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古汝曼殊師利耶〔梵語〕。
頂禮真佛師足下,菩提道次法寶庫,語授小注此秘鑰,辭義難要開其門。於此分三,
B一、講說的序分;
B二、正陳其說;
B三、講說完結。初中分四:
C一、皈敬殊勝天及根本傳承上師;
C二、說明著論之因暨著述立意;
C三、對具器的化機勸勉聽聞;
C四、釋所說法的名義關係,說明此義是隨誰而說,明其來源。
拿梅索熱索迭曼殊廓喀耶、古汝布達菩提薩陀巴耶(梵語)。
自解行地起心力,即如日月無比倫,一切諸佛所讚歎,稱為白蓮具大悲,祈手令我今緣賢。紹能仁尊慈氏怙,諸佛獨子智慧藏、及以三寶本續師,永為頂嚴我頂禮。二大道軌佛妙理,三地無迷令顯明,至尊覺沃父與子,阿蘭若師、內素巴、博朵瓦、慬哦瓦、及寶獅等我頂禮。
令佛的大寶聖教在雪域如日明耀的至尊上師宗喀巴,他所作的《道次第論》有四個次第:
C一、起首是皈敬頌;
C二、著述的立意;
C三、勸勉聽聞;
C四、明確所說之法,說明應如何講、聞。
C一、皈敬。釋迦智云:「諸上流者,多於造論之初皈敬自己所許之天。」如其所說,宗喀巴先禮頌自己的殊勝之天。
P001 L04
C一、南無禮敬或頂禮。姑如上師、尊重、堅穩。曼殊微妙。廓喀聲、語、音耶表其所為。(梵語)此語是頂禮殊勝天或根本上師依怙主文殊師利。正如宗喀巴自己所說:「由見上師深恩時」等語,故此對功德的來源「上師及文殊菩薩禮敬」。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南無古汝曼殊師利耶〔梵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P068 L04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這部論典的全名,前兩個字「菩提」指的是大菩提,亦即無住涅槃。以能獲證無住涅槃的方法(或道路)為所詮的內容,所以稱為「菩提道」。「次第」,是指須有次序地去修行菩提道。而且《菩提道次第廣論》是針對不同根器的眾生而說,只要我們願意修行,我們很容易地就能進入菩提道,所以也說「次第」二字。
〔參考題綱〕
Q:請略述何謂「菩提」?
Q:請略述何謂「道」?
Q:請略述何謂「次第」?
Q:請略述何謂「廣」?
Q:請略述何謂「論」?
P068 L09
第一句「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是引用的梵文,翻譯成漢文叫作「敬禮妙音童子」。為什麼宗喀巴大師一開始要以梵文來禮讚文殊師利菩薩?因為藏傳佛教大多數經論都是從梵文翻譯過來,只有少數的幾部經論如《解深密經》等,是從漢文翻譯過來,而且漢傳佛教經論也是來自於印度。所以,當我們去思惟整個佛法的傳承時,我們要知道我們佛法的傳承都是來自於印度。為了感恩及知道我們傳承的來源,在著作經典時,一開始會引用梵文。因此,一開始,宗喀巴大師就以梵文來禮讚文殊師利菩薩。
〔參考題綱〕
Q:為何宗大師一開始以梵文來禮讚文殊菩薩?
Q:請略述何謂「南無」?
Q:請略述何謂「姑如」?
Q:請略述何謂「曼殊」?
Q:請略述何謂「廓喀」?
Q:請略述何謂「耶」?
P069 L01
為什麼要敬禮文殊妙音?「文殊妙音」的每一個字都有非常深奧的意涵,可以配合基、道、果來解釋。一般而言,文殊師利菩薩被我們視為是智慧本尊,我們依由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而獲得智慧的增長,打開慧眼去除無明,這是文殊師利菩薩不共的殊勝功德。歷史上諸多大成就者,都是得到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才使得事業發揚光大,興盛了教法。以宗喀巴大師個人來說,也是受到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才無誤通達顯密教法。以此之故,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一開始時就禮讚文殊師利菩薩,先以梵文禮讚,再以藏文禮讚。
〔參考題綱〕
Q:敬禮文殊菩薩,對我們修持佛法有何幫助?
Q:請問如何用基、道、果解釋「文殊妙音」的每一個字?
Q:哪些是「得到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才使得事業發揚光大,興盛了教法」成就者?
Q:略述「宗喀巴大師個人如何得到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
Q:宗喀巴大師得到文殊師利菩薩的加持,證悟後,造了哪五本空性論著?
此後是皈敬傳承諸師,其中首先是正法之主「釋迦牟尼佛」。
俱胝不可詮說數、或數之頂。《俱胝耳山本生》中說:「世間對不可詮說的數名之為俱胝。」此取其說。以如此的圓滿謂吉祥妙善的福智二資糧積集所生的佛果身相好嚴飾,觀無厭足,成滿無有邊際的無邊從前生趣後世的諸趣眾生階段性和究竟的希願適宜上、中、下三根的佛語能開示各各相宜的法門,佛語雖一,卻有六十四種梵音,以無餘之智作觀察故,能同一時間如實觀見一切無餘所知之法的佛意,以讚佛身、語、意功德的門中,對於是其釋迦之名謂能或勇的釋迦族中出生的兩足中之尊主,宗喀巴極其恭敬,以身體中最尊貴的支分頭,觸於地面稽首三門恭敬禮。
P069 L10
這是禮讚導師釋迦牟尼佛。「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是從成就佛的圓滿因去禮讚佛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是從佛的圓滿果位去禮讚佛語;「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是從佛的圓滿性去禮讚佛意。這裡是以圓滿因、圓滿果、圓滿性這三種角度去禮讚佛陀的身語意功德。
〔參考題綱〕
Q:偈頌是在禮讚哪位聖者?
