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花蓮全民科學週十歲了! 感謝歷年來國科會、花蓮縣政府、東華大學、自然輔導團、K-12種子學校、教案作者等教師及同學的支持,一路走來有您真好! 歷年教案成果及實驗影片統整於Google 協作平台:全民FUN科學—「北花蓮全民科學週」、「科普列車」、「仿生與環境」、「永續發展教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be-ernt/%E9%A6%96%E9%A0%81
提供自主學習資源,歡迎使用及分享! 敬請標示出處,尊重作者、講師及維護團隊的智財權。
全民科學週活動立意良好,但行政事務牽涉諸多單位、人員等,處理程序耗時費工,但受限於計畫經費,多半由兼職人員協助,不堪負荷導致人事流動率高,無法累積經驗,影響活動執行,各縣市負責的大學團隊多有同感。各縣市嘗試由源頭找出因應方案,例如:雲林縣改由縣政府科技中心的各學校輪流承辦,負責全民科學週活動規劃及聯絡,並由縣政府提供部分資源;大學團隊負責實驗內容設計及現場教學解說,並申請國科會計畫提供部分資源;雙方建立有效能的分工合作模式,以兼顧大學教師及地方學校之需求,長期耕耘有助於提升在地與偏鄉之公民科學素養。建議未來花蓮縣全民科學週活動亦能比照辦理,活動規劃及聯繫由縣政府管轄之學校輪流承辦,配合在地教師及學生需求,提升活動效能;大學團隊則專注於開發與改良實驗品質,提升動手做實驗的學習成效。
長期目標期能設置區域中心的專責單位,由國科會及花蓮縣政府合作挹注,聘請在地專任助理,負責活動籌備及聯繫事項,透過長期與地方的合作經驗,建立人脈,提升活動籌備及管理效能。大學團隊負責實驗內容設計及現場教學解說,有助於開發與改良實驗品質,提升動手做實驗的學習成效。兼顧大學教師及地方學習需求,建立有效能的分工合作模式,長期耕耘提升在地與偏鄉之公民科學素養。
2024年科普列車九歲了! 感謝歷年來國科會、花蓮縣政府、東華大學、地方環境教育設施場域、K-12種子學校等教師、教育人員及同學的支持,一路走來有您們真好! 歷年教案成果及實驗影片統整於Google 協作平台:全民FUN科學—「北花蓮全民科學週」、「科普列車」、「仿生與環境」、「永續發展教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be-ernt/%E9%A6%96%E9%A0%81
提供自主學習資源,歡迎使用及分享! 敬請標示出處,尊重作者、講師及維護團隊的智財權。
科普列車活動立意良好,但行政事務牽涉諸多單位、人員等,處理程序耗時費工。2022年起,科普列車的車廂活動聯繫由產科會專職人員負責,活動前再轉由在地站點團隊協助,有效分工合作,降低大學端兼職人員的負荷,成效良好。建議未來科普列車的站點活動亦能比照辦理,事前規劃及聯繫由產科會專職人員負責,建置統一報名的窗口,活動前再轉由在地站點團隊協助,減輕大學端兼職人員的負荷及不穩定性,提升活動效能。
長期目標期能設置區域中心的專責單位,由國科會及花蓮縣政府合作挹注,聘請在地專任助理,負責活動籌備及聯繫事項,透過長期與地方的合作經驗,建立人脈,提升活動籌備及管理效能。大學團隊負責實驗內容設計及現場教學解說,有助於開發與改良實驗品質,提升動手做實驗的學習成效。兼顧大學教師及地方學習需求,建立有效能的分工合作模式,長期耕耘提升在地與偏鄉之公民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