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至一功與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 子女的優生優育,兒童的智力開發,子女教育這些都構成了現代生活的主要成份。本章其它節也曾略有提及。 至一功至一於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至一於子女的優生優育,至一於兒童的智力開發,至一於家庭,社會的安定、和諧。
在理論上講:一人練功、全家受益,夫妻雙修,功行圓滿。人是一種物質,當你今天想著自己好,明天想著自己不好,後天想著害別人,這種資訊就隨著你的場態與家庭成員的場態交換,影響家庭的全體成員。
練功的人講善心,因為心善的人在這方面的平衡能力強。他可以不斷排除不好的信息場。現在農村有不少婦女走進了天主教堂,他們在沒信教前,有的好惡罵人,有的不敬公婆,有的對丈夫不好,有的人成了麻將精,在牌桌上可以過夜,甚至還有做其它壞事的人。進教堂後,這些惡習居然都戒除了,家庭生活過得美滿了,對公婆孝順了,對子女愛撫了,與周圍的人際關係都搞得挺不錯。這是因為他不斷的吸收好的信息,不斷地排除壞的信息,他們有時也有錯誤的時候,但一經發現就去禱告,懺悔,像洗錄音帶一樣,洗掉這些不好的資訊。而平日吸收的資訊就是修善德、做好事,這樣一來,好的資訊就可以影響全家其它成員,從而促進家庭的和美。
練氣功雖不是信某一宗教,但練氣功要求進行身心並重的修持,要求修心、修德。 在氣功場,功友們吸收的都是好的信息,練功者把這種好的資訊帶回家庭,影響著家庭的其它成員,從而使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生活圓滿。 幾年實踐證明,有很多家庭過去不和美,通過練功後,實現了家庭生活的和美。
至一功至一於家庭生活的美滿,幸福。 我們認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範有很多都是合理的,它仍適合於當代中國人進行道德修持。 佛家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道家行善積德,儒家的忠孝節義對於人的道德修持是有益的。 俗話說:一家之計在於和,一個和睦的家庭,人人都順心順意的工作、掙錢、撫育子女、孝養老人,這個生活就很美滿。 如果夫妻之間,你臉朝東,我臉朝西,老人不去孝養,子女不認真撫育,你說這樣的日子過得多麼累。有些人練功長進不大是什麼原因? 就是因為他內心的矛盾,痛苦沒有解開,只有把矛盾心態,痛苦心態克服了,他的功夫才會上來。如何克服這些,當然要從自己做起,自己用一種好的信息去影響家庭成員,用一種好的行動去感化家庭成員,比如不敬公婆的,你從此後好好孝敬公婆,這個翁媳關係,婆媳關係就和解了,就美滿了。現在多數婦女是在家裡當一把手。過去毛澤東說婦女能頂半邊天,有的婦女說,半邊天少了,我要一整個天,過去我們批了大男子主義,現在又出了大女子主義,把這種主義引入家庭,那個家庭生活一定不和諧,不美滿。 練功的人講眾生平等,你一個夫妻都不平等,不克服怎麼和諧。人們還有句俗話,叫做沒有背後不說媳婦的婆婆,婆媳關係搞得好的確實不多,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婆婆總覺得媳婦不是自己親閨女,媳婦總認為婆婆不是自己親娘。如果我們練功的人把這觀念顛倒過來,這個關係就理順了,矛盾就克服了。把這些人體內心的不平靜的東西捨掉,好的資訊才能進來,才能影響你和家庭的其它成員,進而實現家庭生活的和諧園滿。
練氣功與優生優育有沒有關係,我們說有,這是現代科學證明瞭的,我們不是說要重視胎教嗎?這就是胎教。我們不是說有遺傳基因嗎? 這也是遺傳基因。如果胎兒的父母內心是平靜的,日常生活是完美的,心地是善良的,他們這種好的資訊就會影響胎兒,就會遺傳給下一代。 一個孕婦,在他懷孕期間如果堅持練一練靜功,聽聽優美的,充滿著宇宙間良好信息的樂曲,這就是很好的胎教,孩子出生以後一定是健康的,聰明的,活潑可愛的。現在還有一句話叫做「優化組合」 一對夫妻都練氣功這就是優化組合,而他們的下一代就是優化組合的優秀成果。
至一功還認為:如果夫妻雙方練功,他們彼此資訊相通,他們生殖系統產生的精、卵物質就明顯優於沒有練功的人,加上他們性生活是和諧的,他們孕育的下一代必然是優良的。我們都知道:按陰陽劃分,男屬陽,女屬陰,練功在一個很大程度上是解決陰陽平衡問題,夫妻雙方練功,就是一個陰陽的調整,使之實現平衡,一對陰陽平衡的夫妻,他們就是優生優育的基礎。