Q:請略述何謂「俱胝」?
Q:請略述何謂「圓滿」?
Q:請略述何謂「妙善」?
Q:這裡是以哪三種角度去禮讚佛陀的身語意功德?
P069 L15
因為佛的身語意三門無二,所以說「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語」或「俱胝圓滿妙善所生意」都可以。同樣地,我們也可以以圓滿果的方式去禮讚佛陀的身語意三德,像「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身」、「成滿無邊眾生希願意」。我們可能會認為成滿眾生靠的是說法,佛陀的身怎麼可能會說法呢?但是如《頂嚴大白傘蓋經》就是佛陀透過肉髻所發出來的妙音。以凡夫的概念來看,當然無法接受「身」說法音,可是在佛之三密無二的不可思議境界中,這確實可以做到。我們還可以說「如實觀見無餘所知身」、「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語」。不了解無上瑜伽部所說的輪迴和涅槃都來自於俱生原始光明,對佛陀的三門功德,會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難以接受;若配合著無上瑜伽部裡關於俱生原始光明的解說,我們就可以徹底地相信,並且產生極為堅定的信心。
〔參考題綱〕
Q:如何以「圓滿因」禮讚身、語、意功德?
Q:如何以「圓滿果」禮讚身、語、意功德?
Q:如何以「圓滿性」禮讚身、語、意功德?
Q:佛陀的身會說法?
Q:請問能否略述佛三門功德無二的內涵?
Q:什麼是俱生原始光明?
P070 L07
按照詞面來解釋,「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是說佛陀的身功德是透過許多善因緣圓滿才能獲得。由此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知道,佛陀的身功德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常因而生,或由異類的因緣而生。如同《寶鬘論》所說,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無論哪一相的莊嚴,都要有非常廣大的資糧才能成辦,要有超勝聲聞和獨覺阿羅漢所累積的功德百倍、甚至千倍、萬倍以上的福德資糧,才可以成辦一個相好莊嚴。所以世尊不是造物主,剛開始時,祂和我們一樣,都是凡夫,只是祂後來透過三學慢慢地斷除了一切障礙,獲證了一切功德,最終成為我們的皈依導師。如果我們也跟佛一樣努力精進,我們將來也可以獲得圓滿的功德。因為圓滿的功德來自於因緣,只要因緣具足就一定會感果。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了解因果緣起的存在,所以這句話也說了緣起的見解。整個佛法的修行最主要有二:一是意樂;一是加行。其實這句話也表達了我們必須要有緣起見之意樂。
〔參考題綱〕
Q:當了解「佛的身功德是透過許多善因緣圓滿才能獲得」,對我們修行的啟發為何?
Q:為什麼「佛陀的身功德不是無因而生,也不是由常因而生,或由異類的因緣而生」?
Q:「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無論哪一相的莊嚴,都要有非常廣大的資糧才能成辦」,出自於哪部論?
Q:世尊是怎麼成就的?
Q:「如果我們也跟佛一樣努力精進,也可以獲得圓滿的功德」嗎?
Q:「只要因緣具足就一定會感果」,有周遍嗎?
Q:整個佛法的修行最主要的是什麼?
P071 L01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是以圓滿果位的方式去禮讚佛陀的語功德。佛陀唯有靠祂所說的教法,才能真正地幫助一切有情,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無論是暫時的還是究竟的所需。佛所說的法,最主要詮釋的就是善行,亦即無損惱行。修行的意樂是剛才所說的緣起見,在此則說到了加行,也就是無害行的部分。
〔參考題綱〕
Q:「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是以什麼方式去禮讚佛陀的語功德?
Q:如何才能「真正地幫助一切有情,滿足一切眾生的心願」?
Q:整個佛法的修行最主要有哪兩個?內涵分別是什麼?
P071 L05
佛陀廣大無邊的事業源自於哪裡?為什麼佛陀能真正圓滿一切利他的功德?因為佛陀了解一切、具有知道一切的智慧,我們稱為一切遍智。也就是必須如實地、以現量去了解諸法的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生起完全通達無誤的一切遍智,才能夠具有如此殊勝的語功德,去圓滿一切眾生的心願,所以說到了「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參考題綱〕
Q:佛陀廣大無邊的事業源自於哪裡?
Q:為什麼佛陀能真正圓滿一切利他的功德?
Q:請略述何謂「如所有性」?
Q:請略述何謂「盡所有性」?
P071 L09
隨著我們眾生的因緣,具有這三種功德的導師在南瞻部洲天竺(印度)出生,以賢劫千佛來說,是第四尊佛。因為出生在釋迦族的緣故,所以稱為釋迦尊。「尊」字是指具最殊勝的二資糧,也稱為「兩足尊」,所以我們稱世尊為「釋迦尊主」。「稽首禮」,就是宗喀巴大師對釋迦尊主做最恭敬的敬禮。頭部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宗喀巴大師以頭部對導師釋迦牟尼佛做最恭敬的敬禮。
P071 LL4
〔參考題綱〕
Q:世尊是賢劫千佛第幾尊?
Q:何謂「尊」?別名是?
Q:何謂「二資糧」?
Q:何謂「稽首禮」?
Q:為什麼「宗喀巴大師以頭部,對導師釋迦牟尼佛做最恭敬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