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五、卓越弟子,分二:
戊一、印度、哦日、藏三地的弟子。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濕彌羅即今喀什米爾毗鄰鄔支雅那、鄔僅義為飛行的飛行國,即今阿富汗、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五明大班智達,號毘柁跋及法生慧、中觀獅子、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哦日則有義為世間眼的洛雜瓦寶賢譯師、挐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哦種三。
戊二、最勝弟子。
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別,種敦巴勝生是也。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濕彌羅,鄔僅,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班智達,號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口鵝、種三。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莂,種敦巴勝生是也。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參考題綱〕
Q:尊者在印度有哪些弟子?
Q:尊者在哦日有哪些弟子?
Q:尊者在後藏有哪些弟子?
Q:尊者在羅札有哪些弟子?
Q:尊者在康地有哪些弟子?
Q:尊者在中藏有哪些弟子?
Q:尊者弟子之中,最超勝的是哪位?
P097 L15
阿底峽尊者的傳承大致上可分共乘、大乘兩種傳承。|大乘又可以分二:波羅蜜多乘,即顯教;金剛乘,就是秘密教的傳承。波羅蜜多乘(顯教)的傳承又可以分二:見傳承、行傳承。行傳承就是菩提心教授的傳承,這個傳承又有二:一是來自慈尊,也就是彌勒菩薩所留傳下來的傳承;一是妙音文殊師利菩薩所留傳下來的傳承。金剛乘的傳承有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他種種教法傳承等五派。尊者所依止的上師總共有一百五十七位上師,其中真正具有大成就的有十二位。
〔參考題綱〕
Q:請略述尊者所有傳承。
Q:如果宗大師沒有寫「造者殊勝」;或有寫但我們沒有學,會有什麼影響?
Q:如何區別「造者殊勝」和「造神運動」?
Q:「造者殊勝」和「依法不依人」有何關聯?
Q:宗大師為何如此重視「造者殊勝」?重視到什麼程度?
Q:尊者共有157位師長,對我們的啟發為何?
P098 L06
接下來講到弟子。能善抉擇佛陀密意的阿底峽尊者的弟子,大概在五個地方:印度、喀什米爾、鄔僅、尼泊爾和西藏。印度最主要的弟子有四位或說有五位,如果說是四位,就是毗柁跋、法生慧、中獅、地藏;如果是說五位,那就還有友密。尊者在哦日最主要的弟子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和天尊(藏王)菩提光。後藏有兩位,迦格瓦和廓枯巴天生。在羅札,有卡巴勝位以及善護。康地有四位,第一位是大瑜伽師,全名叫作噶美群喬仁欽;第二位是阿蘭若師,全名叫作仁欽旺秋丹增;第三位是智慧金剛;第四位是卡達敦巴,全名叫作強巴羅珠,(翻譯成中文叫作慈慧)。在中藏的弟子則有枯、口鵝、種三尊,枯就是枯蹲巴;口鵝就是善慧譯師;種就是種敦巴大師。
〔參考題綱〕
Q:請簡介「寶賢譯師」。
Q:請簡介「拏錯譯師」。
Q:請簡介「菩提光王」。
Q:請簡介「迦格瓦」。
Q:請簡介「廓枯巴天生」。
Q:請簡介「卡巴勝位」。
Q:請簡介「善護」。
Q:請簡介「大瑜伽師(噶美群喬仁欽)」。
Q:請簡介「阿蘭若師(仁欽旺秋丹增) 」。
Q:請簡介「智慧金剛」。
Q:請簡介「卡達敦巴(強巴羅珠)(慈慧) 」。
Q:請簡介「枯蹲巴」。
Q:請簡介「善慧譯師」。
Q:請簡介「種敦巴大師」。
Q:聽到這麼多位師長行儀,內心是什麼感覺?
P098 L14
在眾多的大弟子裡面,種敦巴大師是阿底峽尊者的繼承人。種敦巴大師出生在前藏堆隆普的某個地方,從小母親去世,繼母不能善待尊者,所以尊者就離家到了潘元陔這個地方,從祥堅波那裡獲得了居士戒。之後他又到康地依止賽尊上師,學習教法,並服侍這位上師。後來種敦巴大師見到了阿底峽尊者,一直到阿底峽尊者圓寂,一直都跟阿底峽尊者在一起,期間只因要處理事情才離開兩個月。種敦巴大師是阿底峽尊者的侍者、翻譯,也是阿底峽尊者的心子,最後繼承了阿底峽尊者的整個傳承。種敦巴是觀自在菩薩的化身,所現是梵行居士相。他不只精通三藏,世間的學識也非常淵博,而且也非常能幹。有時,阿底峽尊者不經意說錯了(如果不以尊敬詞去形容的話,不是不經意,而是有時說錯),種敦巴大師就會在下面糾正。雖然種敦巴大師非常能幹,他卻絕對不會表現出傲慢的樣子,他非常地謙虛。
P099 L06
〔參考題綱〕
Q:阿底峽尊者的繼承人是哪位弟子?
Q:種敦巴尊者總共依止過哪些師長?
Q:若要依止師長,「桑樸瓦」與「種敦巴」兩位傳記之中,應該選哪一位效學?《廣論》依據?
Q:為什麼「種敦巴尊者會糾正」阿底峽尊者錯誤?
Q:種敦巴的這種舉動,可以套用「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嗎?
Q:若我周遭同行善知識或尊長善知識有錯,我敢指出來嗎?原因?
Q:種敦巴尊者有哪些方面最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