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煉至一養真智慧功
福雙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有了更多的關注,很多朋友希望通過煉功來幫助自己解決一些身心靈方面的問題,但是又不知怎樣修煉?如何入手?煉功與其他各項活動一樣,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只有注意了這些問題,才能夠在修煉中不出偏差,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
首先我們應當對學功、煉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至一養真智慧功,是集儒釋道醫武於一身的一種特殊的修煉形式,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從古至今,人們用煉功治癒了許多疑難病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蹟。實踐證明,至一養真智慧功法可以去病強身,達至身心健康快樂。但是由於個體的差異,每個人修煉後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不可以錯誤的認為可以包治百病。
另外修煉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自我心身靈鍛鍊的方法,不可以急於求成,也不要給自己非常具體的目標,因為修煉的成果依賴於許多機緣,絕不是只憑你主觀努力就可以實現的。所以目標要若有若無,這樣我們就可以輕鬆的心態進行修煉。其實修煉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吃飯穿衣一樣自然,通過修煉敞開我們的心胸,激活我們全身的氣血,讓我們與大自然充分的融合在一起,用宇宙的渾圓之氣補充我們體內的消耗,使我們生活的更健康、更快樂、更輕鬆,這才是我們修煉的大目標。
在修煉的過程中,老師的指導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初學者更是如此。煉功指導你的老師必須有豐富的修煉經驗。在修煉中,我們需要牢牢把握的一個原則是,虛其心,實其腹。虛其心,實其腹就是要讓我們的心念和思緒放空,放空,再放空。讓我們的丹田充盈、充盈、再充盈。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請大家慢慢的體會,下面我就結合我多年修煉的實踐,給大家講一講煉功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重點講一下,修煉靜功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煉功應當選擇一個相對安靜,空氣清新自然,環境良好的地方。室內外均可。打坐時的光線要適度,既不可太強,又不可完全無光。
˙打坐前應將褲帶、領帶等一切束縛身體的物件鬆開,使身體完全鬆弛。
打坐的時候可以聽紓緩輕柔的音樂,也可以聽老師的引導,也可以聽老師的引導錄音,只要適合自己的情況,容易幫助自己入靜的就好。
˙注意膝部和後頸的保暖,打坐時風寒侵入身體,沒有藥物可以醫治,這一點需特別當心。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要注意這一點。務必不要讓空調的涼風吹入體內。
˙坐時要面帶微笑,使面部的神經鬆弛,慈容可掬,心情自然也就放鬆了。千萬不可以讓面部表情繃硬,哭搞變成峻冷,使內心僵硬緊張。有古語道,心靜神安天堂路,意亂心慌地獄門。我們練習打坐最重要的是靜下自己的心,穩住自己的神。有一首煉功訣是這樣說的,修道之妙貴在凝神,凝神得竅則勢如破竹,否則面強而立,一步不能近。所以在煉功的過程中,放下一切煩惱、憂愁、痛苦和不安,心無罣礙這才是最根本的要訣。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比一招一式的動作姿勢更為重要。
˙最初習作時應該採取每次時間少,但次數加多的方式。當自己打坐感覺不舒適的時候,不要勉強久坐,下坐,否則容易心生厭煩,勞而無功。
˙下坐的時候用兩手搓搓面部及雙腳,使氣血活動。然後再離坐。並且應當做適度的運動。腿腳發麻的時候,不應立刻下地行走。最好先輕揉、拍打直至恢復正常後,再離坐下地。
˙初學打坐者可以讓臀部墊高四到五吋,日久可以逐漸減低。如臀部不墊高,身體重心必定後仰,使氣脈阻塞,於煉功不利。
