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防病治病與健身
(周厚林根據石松老師一九九0年四月
在北京大學講課整理)
(一)
要防病治病,要健身,首先就要明白人為什麼會生病,人生病有哪些形態。 我曾經提出:如果抽掉了生活中這樣那樣的干擾、困惑,抽掉了生活中對人不利的局限、影響、壓力,那麼生命在它產生的一剎那,與它經過幾十年運動最後毀滅的一刹那,是一樣的閃光,一樣的充實,一樣的豐富和美好。 可惜的是,現實的人都達不到這一點。 任何個人都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 歷史的文化的東西,自然環境的因素,生活中不可克服的矛盾、問題、煩惱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對人的生命發生影響、干憂。 人會生病,也就成為現實中的一個普通現象。
從一個具體的人講,在他生命形成的時候,他父母雙方遺傳的因素和他所處的地理環境、時代特點等因素加在一起,就決定了他這個生命區別於其他生命的內在特點,同時也決定了他後天的生命運動有一條適合他的這內在特點的理想的軌道。 如果他後天的運動趨近這條理想的軌道,即他的生命運動適合他生命的內在特點,那麼這個生命相對地講就比較協調、完善、健康、疾病也少。 反過來,他後天的運動如果偏離這條理想的軌道,他的生命與生命內在的東西相矛盾、相衝突,那麼輕的會有這樣那樣的苦惱、不安,重就有這樣那樣的疾病,再重的就會得癌症,或者在十幾歲、二十幾歲、四十幾歲突然發病而亡,讓生命中途夭折。 由此可見,所謂的疾病,也就是生命運動偏離理想軌道,生命處於不協調、矛盾狀態的外在表現。
那麼,致使生命運動偏離理想軌道或者說引起疾病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般地講,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父母的遺傳所帶來的和父母一家生命的矛盾沉澱到了子女一輩的生命運動中,比如張三的父親是死於心臟病發作,那麼張三就有可能患心臟病,至於他這個病什麼時候發作,怎樣表現,這要看他生命的後天運動。 假如他的生活、工作比較安定,比按穩定,這種遺傳的東西也就比較穩定。 相反,如果他生活充滿矛盾、煩惱,那麼這個病就可能早發或者發作得比較激烈。 另一種情況是環境的因素,比如地理氣候、歷史和文化背景、社會生活條件等等所影響產生的,一個人長期地生活在很壓抑、很緊張、充滿矛盾和衝突的環境中,他的生命運動是很難協調起來、健康起來的。 那麼,工業污染,環境惡化等等,就更容易給人加上更多更複雜的疾病。 再一種情況是由自己的作為所造成的。 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人的作為包括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道德修養、言談舉止等,都同生命的健康有關係。 過去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平時化較善良,比較道德,那麼你的生命運動就比較容易趨近你生命的理想軌道,也就比較健康:你不這樣做,你要處處和別人和周圍的一切過不去,甚至肆意損害周圍的生命,那你實際上是在給自己的生命運動製造矛盾,衝突和緊張、等於自己和自己的生命過不去,結果或者給自己帶來煩腦不安,或者給自己帶來病痛 、災難,甚至還會沉澱到自己的子孫。
當然,對於不同的人,疾病以怎樣的形態表現以及在生命運動的什麼階段發作,那是千差萬別、十分複雜的。 但是一般地講,十幾歲以上的生命,尤其是成年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協調、不平衡,有缺陷的東西沉澱於其中。 就是說現實的人的生命運動相對於他生命的理想軌道,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偏離。 因此也可以說,疾病的存在是生命運動的一種表現方式,疾病本身是生命的一種存在方式。 從這個意義上講,治療疾病包括中醫的、西醫的,都是相對疾病、排斥疾病、影響疾病的一種運動。 這個運動是多層次的。 如果你要按這種運動的方式從根本上把病給治掉,那無異把這個生命殺死。 那麼,怎樣才能解決好疾病的問題,怎樣才能使生命更健康,更完善、更美好呢? 這就引出了氣功治病的方式。
