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去年《怎麼絆》的思考,本次以「編緣 In Between」為主題。同音的邊緣不僅是地理上的界線,更包含任一場域中相應的負空間,那些被治理系統忽略卻真實存在的場域。唯有承認這些場域的存在,並理解其中「絆」的流動,才能描繪更完整的世界,真實世界應該是超越了管理之外,更涵蓋過去與未來或是跨物種及非人的交錯共生。「編緣」指出在邊線內外的模糊場域,而交織的動能使得這個區域的伴持續流動生長,並沒有因為受到忽視而衰退,反而存在更久遠,邊線內外的「緣」,則是強調非刻意、自然的存在,並不是靜止的,沒有動能的,而藝術究竟要以何種姿態介入,才得以融入或是減少破壞,為本次計劃想體驗的課題。
邊緣的絆像是在玻璃裡的世界運行,當我們凝視它時好像又看到了自己,互為觀測者的存在讓我們得以反思,例如台東的馬蘭菜市場,原本由規劃管理的市場區域與外圍阿美族路邊攤構成。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傳統市場逐漸衰退,這些攤位仍然維持著日復一日的集聚,販售傳統醃漬物與野菜。這些邊緣地帶存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流動,跨越了時代,見證市場的興衰,然而卻是管理之外,刻畫在市場周遭的生活作息。
藝術的介入衍伸出許多相互辯證:在地方性經驗與外來觀察之間,在學習與詮釋之間,我們在風險管控下破壞、重組、再造,若少了「緣」的認知,這種介入是否僅是一廂情願,甚至淪為真實的文化破壞?緣於道教思想中,本就是宇宙運行的自然法則,也是情感流動的必要條件,「緣」的關鍵,決定著藝術介入是否能夠真正與地方對話,又或是融入了那條模糊邊界,讓編緣不再只是邊緣,而是流動中的關係網絡。
📣 資格
臺東縣境內有進駐合作意願之地方文化館或藝文據點(無需立案),報名之館舍需至少派一名夥伴參與4/16上午地方館舍藝術行政培力課程(如附件一)。
📣 報名方式:
填寫線上google表單並上傳可提供藝術創作者駐地環境、創作及住宿的空間照片。
地方館舍報名截止後,將依報名時間順序及報名資料完整度,至多篩選20組地方館舍進入下個階段。
📣 收件日期:
自114年03月28日(星期五)至114年04月11日(星期五)23:59止。
截止收件,逾時恕不受理。
地方館舍公告
(可點選館舍名稱即可跳選至該館舍頁面)
📣 資格
個人或團隊,凡從事藝文相關工作或具有藝文相關學經歷皆可申請。
📣 報名所需資料:
● 報名表。(擇一空間進行報名投件、駐地時間依各空間公告為準)
● 個人履歷及相關作品(含圖文說明)。
● 駐地計畫書(含創作初步構想、駐地交流活動形式構想)。
以上資料以PDF檔和Word檔以電子信件傳送一份。
📣 報名方式:
以電子信件方式寄至cocreatelocal.artproject2@gmail.com。
📣 收件日期:
自114年04月13日(星期日)至 114年04月25日(星期五)23:59止。
截止收件,逾時恕不受理(收件時間以電子信件寄出時間為憑,請務必注意是否在期限內寄出)。
今年共收到56位藝術創作者的投件
共有17個館舍被選中進入媒合階段
媒合階段由各館舍看過創作者提案計畫後
擇一藝術創作者進行媒合
互相確認意願後即為媒合成功
入選名單
山懶腰工作棧/迷途輿島
走一趟布農孩子的遊樂場;鸞山530夢想孵育基地/廖庭以
綠島夏卡爾民宿/林慧盈
備取
備一:就藝會(臺東表演藝術創生基地)/興雲
備二:生地/泡泡探險隊
cocreatelocal.artproject2@gmail.com
陳晏萱 0963-518-514
林智偉 0910-579-815
指導單位:國家發展委員會、文化部;主辦單位:臺東縣政府
執行單位:獨立互助創藝工作室;協同單位: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