前幾年,關於小孩的智慧開發,人體特異功能現象有過廣泛的報導。 氣功對少年兒童的智力開發確實具有較理想的效果。少年兒童經絡敏感,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比大人少得多,他們沒有多少思想負擔,容易靜下來。 加上他們身上的元氣、元精、元神沒有損耗或很少損耗,這就更有利於人體特異功能的開發。因此少年兒童可以練功,而且他們的功能比大人增長快,效果好。但是小孩玩心大,練功時容易出現幻覺,這就必須經常請明師指點,防止出偏。至一功認為:少年兒童利用公休日從師練功、平時早晚堅持練,對於開發他們的智慧,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都會產生極大的效應。
子女教育問題,在當今社會顯得逾來逾重要,優生優育、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一對夫妻只許生一個孩子,從而“四二一”家庭已成為現代家庭的主要結構,四個老人和父母親疼愛一個孩子,形成了孩子是當今小皇上,四位長輩則成了這位小皇上的臣僕。 對子女的過份溺愛,造成了很多少年兒童嬌生慣養,身體肥胖,只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對少年兒童的智力開發和身體素質都不利。我們主張,一方面,對孩子的溺愛必須改變; 另一方面,家長練氣功,用氣功的理論和實踐影響孩子,讓他從小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青少年犯罪在當今社會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社會和家長在他們面前似乎無可奈何。但是一些青少年走上氣功道路以後,卻變得文明、禮貌、積極向上。這個原因很簡單,氣功不僅僅是氣功,它還是社會學、心理學。我們用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他們,要求他們修善修德,作身心並重的修持,從而促進社會的安定。 至一功至一於人們的善、靈、情,就包括了對青少年的教育。如果一個家庭用佛的要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教育子女,用道家修善積德的要求教育子女,用儒家的忠孝的要求教育子女,不會沒有效果。 過去我們曾用共產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想教育青少年,教育人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時至今日這些好的思想卻難於貫輸,原因就是國際的、國內的影響,一個開放的社會,西方的腐朽思想伴之而來,吸毒、狂賭、性解放的醜惡現象不斷出現。青少年無理想,沒有精神支柱,鬧事、鬥毆、偷盜、搶劫、司空見慣。民主法制的健全,嚴打鬥爭一個接一個,但這個社會的安定,穩定仍是政府部門感到頭痛的問題,人們的社會生活仍然不和諧,公民的財產,人身生命仍然不安全。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著五千年的光榮歷史,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中華氣功捷足先登,首先向社會推出身心並重的修持方法,向練功人提出日常生活及行為規範。它運用的理論就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儒家講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是國家的細胞,要想一個國家興旺發達,必然要達到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為實現這一目標,千千萬萬的家庭必須平靜、和諧。千千萬萬的家庭都要求子女及每一位成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都要求每一個成員修善積德; 要求子女忠於國家; 忠於民族; 忠於神聖的事業; 孝敬尊長,這個家庭還有什麼不和諧呢? 這個社會還有什麼不安定的呢?如能這樣,我們的國家就是一片祥和的氣氛,一派興旺的景象。
為了對全社會的負責精神,我們要求凡修至一功的功友們,人人都從自我做起,用傳統的美德規範自己的日常言行,影響你的全家,影響你周圍的人們,帶頭用傳統的美德教育自己的子女,奉勸你的家人及你周圍的人們走進練功的行列,用我們的行動至一於家庭,社會的安定和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