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十四小時定時練功效應解析
3-5時(古稱寅時,平旦)氣血運注肺經。 人已經過了幾個睡眠階段,血壓降低,脈博和呼吸次數較少,全身各器官互作節律慢,但是聽覺最靈,稍有點動靜就會驚醒,醒後即刻仰臥放鬆,“天門常開,地門常閉”,使陰陽之氣上行,布輸精氣於腦,此時頭部氣血最少,腎開始分泌。 此時起床練功效果最好,一天都會精神飽滿。
3-5時是氣血運行於經脈,輸布全身的起點,這時練功以接受清明之氣,應順應自然。 太陽初動,謂之少陽,環境清靜,空氣中的含氧量最高。 利於吐故納新,是耗能量最小,而收效最大的好時機。 五時前後肺經氣血最旺盛,肺主管呼吸,而且故稱“肺朝百脈,百脈之氣皆合於肺。 “現代醫學也認為,肺不僅主管呼吸,而且有調節和儲存人體多種激素的作用。 另外腦下垂項和腎上腺是人體主要的內分泌體,它將直接參與人體新陳代謝,影響人的生命活動,清晨練功能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高。 如能選擇一個樹木較多、空氣清新之地練功,能使人心情安靜,血壓變慢,使肝、腎等組織氧化過程加快,改善心血管和造血系統的功能。
5-7時,(古稱卯時,日出),氣血運經大腸經,血壓開始上升,心跳加快。 高血壓患者不宜此時貪睡,下床前先擦擦足心,起來後練練動功,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高。 以增加生命的活力。
7-9時,(古稱辰時,食時)。 氣血運行胃經。 人體的免疫能力最強。 心肺處在最佳狀態,離退休者這時練功效果最好。 頭餐時間到了,人出現第一次饑餓感,運動後食慾要增加,忌飲酒,因為這時肝臟的有毒物質已排除乾淨,這時如果飲酒對肝臟的危害較大。
9-11時,(古稱已時,隅中),氣血運行脾經。 這時精力充沛,思路敏捷,辦事效率高,抓緊時間處理各項事務,不容易出錯。 患有風濕性疾病者,可以在這時加緊練功,以加強脾的運載能力。
11-13時,(古稱午時,日中),氣血運注心經。 這時午餐時間到了,出現第二次饑餓的感覺,應加強小腹部的蠕動,讓頭腦安靜一下,因為這時全身處於興奮狀態,不宜激動、生氣,要節制食慾,過多的進食和飲酒,都會使全身處於抑制狀態,使人昏昏欲睡。 最好能定量用餐,12點半後練上半小時靜動,此時陰氣萌功,收效甚佳。
13-15時:(古稱未時; 日昳)血氣運注小腸經,肝臟休息。 有部分糧原進入血液,感到困倦,可以午休,這是一天中第二個最低點,反應遲鈍。 到15時,人體才能轉向敏感,特別是嗅覺和味覺,此時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
15-17時:(古稱申時; 哺時)氣血運注膀胱經。 血液中糖分增加,內分泌失調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此時練功將降低血糖含量。 對內分泌系統有調節作用。 人體處在最佳狀態,是一天中力量最大的時候。
17-19時:(古稱酉時; 日入)氣血運注腎經,神經活動性降低,其他敏感程度開始下降,血壓增高,精神不穩定。 有煩躁不安的感覺。 晚飯時間已到,出現第三次饑餓感,要少食、忌過飽。 要特別注意平靜、放鬆,可做些放鬆功,或者聽一些輕鬆愉快的音樂。
19-21時:(古稱戌時; 黃昏)氣血運注心包經。 體最重,人體反應異常迅速,神經活動正常,記憶力也好,此時練功最能體會出“動中有靜”的良好效應,練靜功則“悟”性最強。 很多氣功師此時辦班,效果最佳。
21-23時:(古稱亥時; 入定)氣血運注三焦經。 宜早些休息,全身放鬆,進入淺睡眠狀態。 得到最佳的放鬆態休息態,以修養生息。
23-1時(古稱子時; 夜半)此時按「《子午疏注」」及「《經氣說」氣血運行注膽經,人體進入淺睡狀態,陽氣開始升發,這時要忌房事,是練靜功的大好時光,容易入靜,外靜內功最易得氣,和進入深層的氣功態。 古有“子午抽膝”之說。
1-3時:(古稱丑時,雞鳴),此時氣血運注肝經,除肝臟外,體內的大部分器官工作節律變慢,肝臟則利用這段時間加緊生產人體所需要的物質,首先是將產生一切有害物質排除體外,肝膽有病者,排病濁氣效果最好,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鬆,打開所有的毛孔向體外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