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活動目標 Goal
透過實作與科技工具,觀察水量改變對聲音的影響,理解聲音的頻率與共鳴原理,並能分析聲譜圖與解釋聲音變化的科學現象。
大概念 Big Idea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能量,傳遞過程會受到介質與環境的影響,這些變化可以透過科技工具來觀察與分析。
核心問題(探究問題) Essential Question
水的多寡會如何影響金屬容器發出的聲音?
我們能否用科學方法與科技工具準確地測量與理解這些聲音的變化?
教學對象
國中生
高中生
教學時間
40分鐘 (1節課)
作者
會唱歌的碗1-碗的聲音/曾賢德
會唱歌的碗2-調音大師/曾賢德
會唱歌的碗3-頻譜/陳文盛
會唱歌的碗4-抖動的聲音/陳文盛
會唱歌的碗5-挑戰/葉旺奇
通訊作者e-mail
曾賢德 sdtzeng@gms.ndhu.edu.tw
關鍵詞
頻譜
聲譜
音調
貳、課程綱要對照 Course Outline
敲擊容器時可以發出響亮的聲音,當容器內裝水時,會改變其聲音特徵。透過水量來調音,可使多個容器產生多個音調。本教案將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分析聲譜,觀察金屬容器中的水量如何影響發出來的聲音。也透過聲譜變化了解物體發出聲音的特性
參、活動原理 Theory
容器受敲擊時產生振動並發出聲音,加入水後會改變容器的質量與振動特性,導致頻率改變。透過聲譜的分析,可觀察頻率隨時間的變化,理解聲音的組成與抖動現象的產生機制。
肆、活動材料 Material
器材
金屬容器(盆、杯或碗)數個、金屬湯匙、手機(用自己的手機,自行安裝需要的應用程式)、水。
伍、活動流程 Procedure
共包含5關,滿分 50 分。每關之間可安排適當休息間格。預計每人闖關時間10-20分鐘。
碗的聲音
取一個金屬容器(盆、杯或碗),在不裝水時用湯匙敲擊它發出聲音,用手機聲音分析程式測量主要聲音頻率。改裝滿水,測量主要聲音頻率。記錄這兩個頻率。
(計分:1 分鐘內完成得 10 分,超過時每分鐘減 2 分)
(註:主要聲音頻率為輕輕敲擊容器時,聲譜中訊號最高的頻率)
調音大師
調整容器中的水量,讓主要聲音頻率吻合以下音樂音調頻率之一。(詳附圖)
(計分:1 分鐘內完成得 10 分,超過時每分鐘減 2 分)
(註:自選一音調頻率,使容器聲音頻率與音調頻率相差 2 Hz 以內)
頻譜
在固定水量下,敲擊上述的容器,觀察聲音的頻譜(spectrum),標註(說出或寫下)至少3根訊號最強的聲音的頻率,說明這幾個頻率之間的關係。
(計分:1 分鐘內完成標註得 10 分,超過時每分鐘減 2 分)
抖動的聲音
輕輕搖晃容器中的水,使水來回晃動,敲擊容器時可以聽到聲音抖動。以適當的手機應用程式,呈現出頻譜隨時間的變化(waterfall plot),得到抖動的特徵。觀察抖動的週期,解釋此一現象。
(計分:1 分鐘內完成標註得 10 分,超過時每分鐘減 2 分)
挑戰、說明
於攝影機前做 30 秒簡短說明,可依回答內容最多得分加 5 分 。
銀獎需總分達 24 分
金獎需總分達 3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