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資訊科技

Bebras(http://bebras4.csie.ntnu.edu.tw/)

小考網站

ZSOJ(程式作業網站)

一、關於學習歷程檔案

課程內的作業、筆記、心得或其他整理成檔案,就可以成為學習歷程檔案。審核標準是否為課程內的成果,相關問題請詢問資訊科上課教師。

二、關於課程內容

以下內容擷取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臺北市科技領域高中資訊科技教學綱要,資訊科技包含「演算法」、「程式設計」、「系統平台」、「資料表示、處理及分析」、「資訊科技應用」、「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

(1)演算法:包含演算法的概念、原理、表示方法、設計應用及效能分析。

(2)程式設計:包含程式設計的概念、實作及應用。可採用視覺化程式設計工具,並搭配演算法進行教學。

(3)系統平台:包含各式資訊系統平台(例如:個人電腦、行動裝置、網際網路、雲端運算平台)之使用方法、基本架構、工作原理及未來發展。

(4)資料表示、處理及分析:包含數位資料的屬性、表示、轉換、分析及應用。

 (5)資訊科技應用:包含各式常見資訊科技應用軟體與網路服務的使用方法。

(6)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包含資訊科技合理使用原則,以及資訊倫理、法律及社會相關議題。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必修課程

主題與臺北市建議授課時數 

學習內容 

說明 

演算法(A) 10到14節

資 A-V-1 重要資料結構的概念與應用。

-樹狀結構(C++)

-樹狀結構(Python)

-圖形結構(C++)

-圖形結構(Python)



資 A-V-2 重要演算法的概念與應用。

-遞迴結構(C++)

-遞迴結構(Python)

-分而治之演算法(C++)

-分而治之演算法(Python)

- 排序演算法(C++)

- 排序演算法(Python)


資 A-V-3 演算法效能分析。

融入於每一個演算法單元

- 樹狀結構的概念及其與問題解決的關係。

-二元樹、二元搜尋樹的概念及其與問題解決的關係。

-樹的走訪。

-圖的表示法。

-樹與圖於問題解決之應用。


- 遞迴結構的概念與應用。

- 分而治之演算法(如快速排序、合併排序等)的概念與應用。



- 時間複雜度的概念(指令執行次數、時間複雜度對問題解決效能的影響)。

- 演算法之效能分析與比較(例如:搜尋或排序演算法的指令執行次數分析與比較)。

程式設計(P) ,16節

資 P-V-1 文字式程式設計概念與實作。

Python程式設計(普通班)

C++程式設計(數理資優班、特色課程)


資 P-V-2 陣列資料結構的程式設計實作。

- 一維陣列與二維陣列(C++)

- 一維陣列與二維陣列(Python)


資 P-V-3 重要演算法的程式設計實作。

-遞迴結構(C++)

-遞迴結構(Python)

-搜尋演算法(C++)

-搜尋演算法(Python)

- 排序演算法(C++)

- 排序演算法(Python)

- 文字式程式設計的概念。

程式語言的功能。

程式的編譯與直譯。

程式的語法與語意。

文字式程式設計工具的使用。


- 一維陣列的程式設計實作與應用。

- 二維陣列的程式設計實作與應用。


- 遞迴結構的程式設計實作與應用。

- 搜尋演算法的程式設計實作與應用。

- 排序演算法的程式設計實作與應用。

系統平台(S) ,2到4節

資 S-V-1 系統平台之運作原理。

-工作管理與資源分配。

-分散式系統。

-網路路由。


資 S-V-2 系統平台之未來發展趨勢。

 - 常見的排程演算法( 如FIFO 、LRU 、LFU 等)與電腦運作的關係。

- 分散式系統的概念與常見的應用系統

- 網際網路階層式的路由方法,以及常見的路由演算法(如RIP、OSPF、BGP 等)與網路運作的關係。


- 物聯網系統的概念與應用實例

- 資料中心的概念與應用實例。

- 雲端運算的概念與應用實例

資料表示、處理及分析(D)  ,4節

資 D-V-1 巨量資料的概念。


資 D-V-2 資料探勘與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

-巨量資料的特性。

- 巨量資料處理與分析的簡單實例。

- 巨量資料在各種領域的應用(如感測裝置網路、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網際網路與搜尋引擎、社群網路、醫療、大規模的電子商務等)。

- 巨量資料的挑戰與價值。


- 資料分類的概念。

- 機器學習的概念與應用。

- 資料探勘的概念與應用。

- 模式識別的概念與應用(如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生物特徵識別等)。


 資訊科技應用(T) ,4節

資 T-V-1 數位合作共創的概念與工具使用。 

 - 專案管理的概念。

- 版本控制的概念。

- 合作共創工具(如文件、多媒體或程式共創工具、專案管理工具等)的應用。


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H) ,5到9節

 資 H-V-1 資訊科技的合理使用原則。


資 H-V-2 個人資料的保護。


資 H-V-3 資訊科技對人與社會的影響與衝擊。

 

- 數位作品的合理引用與編輯原則。

- 數位作品的授權。


 - 資訊科技(如網路、社交媒體、巨量資料、行動裝置、網路銀行與政府等)對個人隱私之影響。

- 資訊科技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方法。


- 資訊科技對各種行業、人類文明、社會變遷之影響與可能的衝擊。

- 資訊科技的未來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評分標準:

期末考試佔30%,其他(作業、隨堂考試...等)佔70%。

隨堂考試與期末考考題類似,隨堂考試可以作答無限多次取最高分,同學幾乎都可以拿到100分,若只是背答案隨堂考試成績將打折。若期末考成績80分以上,隨堂考試成績不打折;若期末考成績79到60隨堂考試成績打折;若期末考成績59到40分,隨堂考試成績打六折;若期末考成績39分以下,隨堂考試成績打折。

期末考試題目類型:選擇題

考試範圍:

(1)程式碼類型的題目:Python變數、資料型別、運算子、條件判斷、單層迴圈(for與while)、巢狀迴圈、一維陣列、二維陣列、函式與遞迴。

(2)概念類型的題目:排序(氣泡排序與插入排序)、二元搜尋、stack、queue、樹的定義、二元樹走訪(preoder、inorder與postorder)、二元搜尋樹、圖形走訪(BFS與D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