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每學年均要求班級導師針對班級學生身心發展狀況訂定班級經營計畫,提交於本校網頁,並於學校日與家長進行討論,凝聚親師合作共識。
(一) 班級導師每學期將學生輔導紀錄登載於校務行政系統,每學期至少1筆。
(二) 轉介至輔導教師之個案,由輔導教師填寫相關紀錄,並依相關規定建檔備查。
(一) 低年級結合班級家長推動故事媽媽晨間閱讀活動。
(二) 二、四年級結合社區資源辦理米粿雕、鹹鴨蛋製作綜合課程。
(三) 四至六年級結合EQ志工團進行情緒教育課程。
(一) 尊重接納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習需求不同給予適合的學習方法和進度。
(二) 多元適性的教學策略:對於學生個別發展之差異,能提供多元的教學策略,教師適時並彈性的採用大班講述教學、分組教學或是個別化教學。
(三) 多元展才的學習活動:學校在課程安排上,能兼顧各類學生需求,例如:
1.學術型活動:國語文/多語文競賽活動、主題書展/小小說書人、科學展覽等;
2.藝文類:關渡美展、學年美展、音樂展演活動;
3.體育類:呼拉圈、跳繩、健康操、桌球上擊、運球上籃、籃球三對三、法式滾球、樂樂棒等團體競賽活動。
4.體驗學習:英語情境體驗、濕地生態體驗、藝文創作、童軍活動…等。
(一) 於五月實施小二到小六學生學習診斷篩選測驗,並於十二月進行學習診斷成長測驗。小二、小三進行攜手激勵計畫紙本篩選/成長測驗,小四到小六則進行線上篩選/成長施測。
(二) 於學期末請各班導師依據學生定期評量及日常生活、作業表現,提出在國語、數學與英語學習科目低成就之學生名單,並請導師提出該生需加強之單元、內容,以利下一期攜手激勵班補救教學之依據。
(一) 依據基本學力檢測分析結果,加強學生在學業上的弱點做補救教學,例如:
1.國語-增加閱讀理解的能力
2.英語-增強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
3.數學-增加在應用解題方面的能力
(二) 安排資源班適性教育,針對特殊生不同需求訂定IEP,落實差異化教學。
(三) 研擬全校三級輔導策略,提供班級或學生不同輔導需求。
(四) 建立完善的學生輔導紀錄,以利老師善用於實施有效的差異化教學與輔導。
(一) 國數攜手班:105學年度第1期3班(20人)、第2期4班(26人)、第3期未開班、第4期3班(19人)
(二) 英語激勵班:105學年度第1期未開班、第2期1班(6人)、第3期未開班、第4期1班(6人)
(三) 永齡希望小學:105學年度第一學期1班(2人)、第二學期1班(3人)
(一) 各班級均有完備的教學輔具供教師課堂使用。
(二) 若有教師提出教學需求之輔具,則立即採購供教學使用。
(三) 配合市政府政策,自104學年度起開始推動平板教學策略,從自然科開始推廣,使用適宜APP,打破時空環境的限制,讓學生可以在家上傳相關學習成果,同學間相互分享並進而討論及評分,讓平時的教學方法更加有了變化性及突破性。
(四) 由各式專案計畫引進數位自造設備,教師開發新教學,學生展現新學習,學校逐步建立新一代校本課程。
(一) 辦理教師研習介紹臺北市各類教學資源網(平台)。
(二) 教師透過研習瞭解資源後,廣泛運用在教學上。
(一) 各領域教師之教學設計均融入教學媒體與數位科技。
(二) 每週教師平均使用教學媒體與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約10節。
將教師自製的教學檔案、教案等,以及推薦的優良教具、輔具,系統的建置在網路上,提供老師參考,也鼓勵老師使用。
(一) 開班規劃
1.於每學期初發下課後照顧暨社團活動調查表,依據學生家庭背景及學生程度開班。
2.攜手激勵班於學期末請導師及相關任課教師提出後35%之學習弱勢學生名單,並依據此開班名冊向教育局申請相關經費。
(二) 為確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攜手激勵班師資以校內現職教師為主,外聘相關專長教師為輔;課後照顧班委外辦理;課後社團甄聘校內外專長校師擔任教學。
課程內之教科書相關教材為主,教師自編教材為輔:為加強學生學習效果,因此以在學校課堂上學習內容為主,作為課後輔導班學習之材料,並做加深加廣之延伸學習。
本校考量學校環境及家庭需求,為使學生課後獲得妥善照顧,每年均開辦攜手激勵、課後照顧班及永齡希望小學課後照顧服務;另結合各領域教師之專業,進行學生能力的診斷與需求評估。
1.辦理單位:自101學年度起委外由臺北市優質保育協會辦理。
2.開班時間:自開學第一天起到期末最後一天。
3.開班時段:分為13:00-16:00、16:00-18:00、18:00-19:30三個時段。
4.105學年開設班數、人數:各班人數均在20人以下
(1)暑假:開班數6班;人數共90人(自費生42人、補助生48人)
(2)上學期:開班數20班;人數共276人(自費生178人、補助生98人)
(3)寒假:開班數4班;人數共60人(自費生32人、補助生28人)
(4)下學期:開班數20班;人數共287人(自費生192人、補助生95人)
(5)暑假:開班數6班;人數共90人(自費生43人、補助生47人)
5.課程內容:以多元、活潑為原則,內容兼顧家庭作業、閱讀、寫作、團康、體能活動及生活照顧,透過詳細的規劃與協助,協助家長解決孩子課後安置的問題。
1.課程規劃以學生學習需加強之科目及能力為起點,提升弱勢學生課業為原則,同時內容兼顧家庭作業及生活照顧。
2.105年度開辦攜手班、激勵班共13班;106年度開辦攜手班、激勵班共12班,每班人數至少6人、至多8人。
1.辦理單位:自99學年度起由永齡希望小學協同國北教大辦理。
2.開班時間:學習總節數至少128節。
3.開設班數:105學年度上學期開設1班、下學期開設1班,服務學生5人次。
4.授課教材:以補救教學為主,實施教材以【永齡希望小學】教學研發中心之研發教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