(二)
氣功治病就是在生命運動中引入一種調整的方式。 這種調整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對過去進行總結,另一方面是展望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使一個人的生命復歸到或趨向他出生時所決定的適合於他的那條理想軌道。 這樣,生命通過調整越向那條理想的軌道趨近、靠近,從氣功講就是越平衡、趁協調、越自然,陰陽平和,那麼疾病這種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慢慢表現得不充分,人也就健康起來。
現在一談氣功治病,人們往往容易想到氣功師發氣、發功給人治病。 這當然也是氣功治病的一種方式,國內有些氣功師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嘗試。 我本人也曾用發功的方式,把北京大學一位女同志的骨折在半小時內給治好了; 還曾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用四、五分鐘時間,把一個同志的瘤子給去掉了。 那麼像這樣治病的作用,效果究竟怎樣呢? 我經過多年的實踐、觀察、研究、得出這樣一種認識:顯著的效果可存在於少數人身上,一百個骨折或長瘤子的病人,用這種方式運動突然變化的大概只有三、五個人; 再有相當一部分人經過這種治療,恢復的速度比不這樣治療要快,但仍要經過相對一段恢復時期; 還有一部分人用這種方式治療,目前還觀察不出什麼明顯的效果。 進一步講這種治療除了對氣功師有不利的影響之外,在治病方面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一個人得了癌症,找氣功師給他治好了,當時醫院檢查瘤子不見了,結果這個人生命延續了三年。 那麼同是一個人,假如不用氣功的方式治療,他可能不可能再活三年半呀? 你能保證他不能再活三年半? 未必。 這是一個問題。 再有,這個人通過氣功治療生命延長了三年,但是他的三個孩子各減少了一年半或者兩年的生命運動。 這又是一個問題。 這些問題目前還沒有結論,並不是一定是這樣,也並不是一定不會往這方面發展。 事物的運動是多方面的,是互相影響的。 所以我認為就病人講,最理想的方式是他自己學氣功,把氣功這樣影響生命運動的方式引入自己的生命運動中,這樣再有合適的老師加以説明,內因和外因同時起作用,效果就比較好。
氣功鍛煉,一般的方式不外乎動功、靜功。 動功通過編排的,有規劃的、有一定運動節奏和幅度的動作,説明人的身體進入一種平衡、協調、疾病也就減少,古代講陰陽平衡就是這個意思。 靜功是從意識入手,古人講從心入手,心理、思想、意識、通過調整慢慢地平和、自然、完善、美好,久而久之對人的形體、五臟六腑施加一種影響,從內在發生作用,使人趨向陰陽平衡。 總之,動功和靜功,一個是從有形的東西入手,一個是從無形的東西入手,好比走進同一間屋子,從前門進和從後門進,結果是一樣的。
進行氣功鍛煉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假定一個人三十歲的時候開始學氣功,由於在此之前他生命運動中已經形成了或者說已經包含了、吸收了一定不合理的成分、因素,那麼他在練功的時候,首先面對的是一個不平衡、不協調、不十分完善的生命運動,他的第一步也就是要把這種不協調、不完美慢慢地拋開、排除,把過去三十年中的沉澱物清理乾淨。 在這從不平衡狀態向平衡狀態過渡,轉變的過程中,一般人都會出現一個心理上,生理上不適應的反應週期。 這個反應因人而異,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現的方式也不同。 練功中的所謂發功,比如脹、麻、熱、涼,噁心嘔吐、跳蹦翻滾、踢打、叫喊、哭笑等等,這些外在形體的變化都是這種反應的表現。 隨著練功的深入,隨著生命越來越趨向協調、平衡健康,這些反應會越來越平和、慢慢消失了這個調整、恢復平衡的時期,也可以叫做休養生息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第一,有的人在這個調整中比較平靜,比較自然,他的反應也就表現得不充分、不明顯,並不影響到他的生活、工作、學習,並不影響到他目前正常的行為方式和道德標準,我們說這就是正常的。 