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自然捉迷藏

 

壹、活動目標  Goal 

大概念 Big Idea 

核心問題(探究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 

教學對象

教學時間

作者(服務單位) 

梁明煌(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通訊作者e-mail 

mhliang@mail.ndhu.edu.tw 

貳、課程綱要對照 Course Outline 

參、活動原理 Theory 

自然中的生物為保護自己不會被捕食,發展出隨著周遭環境改變自己體色,或是模擬環境中植物、其他生物、背景物品等型態的構造來逃避天敵,也就是動物的隱身術,而人若沒有慧眼或很仔細的辨識,是無法找到牠們的。


環境教育首先強調的,是要學生變成為對環境改變很敏銳的人。因此利用生物科學觀察的學習,可以強化眼睛的敏銳度,進而對大自然發生的興趣。本次花蓮科學週活動主在激發學生進入大自然地區的意願,讓學生能從觀察學校內喬木、灌叢與花草中開始,練習注意動物保護色、擬態與自然的關係,進而欣賞、學習到大自然、生物的多樣性。


這次活動不是要強調學生要記憶、背誦生物的名字、型態、構造及分類地位。


但是期望學生要能用口語描述出圖片內生物如何適應環境?如何能在不同棲息環境中找到調適自己的方法?以達到隱身在其中,或是躲避天敵,或是等待獵物上門的目的。


肆、活動材料 Material 

活動材料

徐仁修著作「與大自然捉迷藏」

目前規劃每個參加的學校贈送一本「大自然捉迷藏圖書」,書中共計有 109 個問題,分類為: 

伍、活動步驟 Step 

畫廊步行、同儕合作 

[場地布置]

以類似畫廊方式陳設,讓學生一次進入畫廊觀賞圖片

1.一間教室或走廊擺設足夠張數的桌子,並在每一張桌子擺上某一主題內的某一張相片問題卡(最少一張,時間長可以二題。)

2.每張桌子間隔要有 1-2 公尺的距離,以免組間相互干擾。將教室內或活動空間的桌子編號,同時要排定學生移動的順序路線(移動的順序可以是順時針或逆時針)。

3.教師先在教室外,讓學生排隊,或抽號碼排,確定每次進入教室或走廊。教室要有入口及出口兩處設計,學生在全部從出口離開時,關主可以在門口收各組的學習單,然後立刻擺上新的照片與題目、學習單。然後再開門讓第二輪的學生一次進入。

              4.活動場地照明要夠,必要時提供放大鏡等輔具。 

[題目布置]

1.原則上可在每一張桌子放一張(或多張)圖片,或是依照主題,將主題內所有的問題圖片(或者是部分問題圖)放置於同一張桌子。高年級或中學生可以多擺幾張。

2.目前書本是一張有兩面,每面有不同數目的問題,各校可以自行決定只看一張,或全部都看。


[題目設計]

選項一:完全依照原來攝影師兼作者寫的題目來操作 

1.此書中的照片多有設計題目,題目通常包括:a.圖片中的動物有幾隻? b.這些動物在圖片的哪些位置?答案都註明在書中的某些頁數。可參考作者的標準答案、答對的隻數、時間長短等項目給分。教師和學生關主先預習即可上手。

2.操作時可以先要求學生先讀一遍原來攝影師寫的題目提示內容,然後再到圖上找,依照題目來回答問題、指出動物的位置給關主,或者將答案填至設定的學習單上。

選項二:圖片更換或增加新的題目

1.除了原作者出的題目外,教師可以為選定的照片持續增加題目。例如:

(1)攝影師拍攝此照片時,大約是在陰天或晴天?

(2)可由照看得出是在何種季節拍攝嗎?是春、夏、秋、冬?哪些證據可以佐證?

(3)照片中的動物棲息在哪一種生態環境?是草原、水邊、岩石、森林、樹上或落葉堆上等?

(4)照片中主要的背景顏色為何?

(5)生物如何把自己隱藏在環境背景之中?是用模擬的型態?還是用保護色顏色?

(6)那些生物出現在哪裡?或藏在哪裡?可能是為了什麼原因?

(7)攝影師可能是如何發現這些動物?是動物們移動時洩了行蹤?還是攝影師是自然觀察的高手?

(8)沒有列出的問題,可以請學生自行補充發揮,說出或寫出照片裡正在發生的故事,如此可以與語文課程連結。 


[遊戲人數]

1.原則上看桌子的大小。可以一個人一組,或 2-3 人一組。如果有 20 張桌子,每張允許 3 個人一組,則一次可以有 60 個人進行。每一張桌子的停留時間、每一組輪流觀看幾張桌子的資料,可視教學時間長短進行調整。 


[關主人數]

1.關主人數可以從一間教室 1 人,到每張桌子 1 人。

2.關主必須熟習每一張題目的答案位置。關主可以與學校指導教師一起討論該挑出、使用何張圖片,及每一張圖片在圖書中的資料或是其他相關的解說資料。

3.關主要負責控制時間、學生秩序,照課程規劃時間吹哨、注意學生移動順序,收取學生的學習單答案紙,並計算每一個題目的得分數。

 4.如果每一張桌子有一位關主,可以請他/她們使用碼表記錄學生答對題目所使用的時間秒數。 

[活動過程]

(方案一)

1.請學生分組,組數則由桌子數目來決定。人數少於桌子數目時,可以一組 1 人拿一份事先設計好的學習單,人數多時可以 2 人或 3 人一組(每一組使用一份學習單)。

2.每一組在進入活動空間後,先選擇一張桌子前面站立。教師將學生分配到各張桌子前,宣布規則及每一站的停留時間(時間長度可從 30 秒到 1 分鐘,可由老師考量學生程度作決定),並告知學生在哨聲響起後,接下來要換到另一張桌子的順序,以免走錯路。

