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荒野趴趴走】藤寫大自然


撰文:黎于榛 (魚狸)、劉容均 (小麥)

圖片:赤頸鶴、魚狸、小麥

地點:大山背逃學步道

日期:2021年8月28日

▲召集人赤頸鶴開場

▲第一組民眾

第一次參加「藤」主題的趴趴走,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個小挑戰,但是藤類們實在是非常可愛的小玩物,看他們捲曲的攀爬在任何環境中,有一種慵懶,有一種淘氣,有一種力爭上游的感覺。

在多次探勘下,終於來到8月28日趴趴走當天,是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感謝這些來參加的忠實民眾,不因疫情及活動延期,還是在這星期六週末的早晨,起了個大早,換著整齊的服裝,一家大小的來到了大山北月。

活動由召集人赤頸鶴開場,介紹了大山背這裡的環境以及今日要走的-逃學步道,並將民眾分成第一組(樹蟾組長)及第二組(地瓜葉組長),各自由不同方位帶開做解說。

我們是第一組,由樹蟾帶領。他首先分享藤類有哪些不同的攀附方式:不定根吸附、主莖纏繞、鉤刺依附、捲鬚纏繞、吸盤依附......等。還準備了手卡,提供給民眾在解過的過程中,若對攀爬方式有興趣,能做參考。

▲荖滕 (葉子貼在樹上) 

▲風藤 

▲牆面上的伏石蕨 

往上走幾步路後,接著帶民眾看另一個植物— 荖藤,是不是跟剛剛的風藤很像?都是愛心形狀的,也是不定根攀附的攀爬方式,那要怎麼辨別呢?有個小技巧「風,是自由自在的,葉子會被吹起來,所以風藤的葉子比較不服貼在攀附的物體上;相反的,老人可能會要拄拐杖幫助行走,所以荖藤的葉子較服貼在攀附物上。」

接著,嗅聞時刻,有民眾一聞到立刻皺眉,「聞起來好重喔!」「是不是有一個老味!」「真的好像有耶!」荖藤跟風藤這個姐妹一樣,同屬胡椒科胡椒屬,所以也有刺激味。

魚狸還分享了關於荖滕的故事,提到荖滕葉是檳榔葉,大家可能覺得「額!檳榔!這很不好耶!」但是在台東有一群種植荖葉的農民,為了破除大家對荖葉不好的迷思,開發老葉冰棒、將荖葉入菜包烤肉,開發創意料理。

每一種植物都有其價值,雖然最常看到荖葉的用途是檳榔葉,但不代表這樣的偏見需要加諸在這個植物上,這就是植物特別的地方,永遠有特殊的秘密等著我們去開發。

「大家來找找看這面牆上有哪個植物是藤類?」民眾們指著緊緊抓著水泥牆的伏石蕨。其實也是蕨類的一種喔,帶民眾觀察兩種不同的葉子,思考哪個是營養葉、哪個是繁殖葉,圓形、表面積大可以接受比較多陽光的是營養葉,通常會跟陽光照射的方向垂直,繁殖葉則會長得比較細長,常會跟陽光照射的方向平行。

接著,由小麥介紹台灣崖爬藤,葉子五瓣,長得像人的手掌,是台灣特有種,果實是黑色的。他算是一種很容易分辨及常見的藤類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藤類之一。

▲民眾專心的聽著魚狸講解伏石蕨 

▲北極星講解何首烏

▲賣力講解柚葉藤的環頸雉及厲害的民眾

台灣何首烏,6-10月會長出細碎的小白花。眼尖的民眾疑問葉子上一粒粒突起的東西,北極星說這個是昆蟲在葉子裡生卵所生的蟲癭,蟲癭會根據不同昆蟲、植物,而有各種顏色和形狀。我們可能會以為這樣會傷害植物,事實上植物跟昆蟲這樣的關係有可能是互利的,像是榕果小蜂與榕屬植物的關係,小蜂在植物的保護下順利成長,當離開榕果時,順便幫助植物授粉。

逃學步道,可愛的地方在於路上有一些鞦韆,一些單槓,可以供小朋友們玩耍。走到一半時,小朋友們一個勁的都被吸引去了,但環頸雉仍然賣力的帶大家認識柚葉藤,這個像一大一小的橢圓合在一起的葉子,因為跟柚子的葉子長得很像,所以就叫做柚葉藤。

值得開心的是,民眾居然觀察出柚葉藤是不定根攀附!真是厲害的媽媽~

▲對黃藤很有興趣的民眾們

▲拎壁龍 

▲酢醬草講解台灣清風藤 

 ▲台灣清風藤 

「樹幹上怎麼出現了一隻蜈蚣?」,小麥戲稱的問著民眾,拎壁龍對稱且無限延伸的卵狀橢圓形狀葉子看起來就像一條長長的蜈蚣,小朋友們對於這個又名蜈蚣藤的藤類好像特別有深刻的印象,摸著他光滑無毛的葉子,直喊著「蜈蚣藤...蜈蚣藤...」,不知道他們是害怕蜈蚣還是喜歡蜈蚣藤。

酢醬草帶著民眾認識台灣清風藤。探勘時發現的藍色果時居然還有一顆完好的存在,通常在自然界中,果實都是較鮮豔的顏色如紅色黃色!這樣深藍色的果實很少見。清風藤一樣有風藤的姿態,葉子飛飛的感覺,摸起來有點麂皮的感覺,葉背有絨毛的感覺。

大約兩小時的時間,我們霹靂啪拉的談笑解說間,帶著民眾認識了約24種常見的藤類,解說結束後,將大夥兒聚集在涼亭,看起來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有些民眾很積極的學習和問問題。召集人赤頸鶴準備了小禮物給民眾,說今天認識到最印象深刻的植物,有小朋友很快地就說出自己知道的植物!民眾也分享以前在走步道時從沒發現原來兩旁有很多藤類,今天看到各種型態各異的藤,了解不同的攀爬方式,有很多收穫!

感謝召集人在疫情爆發而延期下,仍然願意將活動辦下去,讓大家認識藤類。

這個富有堅韌生命力的植物,在整座森林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藤寫大自然」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