決科學問題。 

參、活動原理 Theory 

肆、活動材料 Material 

牛頓擺

伍、活動步驟 Step 

活動準備

兩種不同的牛頓擺

架設攝影機

Tracker軟體準備 

[活動一]

1. 控制物體質量以及擺長。調整不同的高度落下,觀察物體末速。

2. 控制物體質量以及擺長,調整不同高度,觀察來回週期。

[活動二]

調整落下高度,觀察碰撞前後高度差。 

[活動]

不同擺長間的單擺同時進行,觀察週期。

[結論]

活動ㄧ

1. 預期觀察到不同高度落下速度不同。

2. 預期週期與擺長有關,觀察什麼時候與預期矛盾。

3. 改變擺長與時間相比;擺長開根號與時間有關。

 

活動二

觀察碰撞前後高度是否一樣,檢驗是否為完全彈性碰撞。

 

活動三

不同擺長導致不同周期的單擺是否在某段時間後同調。


教案學習單

(待調整)

1. 觀察不同擺長,週期是否相同?

2. 為什麼一段時間過後又會恢復原來的狀態?

A:

1. 擺長不同週期不同,在小角度單擺的時候週期正比於擺長的平方根。

2. 不同擺長不同週期,不同週期之間會有公倍數。如:若3個不同週期分別是2,3,4秒;則12秒過後三個不同週期的單擺會回到原來狀態。 

實作注意事項 

實驗安全事項

注意樞紐間夾縫 


教學心得

國中教材與高中教材在這個單元的涉獵教少,學生隱約知道擺長與週期間的關係,但往往因為沒有處理過類似的問題,卻忽略了最簡單的公倍數問題。由這樣最基本的觀察可以讓學生增廣視野。 

參考資料 

闖關活動(十分鐘) 

預算表

每人次每組的材料及預算(*以一組為單位)

項目.材料 / 數量/金額 (元)

總計 / 每人次(或每組)/$334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