而有的人,他的這個調整處在一種矛盾之中,他在面對自己過去生命運動中的矛盾、痛苦、不安以及感情的糾葛等等作一個總結的時候,不是使自己慢慢協調、平和,而是拚命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寄託在一種外在的東西上,想通過這種逃避、這種追求、這種幻想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結果不但沒有解決他過去的矛盾,反而在他的生命運動中又加上了新的更大的矛盾、衝突, 那麼他的行為方式,道德標準、言談舉止都和別人不一樣,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情形,已經影響到他正常的工作、生活、學習,這可以說練功出偏了。
當然,關於練功出偏,情況是很複雜的,我們將另外再專門討論。 這裡主要是說明,在練功的這個階段,有一個把握自己的問題。
第二,所謂的特異功能,比如遙視、透視、看病、看氣、看光等等的最初表現,也發生在這個調整時期的中間,這些特殊的感覺也是練功過程中的反應,隨著調整過程的完成,也會隨之慢慢處於平靜之中。 比如有人說他練功能看到氣,看到光,有人說能看到觀世音,有人說能看到祥龍鳳凰,有人說能看到釋加牟尼等等,我認為這些都是練功中的特殊感覺,從練功講,從練功對生命的積極作用講,看到了視而不見聽到了聽而不聞。 如果你在這裡面有一種追求,那就不利於你生命的調整、完善。 這也是一種調整的過程。
(三)
多數人學氣功,大都希望學會或者掌握一定的氣功治病的具體方法。 從這方面講,我認為上上的方法,最高級的方法,是擺脫了疾病不考慮疾病,進行氣功運動。 為什麼呢? 疾病是你生命運動矛盾的產物,如果你練氣功,一開始就把目標對準這個病,那就會分散你的精力,影響你學會、掌握氣功這樣的事物,反過來,你學不會氣功這種方式,也就不能治好你的病。 所以,上上的方式是開始不把注意力放在疾病上,而是放在練功上,隨著你身體整體的平衡,形體和意識的統一,生命的完善、協調,在這個自然運動的過程中,慢慢把疾病克服了。
第二種方式,是練氣功中針對疾病進行治療。 相對前面的方式講,這是次一等的方式。 比如氣功界有一個說法:意守病灶,導氣引氣治病。 我們這裡可以簡單作個分析。 首先講導氣攻病,這個說法的根據,是把全身的氣血調動起來,按照一定的經絡、穴位運動,對疾病施加一種衝撞。 那怎樣才能把全身氣血調動起來呢? 前提是要放鬆、平靜,進入練功。 所以,這也要把注意力放在練功上。 那麼怎麼樣引氣攻病? 比如我胃有病,我平靜下來,意想從丹田(下腹腔)升起煙霧狀的氣,就像燒開水時的蒸汽一樣,慢慢向上升騰,把我的胃包容起來,那麼胃裡的疾病就像飄落在升騰的煙霧中的雪花一樣,慢慢地被吸收,被溶化,慢慢也變成了煙霧在升騰,升到胸部、頭部,再慢慢下降,穿過胸腔、腹部、腿、腳進入地下,在這種自然的溶解、吸收、調節的過程中,使胃的病得到調節。 這是一個比喻。 再一個比喻,我不攻這個病,我把意識放在丹田,使丹田處在一種特殊的運動之中,或者是霧狀的,或者是氣狀的,或者是柔和的,或者是球狀的,這種運動慢慢影響到我的胸部、腰胯,影響到我的肩、胳膀、腿,全身處在霧狀的,氣狀的、球狀的、柔和的、渾沌的運動狀態,我不特別的注意胃部的疾病,我不特別地引氣功這個病, 這個病也會像雪花一樣處在生命的霧氣的包圍之中,更自然,更平穩,更美好地溶解消散。 再說意守病灶。 通常的說法比如心臟有病,我平心靜氣地哪裡都不想,就想著我的心臟,加速這個地方的運動,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想這個病好。 這樣做,我認為有兩方面作用,一面是容易引起不良的反應,本來心臟有病,負擔就比較重,你又加入一種特殊的注意,或者加入一種特殊的動作比如拍打、按摩等等,搞得不好會加重這個地方的負擔,使這個病惡化或者長期不能好轉。 另一面呢? 如果你這樣來意守:你平心靜氣地坐在這裡,心裡很安詳,很自然,不急躁,慢慢把注意放在自己的心臟上,怎麼放呢? 思想上意識上想像自己的心臟像一朵美麗的牡丹花,從心臟的中間一層一層慢慢地展開,這朵展開的花包容了你的整個生命,因為它是你生命的核心。 那麼,隨著這朵花慢慢地展開,你的整個胸部、腹部、頭、五官、四肢都一層一層地展開舒展、自然、平和。 這樣的運動,就便於心臟氣血的流暢,便於這個病好轉。 最後你收功了,這朵花又慢慢回到它比較羞澀,比較含蓄的狀態,慢慢地安穩下來。 