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綠狐尾藻(浮水性植物)

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 Verdc.

科名:小二仙草科或蟻塔科(Haloragaceae)

屬名:聚藻屬(Myriophyllum)

原產地:中國及歐洲

分布:全島平地至低山區。生長環境為稻田、溪流、池塘區。被栽植為觀賞用水生植物或生長在陽光強烈的溝渠或池塘中 。

Origin: China and Europe

Distribution: The whole island is flat to low mountains.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is paddy field, stream and pond area. It is planted as an ornamental aquatic plant or grown in a ditch or pond with strong sunlight.


用途:1.觀賞用:粉綠狐尾藻在水族界是頗負知名度的觀賞植物。2.養魚用。

莖:株高約 10~20 公分,莖呈半蔓性,能匍匐濕地生長,上部為挺水葉,匍匐在水面上,下半部為水中莖,水中莖多分枝。

葉:葉 5~7 枚輪生,羽狀排列,小葉針狀,綠白色;沉水葉絲狀,朱紅色,冬天老葉會枯掉,葉子掉落時是紅色的。

花:穗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上半部為雄花,下半部為雌花, 花期在每年的 4~9 月。最上面開小紅花。

果實:核果堅果狀,具 4 凹溝。

特性:粉綠狐尾藻是多年生挺水或沉水草本植物,株高約 10~20 公分。莖呈半蔓性,能匍匐濕地生長。上部為挺水葉,匍匐在水面上,下半部為水中莖,水中莖多分枝。葉 5~7 枚輪生,羽狀排列,小葉針狀,綠白色;沉水葉絲狀,朱紅色,冬天老葉會枯掉,葉子掉落時是紅色的。穗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上半部為雄花,下半部為雌花, 花期在每年的 4~9 月。最上面開小紅花。核果堅果狀,具 4 凹溝。以插枝法即可繁殖。依據華盛頓州生態部(2003)報告說:幾乎所有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植物都是雌性。南美洲以外尚未發現雄性植株,所以北美的族群不會生產種子。因為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也沒有塊莖或其他特化的生殖越冬芽,它完全經由植物碎片擴散到原生地以外的地方。不同於歐亞的水蓍草,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並不會自動碎裂形成碎片。但可以機械性地形成碎片,並且很快就長出根來。憑藉其強韌的根莖,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可以經由拖船長距離輸送傳播。根莖在冰箱的潮濕條件下存放,可以存活一年。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展現一年生的生長方式。它沒有塊莖,芽,及冬芽,根莖扮演這些所有的功能。春天水溫升高時,越冬根莖開始快速長芽。根莖有支持不定根的功能,並為夏季的生長提供浮力。水面上的莖與葉從水面上幾英寸擴大到超過一英尺以上。隨著季節的進展水下葉片不斷衰老。植物通常在春天開花,但也有些植物可以在秋季開花。其不顯眼的花,開在水上葉片與莖的交接處。秋天時,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通常枯萎到剩下根莖。粉綠狐尾藻不會把磷或碳儲存在其根莖,這一特點可以解釋粉綠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無法入侵到冬天嚴寒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