˙婦女在經期煉功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修煉運動量大的功法。
˙另外我們煉功既要勤修苦練,又要虛張有度,順其自然。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一般是不宜煉功的。比如在打雷,閃電等,容易使人受到驚嚇的時候,在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的時候,過饑、過飽、及喝酒之後,剛洗完澡身體和頭髮還濕嚕嚕的時候。遇到突發事件情緒難以控制的時候,有緊急的事情需要處理,心理又不能放下的時候,非常疲勞或者昏昏欲睡的時候。
˙煉功時還需要記住舒適得氣,如果你的心態沒有放鬆,你的心態沒有調整好,那麼你的身體和精神都沒有達到舒適的程度,這個時候氣脈就不容易暢通。只有你在怡然自得的狀態下,氣才會過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就是這個道理。
˙當你在煉功的過程中感到腿腳酸麻脹的時候,腰酸背疼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變換姿勢,你也可以晃悠身體,可以彎,可以搖,甚至可以坐著動。因為當你腎氣不足的時候,你這樣長時間坐著,會出問題。等你腎氣足了,腰和背不自覺的會挺起來。總之要順其自然,絕不能刻意的較勁。
靜功有很多種坐位,便於初學者掌握,下面我給大家推薦一種毗盧遮那佛七支坐法,即雙足坐,俗稱雙盤。如果不能雙盤,就採用金剛坐,即右腳放在左腿上,或者採用如意坐,左腳放在右腿上,兩手掌心向上,女同志右手掌仰放在左手上,男同志左手掌仰放在右手掌上,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接,然後放在小腹部前面,脊柱自然直立。身體不健康的人,最初不能直立,不妨聽其自然,練習日久後,就會不知不覺的自然直立了。下顎微收,舌抵上顎,舌間輕輕抵著上門牙根唾線終點,輕輕的,閉上眼睛,待心情放鬆、坐姿端正以後,我們就可以進入靜坐的修煉了。
我們知道在入靜的狀態下,通過意守,可以影響內氣的運行。意守的部位和方法不同,對人體的內氣產生的作用也不同。意守上面的部位,如意守百會、上丹田時,可以引到內氣上行,容易出現血壓上升,在正常人表現為頭痛、頭脹、頭暈,呼吸短淺等現象。而意守下面的部位,如肚臍、會陰、湧泉,可引導內氣下行,出現血壓下降,呼吸深長等現象。因此,初學功的人,如果沒有特殊的病情,沒有名師指導的病情,不可隨便意守上丹田。如果患者是心火上炎,肝陽上亢,以及高血壓等症,更不能意守上丹田,以免加重病情。只有在利用意守方法治療中,治療一些中氣下陷的疾病,如胃下垂,脫肛,長期慢性腹瀉,低血壓等。才考慮適度的意守上丹田,以提升陽氣升高血壓。
每一次的鍛鍊,一般都要經歷三個階段,即起功、行功和收功。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這三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按照老師教給你的要領,很好的把握體式,呼吸和意念,同時做到三穩,即起功穩、行功穩和收功穩,才能保證煉功的效果。
起功階段就是從我們平時的清醒狀態開始煉功,直至達到入靜的階段。煉功時要做到起功穩,不急不燥平靜自然。調整身心,逐步的適應煉功意守的要求,使大腦逐漸的從清醒,過渡到入靜。怎樣才能夠入靜呢?首先要放鬆。這個鬆一是形體上的鬆。平時我們往那裏一坐,你就可以簡單的讓自己放鬆。所謂的簡單的放鬆,就是簡單的思考一遍過程,從頭到腳整體的鬆下來,我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整體鬆下來。一種鬆的狀態,這是身體。第二是我們的思想意識的放鬆,就是把你身邊的事情都放下來,把你頭腦中的各種想法,也盡可能的清空,過去的不去管他,將來的也不去想它,就是現在的狀態,我都不管他。這樣做一個放鬆,你就放下了自我,打開了連接老師和連接宇宙能量的通道,逐漸的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環境當中。漸漸的進入到鬆、靜、空、靈的狀態。古人說,一念動時皆是火,萬緣寂處即生真。當你萬緣都放下的時候,當你展開自己生命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美好的時候,真氣、元氣都來了。所以練習起功階段的要領是放鬆,只有使自己的身心徹底的放鬆,才能慢慢的、穩穩的達到入靜的效果。
