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溫度計

 

壹、活動目標  Goal 

學生能運用生活周遭容易取得的材料結合液體熱漲冷縮的原理,自製簡易的溫度計。透過親手操作,學生能在完成溫度計之後,使用冰水或熱水來測試自製溫度計液面上升或下降的結果,經由此過程,了解相關的科學原理。 

大概念 Big Idea 

核心問題(探究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 

教學對象

教學時間

作者(服務單位) 


通訊作者e-mail 

chchch68@gmail.com

貳、課程綱要對照 Course Outline 

(這是素養的?)

【自然與生活科技】2-2-3-2認識水的性質與其重要性。

【自然與生活科技】1-3-1-3辨別本量與改變量之不同(例如溫度與溫度的變化)。

【自然與生活科技】1-3-3-3由系列的相關活動,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

【自然與生活科技】2-3-3-1認識物質的性質,探討光、溫度、和空氣對物質性質變化的影響。

【自然與生活科技】2-3-3-3探討物質的溶解性質、水溶液的導電性、酸鹼性、蒸發、擴散、脹縮、軟硬等。 

參、活動原理 Theory 

大部分的孩子都使用過溫度計,能讀出溫度計的刻度,也能理解當天氣熱的時候,溫度計中的液柱會升高,天氣冷的時候,液柱會降低。

【測量原理】

一、液體在加熱時膨脹,冷卻時收縮,利用此現象來測量冷熱。

二、當溫度增加時,液體的體積會膨脹,因此液面的高度會升高;溫度下降時,體積會縮小,液面的高度隨之下降。

三、使用細長吸管的原因是較易觀察吸管內液體熱脹冷縮的現象。 

肆、活動材料 Material 

器材

一般透明吸管、黏土、小寶特瓶、紅墨水、冰塊或溫水鉛筆水。

藥品

 

伍、活動步驟 Step 

第一部分

1.  教師拿出水銀體溫計室內溫度計作為本課程的開場,問問學生,溫度計內液柱高低的變化是什麼因素所引起?

介紹本次實驗的目的與使用器材。 

--- 

第二部分

1.  教師請學生拿出上週蒐集的小寶特瓶,將瓶外的塑膠膜撕開,每人並準備一支鉛筆。

2.  每一組學生輪流到洗手台裝水,約六至七分滿,回教室後走到講桌旁排隊,教師一一滴入紅墨水(如圖1),學生走至講桌拿吸管與黏土。

【圖1圖2圖3

3.  教師指導學生先用鉛筆將黏土戳穿一個洞,以便吸管插入(如圖2)。

4.  將吸管插入瓶中需進入水中,黏土封住瓶口,學生調整黏土,勿使黏土鬆開(如圖3)。

---

第三部分

1.完成的同學拿出自己鐵碗或杯子,至台前拿取冰塊或裝熱水若是取熱水,則不須太多

2.將自製溫度計放入碗中,觀察吸管內水面上升或下降的情形。教師強調觀察時眼睛需平視。

【圖4、圖5】

3.教師歸納

1熱量都會由高溫處向低溫處傳播,這種現象稱為熱的傳播,這種傳播將延續到整體溫度都相等為止。

(2)溫度是在有變化時測量到的,一個物體從另一個物體吸收熱或釋放熱給另一物體。

(3)液體在加熱時膨脹,收縮時冷卻。


【圖1】裝水,滴入紅墨水染色

【圖2】將透明吸管插入黏土

【圖3】將吸管插入瓶中

教案學習單

(待調整)

1. 將自製的溫度計放入熱水中,管內的水位會(    ),將自製的溫度計放入冰塊中,管內的水位會(    )。

2. 為什麼要將瓶內的水染色?

 

將吸管溫度計放入熱水中,可以觀察到什麼現象?

A.  吸管內液面上升

B.  吸管內液面下降

C.  吸管內液面維持不變

D.  吸管內液面忽上忽下

答:A 

(待調整)

實作注意事項 

實驗安全事項

測試溫度計時,若使用熱水,溫度不要太高,以免將手燙傷。

實驗廢棄物處理

無。

教學心得

    這是一項頗為安全的實驗,幾乎人人都能成功過關,但要提醒學生在滴紅墨水時,只要滴一至二滴即可,不要滴太多,以免顏色太深,反而看不清楚吸管內水位的上升或下降。

    學生在三年級時就已經對水的三態有基本了解,六年級上學期更進一步了解雲霧等細緻的分類變化,因此在高年級時安排動手實作自己的簡易溫度計是相當合適的。

    本實驗使用黏土封住瓶口,請務必提醒學生將黏土固定好,以免鬆動。若利用熱水測試,會發現吸管內的水位上升非常快,可以拿簽字筆畫出上升的高度。

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除了獲得成就感,也理解液體熱漲冷縮的基本原理。當然,實驗後最重要的是歸納與統整,老師請學生說明原理,從材料取得、操作細節、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等來歸納,請學生做筆記或延伸想像寫下心得。 

參考資料 

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第七冊(2004)。翰林出版社。

王美芬、熊召弟(1998)。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生態奈米與環境工作坊(2016, January, 4)。全民x仿生x環境。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erntmap/ 

闖關活動(分鐘) 

壹、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

1.闖關地點預先放置長桌子。

2.準備材料:透明吸管、紅墨水、黏土、冰塊(可準備小冰桶)、保溫瓶內裝溫水或熱水

3.張貼實驗說明海報。

4.印製闖關卡:闖關卡為雙面,正面是闖關順序蓋章處,背面則是學習單。闖關卡請用較厚的紙張印製。

5.準備過關印章。

學生準備

1.每位學生準備廢棄小寶特瓶一個,約裝七分滿的自來水。瓶外的塑膠膜需事先撕下

2.異質分組,每一組約4人。教師在闖關前先發下闖關卡交由組長保管。

貳、闖關之前

1.關主(2-3人)及學生就位,關主負責解說實驗步驟與示範,副關主指

  導學生操作與判斷是否過關。

2.宣導學生不要在場內奔跑,闖關時需站立於長桌外側面向關主。

3.關主先在桌面中間擺好紅墨水吸管與黏土,保溫瓶小冰桶則放在桌子旁。

参、進入關卡

1.關主請小組列隊,小組向關主問好。

(1分鐘)2.關主介紹關名,利用海報說明液體熱漲冷縮的原理。

(2分鐘)3.關主發下吸管與黏土,說明製作溫度計的步驟。

(5分鐘)4.小組學生實作(每位學生皆發一支吸管一塊黏土),副關主手拿紅墨水滴入闖關同學的瓶內,關主隨時給予指導。

(2分鐘)5.製作完成後進行測試階段,可由關主決定某些同學使用溫水測試,某些同學使用冰塊測試,只要吸管中的液面有上升或下降即可過關!

6.闖關結束,小組離開前往下一關。

 

伍、闖關結束

1.書寫2題學習單問題。

2.收回闖關卡。 

預算表

每人次每組的材料及預算(*以一組為單位)

項目.材料 / 數量/金額 (元)

1.吸管/4支/2

2.黏土/1包/40

3.紅墨水/1瓶(全部闖關學生可共用)/學校自備


4.冰塊/1包/15

5.小寶特瓶/4個/自備

6.鉛筆/4枝/自備

總計 /每組/若以每組4名學生來計算,每組花費約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