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105學年度全校1083人,其中弱勢人數佔373名學生需要關懷與協助,建立輔特團隊齊力依據學生狀況提供適合且完善的協助,本校輔導室人員包含:主任、輔導組長以及特教組長,另設置專輔教師1人、兼輔教師1人、資優班教師2人、資源班教師3人(106學年度外加1人)、特教助理員1人,並安排語言、職能與物理治療師到校針對有需求的學生進行治療。
(一) 規劃相關輔導計畫與妥善收藏輔導資料:
1.訂定輔導工作計畫、建立三級輔導機制、專兼輔教師工作實施計畫、專輔教師小團輔實施計畫、個案認輔計畫、資源班學生IEP、升學輔導、編班前會議、個案會議、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計畫。
2.輔導資料整理:小團輔成果、專輔教師工作週誌及月誌、認輔個案紀錄簿、資源班學生期末IEP紀錄、臨時個案會議。
(二) 召開會議進行輔導相關之研討:
1.每學期召開性別平等委員會、中輟學生鑑定安置輔導會議、家庭教育委員會、特教推行委員會、護苗高關懷會議進行相關事項之宣導與討論。
2.每月資源班召開學年會議,進行相關教學計畫討論。
3.每週處室召開處室會議與個案研討會,討論處室需協辦事項與相關個案處理狀況,專輔教師詳實記錄工作週誌。
4.每月與專兼輔教師進行談話,專輔教師呈送工作週誌與月誌,輔導團隊將針對相關個案進行了解與適時提供更佳的處遇。
5.不定時召開個案會議:依學生狀況或教師提出需求,不定時召開臨時個案會議或學區網絡會議,邀請相關輔導專業人士、校內教師、家長等與會,針對協助個案部分進行討論。
6.升學輔導與編班前會議:每年5月份起協助資源班畢業生與國中端進行轉銜,並辦理升學講座,為畢業生做好心理建設;6月初辦理編班前會議,邀請二、四年級老師提供班級需協助之學生,以進行適性編班之規畫。
(一) 全校教師週三輔導知能研習:於校內辦理輔導知能研習,針對輔導管教部份以及特教部分進行相關知能研習,以幫助教師成長精進;本校教師出席率均超過。
(二) 專兼輔教師研習部分:專兼輔教師須配合教育局規定,參加相關調訓研習,包含:專輔教師知能研習、專輔教師分區個案研討會、專兼輔教師個輔與團輔督導研討會、自殺防治守門員等研習,並與校內老師資料分享。
(三) 資源班教師研習部分:資源班教師均配合規定,一年將參加至少18小時特教相關研習,以增進自身特殊教育教學能力。
(一) 本校專才專用,目前專任輔導教師學經歷完整,富有服務熱忱且積極投入工作,是個優質輔導教師。
(二) 初級預防輔導工作,全校同仁包含:行政、導師、科任均投入參與認輔工作(106學年度增加認輔志工),經由初級預防工作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處遇,如鑑定安置或轉介至專輔教師等。
(三) 校長及行政團隊相當重視輔導教師設置及環境設施,聘請校內輔導專業合格教師並依規定減課。
(四) 行政、級科任老師與專輔教師均能合作處理個案問題,並邀請家長到校參加個案會議或座談會,一同協助孩子能更適應學校生活,經由親師間的支持與配合,輔導個案均以穩定並漸有進步。
妥善使用校園空間進行多元輔導方案相關設施包含: 個別諮商室1間,並備有多項遊戲治療與輔導書籍、設備等;資源班教室2間、團輔室(韻律教室)1間、多元文化小木屋、海洋教室。
(一) 輔導計畫:訂定輔導工作計畫、建立三級輔導機制、專兼輔教師工作實施計畫、專輔教師小團輔實施計畫、個案認輔計畫、資源班學生IEP、特教生IEP、升學輔導、編班前會議、個案會議、轉入生輔導、生命教育計畫、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計畫,依計畫給予學生最適當之處遇。
(二) 課業補救部分:經鑑定符合入資源班資格之學生,將安排資源班教師進行相關輔導,其餘學生課業落後部份,可由攜手班國語數學英語補救教學、永齡希望小學課後補救教學,注音符號陪讀班、數學魔法班,給予課業落後學生及時補救,減少其課業方面的落差。
(三) 參與多元社團與團隊,展現多元自我:學生依自我需求及狀況,安排參加適合的團隊(本校團隊有運動類:田徑隊、足球隊、游泳隊、法式滾球隊、排球隊等和音樂類:合唱團),鼓勵參加校內課後動靜態社團等,藉由團隊與社團的參與,增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以及建立自信心。
(一) 實施認輔制度,由科任老師、行政同仁(106年度增加志工)進行個案認輔,並做認輔紀錄。
(二) 專輔教師視個案情況進行二級輔導或連結校外網絡(社工師、心理師)支援,進行三級輔導。
(三) 施榮譽制度,激勵孩子表現好行為,培養其自信心。
(四) 全校性發展輔導方案:
1.新生始業輔導:於開學日辦理「快樂新鮮人」實施計畫
(1)105/8/29以戲劇表演、有獎徵答的方式,讓孩子從活動中感受學校溫暖,培養學生愛校樂學。
(2)106/8/30以闖關活動模式呈現,引導學生從活動中認識小學生活、感受學習趣味。