如果意守病灶是這樣意守的話,那對疾病就有不同程度的幫助。 當然,意守的辦法還有很多。 比如同樣是這朵花,如果讓我守,我練功有素,有這方面經驗,可以這樣守:我靜靜地坐在這裡,我的前方某個地方出現我的心臟,這當然是我意識中的心臟,我慢慢地觀察、體味這個心臟的運動,我慢慢使它像一朵花一樣展開。 正因為我的注意力放在我外部空間的那朵開放的花中,其實的我,我真實的心臟就得到一種調整,一種恢復。 這時往往會發生驚悸等現象,這種變化不是壞現象,它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導氣攻病也好,意守病灶也好,要具體地分析,它不是沒有作用,問題是怎樣發揮好這個作用。
第三種方式,通過資訊物或者其他特殊的方式來治病。 比如有的氣功師講,可以組場給一千人治病。 還有的氣功師講課時說:你們每個人帶一塊比較美麗、比較光滑的石頭放在講臺上,我給石頭發功,石頭給你們治病。 還有的氣功師講,你們把茶葉拿起,我發動給你們治病。 這樣藉助一種媒介、一種手段,一種方式給人治病,我們可以作一些分析。 比如為什麼通過石頭能能夠把病治好呢? 我找一塊非常平靜的石頭,讓一個氣功大師發了功,拿回來放在屋裡,我對它抱著一種很恭敬、虔誠的心理,我練功的時候,把全部的希望、全部的注意力投放在石頭上,把自己的苦惱、不安、焦躁、憂慮也寄託在這個石頭上,那麼石頭在幫助你入靜、幫助你練功,在這個過程中對你的疾病就有一定的作用。 這是一層分析。 再一層分長,如果這個石頭是我們古代的祖先比如像孔子、老子、莊子這樣聖人的遺物,那麼後來的人你對這個聖人崇拜、信任到什麼程度,這個遺物對你的作用就到什麼層次。 你對這個聖人的崇拜、信任、理解基於什麼呢? 基於這個聖人所表達的、所包容的他生命的一種境界、一種閃光。 這種境界、這種閃光,實際上是自然中、生命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東西。 你的生命同這美好、崇高、自然的東西連在一起,這是你生命最佳的、最正的、最完善的運動,那你的疾病在這種運動中得到治療就是很自然的了。 再說這個「組場」經過多年來觀察、思考「組場」的作用、結果和效應,我認為,對於生命來講,它有一種被感染被吸引或互相感染互相影響的促進作用。 從這個意義上講,練功初期或者練功的一定階段,讓有經驗的老師領著,幾個人、十幾個人,甚至幾百人一起練,就好比每個人都是一面鑼或一面鼓,老師這面鑼或鼓先鳴奏起來,通過聲音、手勢、動作等表達出來,帶動大家也鳴奏起來,構成一種合唱、一種運動,這樣大家共同在前進,共同在提高。 但是,不能老是這祥。 生命除了互相吸引,互相促進的特點之外,還需要一種清靜,寧靜、自然的豐富和調整。 比如我在香山,找一個開闊、安靜、背風的地方,一個人很安靜地坐在這裡,或者很自然地進入一種運動,讓我這個生命暫時脫離喧鬧的環境,讓我的生命暫時地脫開過去生活學習工作中孜孜以求的、奮鬥執著不息的那個自我,讓我同香山櫻桃溝的泉水,讓我同香山正在開放的鮮花、同滿山遍野的小草連在一起,同它們構成一種合唱,構成一種合唱,構成一種包容、溶解、 理解,那麼生命得到另一種意義上的快樂,得到另一種意義上的調整、豐富、充實。 這樣對治病的作用就更好。
我們用一個比喻來結束這篇文章:每一個生命好比一灘平靜的水中正在開放的一朵美麗的荷花,疾病就好比落在這美麗荷花上的灰塵,怎麼去掉這灰塵呢? 中醫的方式,是在水中加入一種成方,以便對灰塵產生溶解、吸收、排斥的作用。 我們的祖先在發明這種方式的時候,用心是良苦的,成就也是偉大的。 可是到了今天,由於環境氣候的惡化、工業污染的影響,加上人工的因素太多,中草藥的品質和作用都與我們祖先發明時相差甚遠,有些藥物甚至對生命有破壞、腐蝕、摧殘的作用。 中醫面臨著嚴重問題。 西醫的方式呢? 就好比拿一把非常鋒利的剪刀,發現哪一個花瓣上有灰塵,就把這個花瓣剪掉。 這樣剪來剪去,最終剪掉的、毀滅的同樣是這朵花。 那麼最好的方式,是一陣清風吹來,吹動這水,吹動這花,把花和水連在一起,花和水不分,互相融和,這樣花在這種運動中得到一種陶醉,得到一種洗滌、花會顯得更美麗。 這清風,就好比是氣功,是氣功的運動。 把氣功好比喻為清風,那是同執著的、同不安、同各種各樣的束博、控制不相連的。 好像清風、春風拂面那樣的感覺非常清靜,非常安祥,非常舒適,有一種不知體味而自然體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