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節能」單極馬達

 

壹、活動目標  Goal 

大概念 Big Idea 

核心問題(探究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 

教學對象

教學時間

作者(服務單位) 

退休

通訊作者e-mail 

t401201@gmail.com

貳、課程綱要對照 Course Outline 

2-4-1-1 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2-4-5-4 瞭解化學電池與電解的作用。 

2-4-8-8 認識水、陸及空中的各種交通工具。 

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8-4-0-6 執行製作過程中及完成後的機能測試與調整。

參、活動原理 Theory 

 1839 年,英國科學家葛洛夫利用白金當電極,製造了人類第一個燃料電池。 1960 年,美國 NASA 利用燃料電池為太空船供電。2009 年,日本推出配備燃料電池的綠色能源住宅 10 萬戶,預計 2030 年增至 530 萬戶,開啟了大規模「分散式發電」契機。2015 年,世界各大車廠開始量產或準備量產氫汽車。 

從上述發展軌跡,顯示以氫(或含氫化合物)為能源的燃料電池,可能逐漸取代熱機(內燃機與外燃機),成為發電及運輸動力的主流。主要原因在於其「電化學」過程,熱耗損極低,不受卡諾循環等熱機定律限制,能源效率可高達 60%以上。反觀汽油車的能源效率約僅 25%,柴油車 35%,油電混合車 40%。若從「總效率」的觀點來看(從油井、氣井或煤礦場開始計算):汽油車的總效率是 15%,氫汽車可達 40%。 

因此,無論如何計算,氫汽車的效率,都是汽油車的二倍多。只要氫汽車售價能逐漸降低,在數十年後,可能預見「氫汽車滿街跑」的光景。我們當然樂觀其成,因為氫汽車的汙染極低(不排放 PM10、PM2.5),有利於環境及人體健康。(在日本,不含政府補貼的 70 萬,氫汽車的售價約台幣 140 萬。) 

目前我國的氫氣製程,大部分以天然氣為原料,利用蒸氣重組法或甲烷水合法製氫。中國是世界產氫第二大國,大部分由煤炭製氫。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

(BASF),正在研究一種高效率的氫氣製程──在超高溫下,讓甲烷直接脫氫,此技術如果成熟,將使目前氫氣價格大幅降低一半以上,更有利於氫能源之發展。綜上所述,「燃料電池」由於其高效率,已逐漸顯現其「未來可能的重要性」,因此讓學生認識與瞭解它,實有其必要。唯目前市售燃料電池教具,價格偏高。「完全看不清楚」內部構造的,約要數千元;「看不太清楚」的,則高達數萬元,一般中小學,無能力購買此昂貴教具。 

本教案製作的「安全燃料電池」,是以備長炭為電極,以小蘇打為電解質,取代傳統的氫氧化鈉(強鹼),使教具十分安全。學生親自透過燃料電池的製作,可完全瞭解其發電原理。每組「燃料電池」材料成本約僅 500 元,使教具與教案推廣容易。(如果部分材料使用回收物,則每組不到 300 元) 

肆、活動材料 Material 

每組(約 4 至 8 人)共同合作,製作 1 組燃料電池,1 組的材料如下: 

伍、活動步驟 Step 

第一部分時間:10分鐘

教師講解: 

第二部分時間:25分鐘

學生實作燃料電池,並進行發電功能測試。

以備長炭(照片左上)及不織布製作電極,電極製作完成如照片右上。不織布包覆電極,其作用在於增加氫的捕獲量,並有效隔開兩極。

把2支電極至於重量百分濃度 5% 小蘇打水溶液內(照片上)

製作直流電源供應器(照片上)

製作馬達風扇(照片上)

進行電解2分鐘,使水分解為氫、氧

電解2分鐘,所產生的氫氣,足以讓風扇旋轉10幾分鐘喔

第三部分 時間:10分鐘

綜合活動:問題探究與思考

教案學習單

(待調整)

(1)略述燃料電池的發電原理。

(2)燃料電池與乾電池(鋰電池、鉛蓄電池)有何不同?

(3)查一下網路資料,請您評估2030年人類的「能源組合」。

(4)熱機的功用?

(5)熱機包括哪幾種?

(6)常見的內燃機有哪幾種?

(7)常聽說的外燃機有哪幾種?

(8)想像一下,300年後,熱機會絕跡嗎?為什麼? 

實作注意事項 

實驗安全事項

實驗廢棄物處理

(此教具可永久使用,如功能退化,請拆洗晾乾即可恢復

教學心得(本活動之效益)

(1)   從動手做活動,體會人類能源科技、環保科技的發展。

(2)   燃料電池經歷 170 年的研究,才在 21 世紀落實到人類實際生活。學生可以體

會「科學」是經由長期探究、驗證、累積,而獲得的知識,不是一蹴可及。

(3)   本活動可培養學生「精密確實」的科學態度。例如,鱷魚夾與電線的壓接,必須十分完善(照片下),否則,即使是微小細節,也會導致實驗失敗。

(4)  本活動使用小蘇打做為電解質,不使用傳統的氫氧化鈉(強鹼),安全 100%,使教師更能放心推廣本活動。 

鱷魚夾與電線的壓接,必須十分確實與完善(照片上),否則,微小細節也會導致實驗失敗。 

參考資料 

 使用不織布包覆電極的原創者:林宣安老師

闖關活動(分鐘) :勾接法製作單極馬達 

壹、準備活動

教師準備:活動材料 

2 支電極置於重量百分濃度 5%小蘇打水溶液內 

組裝完善的直流電源供應器

已製作完成的馬達與風扇

貳、闖關之前

(1)學生請參閱下列「能源科學動手做」PPT 第42-48頁,以了解燃

料電池概況。

http://creative-science.hlc.edu.tw/ifile_dwif.asp?id=67&vid=120379

(2)學生請上網搜尋燃料電池的基本原理。

参、進入關卡

參加活動者首先向關主致意,並簡單自我介紹。再進行下列活動:

(1)進行電解 2 分鐘,使水分解為氫、氧。(照片左下)

(2)電解 2 分鐘所產生的氫氣,足以讓風扇旋轉 10 幾分鐘喔。(照片右下)

(3)口述燃料電池的基本原理或發展現況 

伍、闖關結束

(一)過關最低標準:能說出以下任何一項概念,可視為通過。

(1)燃料電池是水電解的逆反應。氫+氧=電+水。 

(2)燃料電池是一種電化學發電機,只要不斷提供氫或含氫化合物,它就能持續發電。

(3)燃料電池能夠有效的、全天候的「分散式發電」。例如,2009年,日本推出配備燃料電池的綠能住宅10萬戶,預計2030年增至530 萬戶。

(二)學習單做為回家作業 

預算表

每人次每組的材料及預算(*以一組為單位)

項目 .材料 / 數量 /金額 (元) 

以上每組材料,共計$532元 


如果電源供應器使用回收物,斜口鉗使用學校公物,每組材料共計$232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