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自我按摩保健術及行臥術
按摩又稱推拿,是中華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我按摩保健術是古代流傳的一種自我主動按摩的養生保健方法,它盛於兩晉,隋唐時期,有著悠久的歷史。
祛病健身,養生益壽是人類的共同願望,至一功吸取了古代這一精華,加以演譯推廣,用來至一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做此功時,應在放鬆、平靜的氣功態下,進行一種自我的調理。
(一)拭目浴面
雙手拇指按住兩眼角,食指放眉上,每按摩49下作短暫休息,再重複一遍,每天早晚二次。拭目可以明目,祛目疾,對青少年近視眼、遠視眼,視久眼睛疲勞者均有一定療效。
浴面:早、中、晚各一次,用雙手在面部按浴49下,浴面能增強面部血液循環,保持皮膚彈性,減少皺紋,特別對青少年美容有奇效。
(二)叩齒咽津
叩齒:早、中、晚各一次,平時行、住、卧亦可隨時進行,每次叩齒49下,也可隨意。 叩齒可安定心神,堅固於齒,預防齒患。
咽津:隨時可以進行,先用舌尖在口腔中來回攪撈,促使生津,而後將津吞下,意想直如下丹田中,咽津可將咽下的津液灌溉五臟。
(三)搓耳鳴天鼓
雙手揉搓耳朵49下,而後雙手掌貼耳,以食指、中指叩耳後側49下,每日早、中、晚各一次,可以防治耳鳴、耳聾、頭暈等及其它耳疾。 同時對全身疾患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鳴天鼓可使耳聰目明,防治頭痛、頭暈,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四)啄髮醒腦乾梳頭
雙手十指並爪,在頭髮上輕啄49下,而後以手爪代梳,乾梳頭49下。可預防腦細胞衰老,改善頭髮及血液循環,防止頭髮過早脫落變白,同時有助於腦血管疾病,增智開慧。 每日早、中、晚各一次。
(五)搓頸揉風池
雙手抱頸,揉搓49下,而後以二拇指按摩風池49下,早、中、晚各一次,揉風池可以明目祛風,與搓頸部配合可治頸部僵硬疼痛和頸椎疾病,改善椎動脈供血,防治腦血管病,對治外感頭痛也有明顯效果。
(六)摩擦胸肋
雙手按住胸肋,十指輕輕著力,正反各按摩49下。摩擦胸肋可以寬胸理氣,舒肝解郁,擴大肺活量,加強內臟功能活力。可防治冠心病,胸悶肋痛,膽囊炎等症。早中晚各一次。
(七)環揉臍腹
左手以掌心按小腹部,右手壓在左手上(女相反),以逆時針方向環揉49下,日早中晚各一次環揉臍腹可增強腸胃及生殖系統功能,促進胃腸蠕動,還可減少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八)揉腎擦閭
雙手輕揉腎部49下,再用右手揉擦尾閭(男左手)49下,日早中晚各一次,可以固腎壯陽,培育之氣,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還可防治腰痛,下肢無力,如女月經不調,男子遺精、陽萎、老年前列腺炎及痔瘡、脫肛等病症。
(九)拍打小腿、揉足三里
雙手拍打小腿49下,而後以拇指按揉膝下三里穴49下,日早、中、晚各一次。可以補益脾胃,益氣活血,強壯下肢。對於疲倦乏力、體弱厭食,下肢疼痛,靜脈曲張,酸脹等均有防治作用。
(十)揉搓湧泉
分別將湧泉穴搓擦49下,先左後右,女先右後左。可以滋陰生津,通調經脈。可防治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昏、神經衰弱、失眠,以及老年人下肢腫脹,足底疼痛等。 日早、中、晚各一次。
(十一)行路練功術
如果行路時處於一種輕鬆、平靜的狀態。它實際上也在練功,騎自行車出門也一樣。行前或騎自行車前,意識上作整體的放鬆,意想你要達到的目的地就在眼前,而後將天地四方的能量調聚到你的雙腿,你再邁開步伐或登車前去,這樣,你就絲毫沒有累的感覺,在一種平靜中、輕鬆中不知不覺的到了你要到的地方。然後把能量、意識收回到小腹部。
(十二)臥床練功術
睡覺前作整體的放鬆,而後側身臥下,左側時,右手掌枕在頭下,曲膝,左手放在上腿膝蓋上。如果右側則左手掌枕在頭下,右手放在曲膝的上腿膝蓋上。仰臥時就是輕鬆睡下,雙手平放加上練功的意識即可。早晨起床時,加上收功的意識雙手搓熱、浴面、乾梳頭、叩齒、鳴天鼓49下即可。
如果患感冒,晚上側卧、曲膝,用枕頭的手大拇指頂住耳跟下,左右可以交替進行,這樣,睡半小時以上渾身發熱出汗。感冒就會消失。 早晨起床就想到感冒消失了,搓熱雙手浴面,乾梳頭、擦擦手拐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