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團隊中存在相互尊重、心理安全感與協作精神,所有人都理解彼此正在共同努力時,開放的討論和學習就能在教室裡發生。
除了眼神接觸、傾聽行為和全班都聽得見的音量之外,有三個在討論中回應的基本原則:
名字 | 在回應前,先稱呼對方的名字,表示你重視他的想法,並與對方產生連結。
互相注視 | 在回應觀點時,看著對方說話,表明自己在回應他。
重新表達 | 在他人觀點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觀點,展現你對於對方想法的尊重。
促進團隊共同發展想法的十個句型
討論時的常用手勢
非語言交流也對培養使用句子開頭的習慣至關重要,學生可以在發言前思考自己要回應的目的,你也能判斷目前的討論狀態,需要加入新觀點,或是在現有觀點上持續發展,並依照學生手勢進行發言邀請。
舉手 | 當他們想在討論中提出新觀點時,可以用舉手的手勢。
兩根手指 | 當他們想要「補充」、發展或回應先前的觀點時,他們舉起兩根手指。
出場券
挑選一到三個句型並製作成教室布置,成為全班討論時的共同開頭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