2.畢業生升學輔導
(1)邀請鄰近公立國中(桃源、關渡)師生蒞校以戲劇、歌唱、簡報等多元形式認識國中生活;校友蒞校分享國中生活點滴並進行相關提問:實習老師透過故事,分享國中學習與成長的經歷。
(2)105/12/3邀請多所公私立中學辦理升學博覽會,提供畢業生與家長多項升學資訊。
3.各學年各項輔導宣導:針對各學年,辦理不同年齡層學生所需之輔導宣導,如下:
4.祖父母節活動:結合開學日辦理「祖孫世代情-留住溫馨的時光」相片徵選活動,讓學生與家人記錄下全家人共處之美好時光。
5.教師節慶祝活動:
(1)105年度,辦理「愛的存款」、「愛的伊媚兒」之敬師活動,並於電子公告,讓學生向教師表達敬意。
(2)106年度,九月結合課程辦理「感恩小卡」、「教師百工圖」活動;928當天辦理「學生才藝快閃秀」、「感恩茶會」,表達敬師之意。
6.多元文化週活動:
(1)104年度起,辦理第一屆「國際家庭親子日」活動,家長組以身體雕塑表達「想家」的心情、學生組以繪畫表達「我的夢想」、幼兒組以卡片畫出「我的家」表達感謝之意。
(2)105年度續辦「國際家庭日」活動,讓全校學生透異國過美食,看到多元文化中的人文風情及飲食文化,讓新移民學生肯定自己母國文化的美好、進而認同自己。
(3)106年度辦理「異國扮裝森巴秀」、「夢想屋裡說故事」、「『米』以食為天-各國米食分享會」,邀請全校學生透過更多元的路徑,在參與活動中欣賞多元文化。
7.聖誕節慶祝活動:每年聖誕節慶,由家長會主辦,設計不同活動帶給全校學生驚喜。校長扮演具海洋風之聖誕老公公(乘舟)出場,分享聖誕喜悅;邀校內不同國籍學生以多元文化觀點,分享各國聖誕節慶情形;106年度增加「捕夢網」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寫出內心世界,協助面對內心困擾、迎接新的一年。
8.母親節慶祝活動:105學年度辦理「媽媽熊讚」慶祝活動,鼓勵學生製作「媽媽熊讚包」與「媽媽熊讚兌換卷」送給母親與主要照顧者,表達由衷的謝意。
(五) 小團體輔導:針對不同特質學生規劃多元小團輔
1.雅樂身心覺察團體:針對四升五個班過動學生(用藥、弱勢學生),進行11次小團輔;後續進行班級、潛發班進行每週一次覺察課程。
2.特教生手足小團:針對本校潛發/資優班學生之手足間,產生競爭、照顧等關係衝突,進行每週一次小團輔。
3.多元文化小團:針對本校新助民學生辦理
(1)105年度上,結合築夢計畫進行木工手作團體課程及「遨遊世界夢想屋」築屋計畫。
(2)105年度下,結合北藝大「社群本位藝術課程」進行分組小團課程及「行李箱裡的歡樂PARTY」創作與發表。
(3)106年度上,以「戲劇」元素融入小團,進行肢體集體創作,並於五月志工表揚大會,進行集體創作演出。
(4)106年度上,以「音樂」元素融入小團,進行自我創作─勞動父母的歌,並於期末發表迷你演唱會(高年級)。
(5)106年度下,以「園藝」元素融入小團,學習生態觀察、植物照顧,進而學習自我觀照(中年級)。
3.人際關係小團:針對缺乏人際界線及溝通技巧、人際關係較疏離之學生,於106年度上,邀請外聘教師以「藝術」元素融入小團,協助學生認識自我情緒,並促進人際互動技巧。
4.編織手作小團:針對個性內縮/低成就學生
(1)105年度起,放學後每週一次小團,以「編織」、「縫紉」、「正念」元素融入小團,進行自我覺查,並透過手作建立其自信。
(2)2018寒假,辦理一週小團,以「縫紉」元素融入小團,進一步培養其成就感與自信心。
5.兩天一夜生活營:推薦家庭失功能個案,與北投安家合作,假日於陽明山美軍宿舍辦理北投地區跨校學生兩天一夜冒險營活動。
6.三天兩夜夏/冬令營隊:
(1)2015夏令營,針對校內身體界限不佳、人際關係受挫之學生,與宜蘭四結國小合作,於宜蘭水資源中心辦理「生活體驗‧身心教育」夏令營。(高年級為主)
(2)2016夏令營,針對輔導室低成就、人際弱勢學生,進行「生活體驗‧自我覺察」夏令營。(中高年級學生)
(3)2017冬令營,針對輔導室二級個案中,家庭關係及人際受挫之學生,進行「生活體驗‧自我照顧」冬令營(高年級)。
(一) 一級輔導:全校教師於班級落實發展性輔導,對於需要特別關懷之學生,經導師/科任教師推薦、輔導室評估後,推薦全校同仁(包含:行政、導師、科任)或愛心家長參與認輔工作,藉由初級預防工作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輔導。
(二) 二級輔導:由專輔教師接受班級轉介為適應困難之學生進行個案輔導,與專兼任輔導教師之個輔、小團輔、轉入生輔導、班級宣導、協助進行鑑定安置,並處理臨時個案輔導事宜。
(三) 三級輔導:專輔教師協助轉介心理師諮商或協助社工師進行晤談,以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並依學生狀況適時轉介至北投社區安全家庭互助協會等機構,進行更長期的家族性諮商。
協助提供六年級畢業生高關懷名單至國中端,以協助持續給予輔導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