行功階段就是保持入靜狀態,並主動的進行自我功能調整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要做到行功穩,使注意力相對穩定的集中在意守的對象上。如果,這一階段不穩,要嘛會使意識回到清醒狀態中,要嘛意識進入到睡眠狀態,影響煉功效果。此外煉功偏差,也多發生在這一階段。因此我們在行功階段的練習中,要學會運用意念的力量,你哪個地方有病,你就想哪個地方好,這就是意念。或者意守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意守下丹田等,不一定非要想著走哪條經絡,到哪個穴位,可以直接想著有病的部位變好了,意念直接過去就行了。過去有句話叫做,意到氣到,意念沒到氣就不到。所以說,沒那麼複雜。如果想著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是一般的練法。真正進入無為大法來講,你往那裏一坐、一站、一躺,全身放鬆,人就虛空了,然後進入虛無狀態,意念很自然的到那個地方,你的靈性自然的就引導你到那個地方去了。在這個階段,我們要逐步學會運用意念的力量,要逐步體會用意不用力,鬆靜空靈的感覺,逐步達到似守非守,若有若無,勿妄勿住,綿綿若存的狀態。
第三個階段是收功,這是使意識狀態逐漸的從入靜狀態,回到清醒狀態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要學會使意識慢慢的離開意守的對象,漸漸的回到正常清醒的狀態中,如果這一階段不穩,比如受到外界刺激而突然回到清醒狀態,可使煉功人頭腦昏沉或者悶脹,身體倦怠無力,感到很不舒服。因此我在這裡要格外強調收功的問題。煉功結束前,一定要穩穩的收功,通過意識告訴自己,現在要收功了,然後慢慢的抬起雙臂,搓搓雙手,搓搓頭、面,輕輕的拍打全身,慢慢的睜開雙眼,清醒過來,以保證意識和身體機能協調的回到正常清醒中來。下次再練的時候,你會進得更深,更好,雜念排除的更多,疾病會得到進一步的根治,煩惱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消除。
以上講了起功、行功、收功三個階段。之所以分作這三個階段來講,是便於初學者體會煉功的三個過程,我們既要了解這三個階段,又不要刻意的想著它,不要被他所侷限,更不要去思考每個階段應該多長時間,每個階段之間怎樣銜接等問題。你了解了他以後,就把它放下,這一點不容易做到,請大家慢慢的在實踐中練習,當煉功練得比較深的時候,有些圖像會出現,我們叫做魔障,當魔障出現以後怎麼辦呢?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見魔誅魔,見佛誅佛,第二種方法是見魔收魔,見佛收佛。我事先告訴大家,有的人煉功進到深一點的時候,會產生恐懼。不要怕,開始修煉會有很多的幻覺出現,我們不要跟著幻覺走,也不要很驚喜我看見了什麼。看到了當沒有看到,聽到了當沒有聽見,這樣你才能夠安身立命,才不致於走火入魔,這是我要告訴大家的經驗之談。我看到很多煉功人出偏差了,就是由於他太追求,太執著,不斷的在那裡分析和思考,所以容易出問題。這是煉功要注意的。你閉上眼睛會出現很多圖像,你看見了就當沒有看見,不管他就完了,就像我們平時走路,兩邊有很多的樹木花草,鳥兒在飛鳴,你不注意的時候,走過去就走過去了,如果你注意了,你會看到他是一棵什麼樹,一朵什麼花,一種什麼鳥,你就會停留在這裡,停滯在這裡,前進不了。其實在你的前面,還有比這更美好的東西,我們的目標是朝著一個非常高的境界去做,是超越自我,真正的獲得一個大自在。另外在煉功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現象和感覺,我們叫做氣沖病灶的反應,比如酸、麻、重、痛、寒涼溫熱、大小、竄跳哭喊叫、暈眩、嘔吐等,甚至還有人會發出怪聲怪叫等,這都是修煉過程中的正常反應。還包括你看到一些圖像,聽到一些聲音,這都是正常的。怎麼對待呢?不管他順其自然,由於個人體質和進入功態的情況不同,每個人的感覺也都不盡相同,對於各種各樣的感覺,我們都要保持一顆從容淡定的平常心,做到不分析、不追求、不執著,要知道煉功不是煉感覺的,有感覺也好,沒有感覺也好,都是我們煉功中的一種現象,是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你在煉功中情緒出來的時候,千萬不壓抑它、克制它,而是要讓它自然的發洩,在這種場能的激勵下發洩出來的東西,都是你體內沈澱已久的負性能量,爆發出來對你的身心是一個很好的調整。煉功時之所以會出現不曾有的感覺和狀態,是因為當你的內氣積累充盈的時候,它就要找一個出路。我們人體有十二正經七經八脈,這十二正經七經八脈就像一條條網狀的渠道,你哪個渠道被堵,那麼在氣血充盈的過程中,你被堵的那個地方就會出現一種碰撞。