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至一功與體育鍛煉
氣功與體育都是一種運動的方式,適量的體育活動對人體的健康是有益的。然而劇烈的體育運動,尤其是競技體育,對人體的消耗則太大。 15~30歲的青少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煥發他們的青春活力,使人顯得精神健旺,紅光滿面。但以後,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他的體能往往急劇下降,身體反而不如常人。體育鍛煉往往把人的潛能消耗掉了。
現在有不少中老年人希望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又找不到一種好的運動方式,有的參加老年足球、籃球隊,有的每天早晨起來長跑。這些都是較為劇烈的體育活動,老年人心率已不如青年時期,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已衰老,如果參加這樣劇烈的活動,很容易發生高血壓中風、心率衰竭,對生命千萬造成危險。
按照氣功的觀點,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 而不動又是高層次的動。從效果上看,氣功使人體越來越趨於平穩,整體越來越好,至一功是中、老年人最佳的運動方式。每天早晨起來,站站樁,抱球轉幾下,還可作點魚戲北溟的擺手動作,或胸部開合運動,這些對中、老年人來說是一種平穩的、平和的運動,它有益於中、老年人的健康。晚上睡覺前打坐半小時左右,這是一種靜坐,也是最適合於中、老人的一種運動方式。
對於青少年來說,至一功也有適合於你較為強烈的運動方式。 如丹功八法,若深入進去,又是一套無為拳法,無為劍法等等。 因而,至一功又是一種最佳的體育運動方式。
第六節 手相法、體感、遙感查病
氣功修練到一定的階段就可以給人看病,但這裡強調的是必須先練已,把自己身體調 整好,如果自己身體尚未調整好就給別人看病,弄得不好,病會弄到你身上來,當你自己身體調整好了,你不但可以給人看病,而且必須具有大慈大悲的境界,以憐悯心度人。這裡介紹兩種查病的方法:
手相法查病的方法,是把自己的手朝向對方,發出一種平穩的意識,再使這一意識從對方身上反射回來,停止在自己手上,據手上相應部位的麻、脹、癢、刺痛、跳動等感覺判斷病區。進一步,判斷出病的種類。 後一步需要實踐的經驗,有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如區別自我的病相和病人的病相,排除病人之間的信息干擾等,需要功力的提高來自然解決。 手相診病圖需練功到一定程度,師付再傳授,過早傳授,以免一些人過早給人看病而損害功力。
體感查病法:如果練功練到自身的系統調整得足夠平靜,就可以把自己當成一面“鏡子”,照出對方的病情。人體較為敏感的部位,如面部,耳部,手,腳,胸,背,腰,腎,肝,胃,脾都可以成為這面“鏡子”。 當你與對方接觸時,對方某個部位的病馬上就會反應到你身上的某個部位上來,你很快就知道了對方的病。但幾個人在一起,你就得要進一步區分那個病是誰的,這須在實踐中加以提高。
體感診病跟手相法看病一樣,必須自己練功練到一定的火候,自己身體沒調整好,千萬別妄想、妄動。
遙感診病:這種診病方法是病人遠離你很遠,甚至千里之外,這就更需要練成高深的功力。 這種診病方式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之一:其一,有一張病人的近照,氣功師就通過這張照片來查出病人的毛病然後遙診。 其二,與病人通電話,聽病人的音訊,以此復原病人的相貌、年齡、高矮,哪些部位有病。其三,親屬代報病者姓名,氣功師根據親屬代報的姓名而復原這個病人,而後施診。
遙診完全靠腦門發出的一種遙感信號,這種信號的獲取需要很高的功力,需要應診時高度的放鬆、平靜,有時還要藉助高層的資訊,它全靠著你的心意下功夫。
氣功治病,除了練功有素,發氣之外,還必須掌握調動宇宙間的能量,調動老師的能量,甚至調動本門派列祖列宗的能量,這樣你才有源源不斷的能量補充。
氣功治病還必須有一顆大慈大悲的心,即你要把病人的痛苦當作你自己的痛苦。 平日都要以慈悲心、憐悯心對待一切眾生。 你有了這顆善良的心,你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