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日記:作品

2022年05月20

​這是從他人身上獲得,再反饋回對方的禮儀以及感謝

其實,適合用來製作器物的藤類大概就是上山採得到的那幾種;器物主要差異還是來自其功能意義有形狀上與編法的不同,各個族群對於編的手法也有各自的進行方式。從事藤編製作一段時間的豪毅說,他大概看個幾次就會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編出來的,自己就可以做出一樣的編法。​​這些籃子在成果發表、展覽完之後會送人,送給曾經教導他一些傳統知識的在地人;時常豪毅、Lafin與當地人見面聊天、交流後,對方知道豪毅從事藤編創作,就問豪毅可不可以做一個給他;所以豪毅現在還有好幾個要做。​

​這是從他人身上獲得,再反饋回對方的禮儀以及感謝。

豪毅編了一個藤籃,是作品的其中之一。​

從外行人眼光看來可能就只普通籃子;這個籃子的特點是編法採用達悟族傳統「山羊角編」,編織結構看起來會像是羊角形狀;橘色塑膠條用來標示藤在這個編法中的走向,也可成為籃的裝飾。​

Lafin說這個藤籃造型很像海膽,可以叫海膽籃。​

駐地日記9,已經上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