當你出現酸麻脹痛,或者其他感覺的時候,正是在療癒你這個疾病,治療你這個疾病的時候,不是用藥物來治療,而是用你自身的內氣來治療。中醫裡面有一句話,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痛是由於你沒有通,通了就不會痛。所以我們對待疼痛的態度是正視它,接納它,然後再轉化它,處理它,最後他通了以後就要放下它,放掉疼痛,放掉疾病是最好的治病。對待其他各種感覺也是一樣,要學會放下。有的人可能會快一些,有的人慢一些,快一些的人會在很短的時間就沖過去。如果平時我們思慮營營的,或者平時我們考慮問題多一點的,放下可能會慢一些。
很多人煉功老在感覺上去做文章,我今天的感覺如何,明天的感覺如何,有的人還用感覺的強弱大小做煉功效果的檢驗標準。其實煉到後來,你身體的感覺會越來越少,如果執著於感覺,我們就會現在這個裡面出不來,所以無論有無感覺,我們都要順其自然,感覺來了就來,去了就去了,行雲流水,不著於心,既不為有了感覺而欣喜,也不為沒有感覺而沮喪。事實證明,有些疾病,包括身體的心理的疾病,就是在毫無感覺的情況下治癒的。
真正檢驗我們煉功效果的標準是什麼呢?是看你的煩惱去掉了多少?你的憂愁去掉了多少?你的心胸豁達了多少?你的身體狀態改變了多少?如果你通過煉功還是有那麼多的追求,還是有那麼多的煩惱,你的身體狀況還沒有改善,就說明你離著個修行的境界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的看法是,煉功不是煉感覺的,而是煉境界,煉放下,煉豁達,煉生活,煉我們與大地、天地萬物和諧共生的本領的,下面有兩首小詩,
第一首是,
牢擒意馬鎖心猿,慢著工夫鍊汞鉛。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徒然。
第二首是,
煉身不煉心,花葉雖茂沒有根!煉心不煉身,枯木何處去逢春!
煉身又煉心,鶴髮童顏老壽星!煉心以煉身,練就金剛不壞身!
這兩首小詩分別告訴我們修身的重要,以及煉身和煉心的關係,請大家好好領悟其中的道理。這些道理對我們煉功的指導意義,遠在具體的技巧之上,要說煉功注意的事項,這才是最根本的。這就是道,一個修煉者應該是往道上走,往根上走,而不是往術上走。初學一般的人,會在術的層面上徘徊,拘泥於姿勢、呼吸、意念,既要想著調息,調身,調心,又要想著意守丹田,還要想著鬆靜空靈。往往會感到頭緒紛繁,手忙腳亂。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把注意力都放在技巧上,煉功需要一定的技巧,但他只是幫助我們修煉的工具,是我們通往彼岸的橋和船,隨著你修煉時間的增加和自己悟性的提高,隨著你離彼岸越來越近,你對這些技巧的依賴會越來越少,到那個時候,你就不用每次都考慮著起功、行功、收功這三個階段了,在也用不著放鬆平靜自然,再也不用想著調身、調息、調心,這樣的要領,到那個時候,你就會體悟到,打坐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行住坐臥皆為煉功,你兩眼一閉,或心念移動,就與你所在的環境融在一起,那你的氣就會源源不斷的與你交流,你與大自然進行著對話和溝通,江河是你的血脈,日月是你的雙眼,森林是你的毛髮,大地是你的肌肉,你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就像莊子講的,萬物與我同在,天地與我合一。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無處不在煉功,無時不在煉功,生活就是煉功,人就生活在功中,姿勢和要領對你已經毫無意義。你煉功的時候躺下就躺下,睡覺就睡覺,時間長短不限,感覺來去自如,緣燈緣滅,當體即空,這就接近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境界,這也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大境界,這才是我們煉功的根本追求,也是我們煉功最需要注意的。這裡建議大家,讀一讀心經、金剛經、道德經,清靜經,以及南懷謹先生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對大家的煉功修行一定有所幫助。
最後把我自己的一點體會,送給大家與大家共勉。我的體會是,修行煉功末急躁,靜心養神為要妙,諸事看破需放下,身心靈一合大道。
祝福大家身心康泰,福運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