規則:學生抵達每一張桌子時,都要先念一次題目,然後仔細對著照片找答案,填在學習單上。老師可以宣布,在每組人數為多人時,允許組員小聲(或是只能以比手劃腳方式)作討論。

3.每一組學生先將在持有的那一份學習單上,記錄下第一張桌子上圖片的編號(或是在學習單上每一題寫下桌號),找出學習單上那個編號圖片的問題答案處並做下記號。

4.接著老師/活動總關主(或另外安排一位學生計時與吹哨)吹哨宣告時間到。無論是否已經答完,學生都必須立即停止回答,整組往下一個編號的桌子移動,進行下一輪觀察圖片、回答題目的活動。

5.人數少的班級或學校,可以先看每張桌子學生完成的程度來決定是否立即結束。如果一個關主無法應付時,老師可以增加每張桌子的關主數目。

6.如果學校種子學生多,可以採取每一張桌子為一關,在每一關(或鄰近的二關)安排一位關主,當受試學生找出答案時就可以舉手,請關主檢查,給答對者給計分(或者由關主在事先已經被設計好的記錄單內,記入找到生物所花費的秒數);如果是答錯,則請學生繼續找,直到哨聲響起,或找到為止。如果該題未找到,則關主記錄下「未找到」。

7.關主要提醒學生要寫入題號,或在正確的學習單位置上回答。

8.連續執行前述的方式,直到本關的安排時間結束。

 9.由總關主收回參加的每一組答案卷,計算總答對得分數。分數高者表示學生對圖片內自然的素養及敏銳度很高,分數低的則表示仍有待訓練。 


(方案二)

1.闖關的學生按各分組方式,依序站在每一張桌子前面,每一卡片旁均同時擺設一份學習單。由第一組先在此學習單最上面的第一個欄位,記錄下組別及題目代號、看到的題目內容及回答。

2.由關主計時,每組在每張桌子前均有 2-3 分鐘(時間可由老師視學生程度、可執行的課程總時數等條件調整),可以完成指定問題的回答。

3.時間到時,由關主吹哨移動,全組同學一起移到下一組。 

4.學生閱讀下一張桌子上的圖片與問題單,然後學生依據桌上的圖片,在學習單的第二個(接續)欄位上回答問題。學生可以補充上一組回答問題的缺漏處,也可以糾正前面一組學生寫的答案。

5.等時間到時,關主要再次喊出移動,全組再一起移動,到更下一張桌子。重複觀察圖片、分析題目、回答問題的步驟。

 6.視課程時間許可,由老師決定進行幾次的移動。當最後一次移動結束後,由當時在桌子旁的小組學生,一起閱讀那一張桌子上的學習單內容,並讓學生有一些時間分析綜合內容,然後整理出一份完整的敘述,念出來給同學聽。 


教案學習單

(待調整)

1.設計的學習單中,在每一張上視關卡數量,畫上相對數量的題框(如預設每組學輪流過 5 張桌子的關卡,就畫上 5 個題框)。在每一題框內,預先畫好 3X3 或 4x4 或 5x5 或 6X6 的方格,讓學生標示出所觀圖片內的目標動物是藏在些方格內即可。如果動物位置為跨多個方格,可以要求學生畫出動物的形狀。

2.由關主當場檢查、收回學習單。在檢視所有的學習單後,宣布成績最佳的學生組。

3.每個題框旁邊可以預留空白處,鼓勵學生寫下生物的名字或性狀(顏色)。

4.由於遊戲操作的方法可以多種變化,因此提出以下幾種選項建議,讓老師去選擇:

(1)本課程尚未經過試教過程,不清楚哪一個題目學生比較容易在短的時間內回答出來?哪些題目是很難在指定的期限內完成?期望在第一年執行時,能夠得到本課程使用老師或是學生關主的回饋意見,以作為明年使用。

(2)各年齡層學生辨識書中所有照片中生物的難易度,以(十組)十張圖的答對比率、或以每張圖花費時間程度來判定。

(3)可考量加入其他評估事項,如:城鄉差距、年齡層不同、不同動物類別的差距。

 (4)在教案執行開始,就同時要決定用來闖關的類別數。

      (5)老師可視課程執行狀況,自行決定操作時,每個主題類別要讓學生回答的題目數。 

實作注意事項 


1.直接使用這一本書,以翻頁方式讓學生闖關閱讀。活動結束後書保存放在圖書館內,可以讓師生繼續取閱。

2.將書做部分拆解,僅取出部分要使用的圖片作為此次闖關活動用。活動結束後,用膠水黏回原書,再放回圖書館使用。

3.為能夠同時讓許多學生進行闖關,將全書全部拆解,一次使用許多張圖。為了保護這些圖片,使圖能作較多次數的使用,建議每張照片先以「護貝」或放入透明膠膜的方式,依照主題分開使用。拆解、使用後的圖片已經很難復原,但可存放入不同的卷宗夾內,提供明年再使用。

4.如果學校闖關人數很多,又希望能夠很快讓學生一起看完,可以使用實物投影機,將書本內容直接投射在螢幕上,讓較多學生一起進行闖關活動。

5.同樣於人數眾多的學校操作,將本書挑出來的題目加以翻拍,編輯成為簡報檔,以簡報檔方式同時在多個班級內使用。不過在簡報資料的僅能作現場教育使用,不宜進一步將簡報檔公布於學校或個別教師的網站上,以免觸及著作權法的相關問題,且建議最好能取得作者與出版社的同意作合法使用。 

參考資料 


闖關活動(分鐘) 

預算表

每人次每組的材料及預算(*以一組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