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樹

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

Viburnum awabucki K. Koch

科名:忍冬科(Caprifoliaceae)

屬名:莢迷屬(Viburnum)

原產地:台灣、中國大陸、印度東部及中南半島。

分布:台灣海拔之闊葉林中,中南部較多。 南部山區至恆春半島、尤以南仁山區最多。

Origin: Taiwan, Mainland China, East India and Indochina Peninsula.

Distribution: Among the broad-leaved forests in Taiwan, there are more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From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to the Hengchun Peninsula, especially the Nanren Mountainous Area.


用途:1.庭園觀賞樹:庭園觀賞用。2.果實可供鳥類食用。3.防火樹種:對多種毒氣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非常適合作為都市的行道樹。4.藥用:性味:根、樹皮、葉:辛、涼、溫。效用:根:清熱袪濕,通經活絡,拔毒生肌。治感冒,跌打損傷,骨折,風濕。

莖:常綠小喬木灌木,全株有平滑的樹皮,枝條對生。小枝呈紅色且被微毛,木質化後脫落。

葉:單葉對生,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至圓,基部楔形,全緣或前半部有疏刻狀鋸齒,表面深綠,葉茂密,革質光亮平滑,葉背有星狀毛;長 6~10 公分,寬 3.5~5 公分。

花:圓錐狀聚繖花序頂生,花序初時略被星狀花,後即脫落;苞披針形,長約 0.3 公分;萼壺狀筒形,長約 0.4 公分,邊緣為極淺之 5 裂;花冠白色,短鐘形,光滑,長約 0.5 公分,5 裂;花兩性;5 雄蕊,著生於冠喉,並挺出花外;子房下位。花期 2~4 月。

果實:有光澤,果實熟時由紅轉黑色。長約 1.6 公分,果徑 0.5 公分;種子紡錘形,外有縱溝。珊瑚樹紅色的果實是沒有成熟的,成熟的果實會轉變成暗紫黑色,成熟的果實就可以放心的食用。果期 4~7 月。

特性:台灣原生樹種,分佈中南部中高海拔地區。長綠小喬木或灌木,全株怠平滑,單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葉全緣,表面深綠,有光澤果實熟時由紅轉黑色。用於庭園觀賞樹,果實可供鳥類食用。花期、果期各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