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搞怪
只要在下午就開始變天
時不時的下點雨
就連成果展演前一天的排練過程中
一場雨弄濕了現場
但也產生了意外的美感
終於到了成果展演的當天
到下午就一直在觀察天氣變化
總是有種說不出的穩定
一直到傍晚都沒有出現可疑的雲層
才放下不安定的心情
果然整夜豐調雨順
晚上6點參與的朋友分陸續抵達
氣氛漸漸熱絡
每個人開始各自的流動
等待有豐成果展演時刻
流動的足跡主要在愛琴及伊命的工作室
這兩個空間分別展示著兩位創作者的創作
接下來腳步流動至有豐起居及創作空間
這裡播放著有豐創作過程的影片
參與的朋友們經過一輪的身體流動
各自討論並聊著這段期間
有關這個場域或是創作者各自發生的故事
有關這次「交會地方。藝駐共創」怎麼絆的核心概念
有豐在知本駐地時間以不同的模式
體現了這次主題「絆」的發生
有豐用不刻意挖掘的方式
將自己浸泡在知本文化生活及歷史網絡之中
如同他說的“從到台東開始
這裡發生的事情
就像流水輕輕緩緩的流過他的身體”
但再怎麼輕柔的風
只要有人刻意感受
就會在他心中留下痕跡
成為之間的「絆」
就像有豐跟 lralrak 樂舞團的關係一樣
肢體工作坊對孩子們是特別的
他們會刻意的去記憶有豐帶著他們大豐吹的時間
孩子們也到山上參與有豐的成果展演
結束後主動的要求合照
並跟有豐說“老師要回來找我們喔”
孩子們直接拋出了「絆」的掛鉤 鉤住了有豐
未來會怎們「絆」
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搞不好在5年、10年或是20年後
才會完成發酵 然後再度產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