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校長擔任「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召集人,並主持會議。教務主任擔任總幹事,綜理會務。課程組長擔任秘書,承辦事務性工作。
(二) 行政代表由各處室主任擔任。
(三) 教師會及家長會會長為當然委員。
(四) 年級代表由學年主任擔任或由各學年推薦產生(含科任)。
(五) 領域代表由原課程發展委員會召集人擔任或由各領域教師推薦產生。家長代表由家長會推薦各年級分別產生。
(一) 每一個年級成立一個「年級課程發展小組」,由任教該年級之所有導師共同組成之,並視需要邀請相關學習領域之教師參加,共同擬定授課時數,規劃統整課程。
(二) 每學年家長代表應參與各年級課程發展小組,並視需要列席參加年級課程發展小組會議。
(三) 必要時跨年級課程發展小組或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可舉行聯席會議。
(一) 九年一貫課程七大學習領域各自成立「領域課程發展小組」,因應教育局政策英語單獨成立研究會。
(二) 定期召領域課程發展會議,並請教師會及家長會派員列席,討論各領域教學目標、學生能力指標及授課時數相關事項,各領域於每學年期末辦理成果發表會,由領域召集人於課發會摘要報告。
必要時得邀請學年課程發展委員召開聯席會議,擬定學校本位課程及課程統整相關事項。
(一) 期初會議
1.討論學期行事曆,由下而上擬定願景圖像及校本課程,配合學年度大型活動建議全校性主題,提供學年規劃主題課程之參考。
2.審查各領域、各年級課程計畫內容;審查學校本位課程內容等,並完成學校課程計畫後,送群組審查或教育局備查。
(二) 期末會議
1.結合教學成果發表會,各領域或學年教師了解各年級各領域之教學概況。
2.檢討該學期之課程實施狀況。
3.提出於下學期實施之修正計劃,會議中針對新學期之行事曆安排再次確認。
近三年來本校積極爭取相關專案,除了引入相關經費外,也帶領教師教學革新與與變化,如臺北市105年度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計畫、105學年度行動學習智慧教學方案、105學年度數學亮點基地計畫、106年度各級學校創客教育計畫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7年2月至109年1月文桃關教育行動區試辦計畫等,讓教師能夠在專家學者的引導之下吸收新知、感染教育熱忱,規劃課程並創新教學。
(一) 以關渡社區自然資源及人文歷史為中心,海洋教育課程設計為主軸,結合校內、校外各項人力、物力、環境資源,實施關渡國小校本課程。
(二) 讓學生由自身的社區環境中自然生態與社會人文體驗學習,運用各項社區資源、資訊,活絡學習多元管道,並啟發學生多元感官能力。
(一) 情緒教育:有鑑於近年來學生情緒教育的不足,由家長志工參加EQ課程之培訓,並且將此課程融入到中、高年級的綜合活動當中,透過一系列的課程使孩子能夠了解到自己面對困難挫折以及相關挑戰時,所應具備的態度及方法,讓孩子能從小就可以培養出正確面對困境時的表現。
(二)閱讀教育:本校圖書館善用家長資源協助推動圖書館利用教育,帶領學生認識圖書館、利用圖書館、親近圖書館及大量閱讀。
本校出版商主動提供各種教學活動與人力資源,以充實教學活動,如:爆米花、吹泡泡、棉花糖、昆蟲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