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浮水性植物)

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Nymphaea lotus L.

科名:睡蓮科 (Nymphaeaceae)

屬名:睡蓮屬(Nymphae)

原產地:亞洲、南美洲、非洲等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都有栽培。

分布:台灣低海拔的池塘、湖泊,民間園藝種植,是常容易見到的水生花卉植物。

Origin: tropical, subtropical areas such as Asia, South America, Africa, etc., cultivated in mainland China, South Korea, Japan.

Distribution: Taiwan ’s low-elevation ponds, lakes, and folk gardening are often aquatic flower plants that are often seen.


用途:1. 花材。2. 園藝植栽:池塘、水塘或水盆植物。3.藥用:性味:花:甘、苦、平。效用:根莖:消暑,強壯,收斂,解酒,定驚。治中暑,醉酒煩渴,腎炎,小兒驚風。

莖:草本,水生,地下莖堅韌,肉質,成塊狀;直立或橫走。

葉:單葉,具長柄,葉片是平貼在水面水上,徑 7~15 公分;葉大多呈卵圓形,少數為卵狀橢圓形或盾形,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紅色或淡綠色;葉緣有的有鋸齒,有的全緣,成熟的葉具有很長的葉柄,會隨著水深而調整長度。

花:花梗由地下莖抽出,頂端著生花苞一枚,花徑 5~8 公分,由 4 片萼片包裹花瓣,萼片長 4 公分,寬 1~1.5 公分,綠色,闊披針形至窄卵形,先端近銳形;離水面較葉片為高,由內綻開花瓣 8~15 片,長 3~5 公分,寬 1~1.5 公分、形狀狹長、尾端稍尖,由外向內收斂花瓣漸小;雄蕊多數,約 40 枚,黃色,外層較寬,呈花瓣狀,內層線狀,藥隔不沿伸;花色有紫色、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子房上位,心皮多數,合生多分室。開花時間於午前七時至午後四時,可持續至 4~5 月。

果實:果實為漿果,卵球形,成熟後在水中開裂;花謝後結圓形果實,果實為海綿質漿,但結果率不高,成熟為黑色;種子具假種皮,可飄浮在水面上。

特性:多年生水生植物,葉自根莖抽出,短,直生於水底的泥沙中。睡蓮的英文名稱叫做「Water Lily」,語意就是「水百合」的意思,因為其狀似百合花的鱗莖而得名。 睡蓮富有寧靜、含蓄之美,常被用來裝飾庭園池塘,其平貼於水面的葉片帶給人安詳的感覺,挺出水面的花朵千姿百態,有些含羞待放、有些璀璨奔放,著實讓單調的水面生動不少。 睡蓮的品種繁多,主要有粉睡蓮、紅睡蓮、白睡蓮、香睡蓮、黃睡蓮等...,此外依尺寸來看,最大的有美洲球根睡蓮,最小的有姬睡蓮。依溫度適應性來看,有耐寒性的品種,花期較早,在春末即可開花,且花的顏色較淡;耐熱性品種則花期相對較晚,在夏秋季開花,且顏色較深。睡蓮一般以白天開花晚上閉合的品種最受歡迎,能夠充分配合人們觀賞時間。睡蓮在本省北部冬季會落葉休眠,切莫以為死亡而將其丟棄,而在南部則四季可開花不斷。花色繁多,有紅、黃、白、紫、藍及各種中間色,每一朵花有 1~7 天的壽命。花直接開在或頂多稍稍地冒出水面,花謝後,花梗便會下彎;整朵花即沒水中,果實將於水面下發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