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

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Phragmites communis (L.) Trin.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屬名:蘆葦屬(Phragmites)

原產地:全世界亞熱帶至溫帶地區。

分布:台灣全島沼澤、湖泊或溪流、溝渠邊,喜歡潮濕向陽的環境,常成群繁生。

Origin: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Taiwan's entire island is surrounded by swamps, lakes or streams, and ditches.


用途:1.食用:ㄅ.根部洗淨後可啃食,略帶甜味。ㄆ.嫩筍可切段炒肉絲。煮熟後拌沙拉食用,更可煮湯等。嫩葉可作牛羊馬的飼料。ㄇ.果實去殼後取米,可煮飯或者粥。2.稈可建築茅屋,或代軟木作絕緣材料;其外層稈壁可織簾、席;纖維造紙。3.花序作掃帚。4.根入藥,為健胃和利尿藥;5.是優良固堤植物。6.藥用:性味:蘆根、蘆筍(嫩苗):甘、寒。效用:蘆根:清熱生津,滲濕利水,除煩止嘔。治胃熱嘔噦,熱病煩咳,肺熱咳嗽,熱淋澀痛;筍:止渴利尿。治熱病口渴,淋病小病不利;蘆莖:治肺癰煩熱;蘆葉:治上吐下瀉,鼻衄,肺癰,發背;籜葉:治金瘡;蘆花:止血解毒。

莖:大型草本,植株高大,具粗壯之橫走根莖,稈高 3~4 公尺,徑 1~1.5 公分,節間中空,節上具芽,節下通常有白粉。

葉:葉 2 列排生,葉鞘抱莖,葉舌極短,長約 0.1~0.2 公分,截平,成一輪狀毛;葉片扁平,帶狀披針形,長 30~60 公分,寬 1~3.5 公分,灰綠色或藍綠色,粗糙,先端漸尖,全緣。

花:圓錐花序,頂生,直立或稍彎,長 20~50 公分,暗紫色或褐紫色,小穗多數,密集,下部枝腋間被有白柔毛;小穗通常有 4~7 朵小花,長 1.2~1.6 公分;穎披針形,紙質,3 條脈,具有橫隔紋;外穎長約 0.2 公分;內穎長約 0.4 公分;外稃長 0.7~1 公分,紙質,披針形,3 條脈,光滑;內稃長 0.2~0.4 公分,背面具 2 條稜脊,邊緣披長細纖毛,先端截形;小花下之基盤延伸呈小軸狀,密被長絹毛;第 1 小花通常為雄性。花期 8~11 月。

果:果實為穎果,披針形。果期 10~12 月。

特徵:多年生大型禾草,稈高 3~4 公尺,徑 0.2~1 公分,節下通常有白粉地下莖發達,植株高大;葉舌極短,截平,或為一圈纖毛;葉片扁平,長 15~45 公分,寬 1~3.5 公分,光滑或邊緣粗糙。圓錐花序長 10~40 公分,微向下垂,下部枝腋間有白柔毛;小穗通常有 4~7 小花,長 1.2~1.6 公分;穎有 3 脈,第 1 穎長 0.3~0.7 公分,第 2 穎長 0.5~1.1 公分;第 1 小花通常為雄性,其外稃長 0.8~1.5 公分,內稃長 0.3~0.4 公分;第 2 外稃長 0.9~1.6 公分,頂端長漸尖,基盤棒狀,有長 0.6~1.2 公分的柔毛;兩性花雄蕊 3 枚,雌蕊 1 枚,花柱 2 枚,柱頭羽狀。穎果,披針形。

更多:蘆葦和五節芒的區別:

蘆葦一般長在河邊、沼澤地及沿海的沙洲鹽沼地間,而五節芒則到處可見;其次,蘆葦的節間明顯,花穗為黃褐色,而五節芒的節間不明顯,花穗初綻時為淡紫紅色;如果用放大鏡觀察花穗,可以發現蘆葦的每 1 小穗有 3 朵小花,而五節芒的小穗則只有 2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