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藝術家 /Akac Orat 陳豪毅、Lafin Sawmah拉飛.邵馬

                                                                             準備進入交會地方的駐地世界 → 

Akac Orat 陳豪毅

蓋一座阿美家屋

陳豪毅,目前從事策展與藝術教育的工作,策劃的展覽多著重在藝術與現實生活交疊的面相,並常在展覽中創造事件性的計畫與活動,試圖以展覽來表演其論述。陳豪毅從研究所開始進入策展和評論的學習,並在其間創立的乒乓藝術工作室,策畫過多檔實驗性展覽:《標誌聯盟》、《錄像雜技對》、《活彈藥》等;於臺東任教五年,面對同是原住民的孩子,體會到傳統學科領域無法符應他們的學習興趣,因而花了許多時間和學生們一起合作、策劃展覽,除了開發多樣跨領域教學案例,亦帶領孩童學習原住民傳統技藝。近年走進了不同的領域和田野,一直尋求不同的方法期能認識多方、深耕在地。

近年來關注原住民社會與藝術,並從事多項原住民工藝的復振與創作,期間也和許多孩子共同發展計畫,將策展學變為一種教育模式。2020年底,台北當代藝術館,為喚起人們對於過去祖先們的航海歷史,以及島與島間的遷徙關係,邀請陳豪毅策劃「孤島孵夢」展覽。以南島居民的視角為出發點,企圖連接長濱與蘭嶼的海洋之夢,回溯南島精神與海洋的連結,邀請3位藝術家拉飛邵馬 (Lafin Sawmah)、葉海地(Heidi Yip)、瑪拉歐斯(Maraos)參與展出,透過木雕裝置、繪畫、錄像與蘭嶼土偶等共21件作品,開啟當代藝術與老文物之間儀式性的交流與對話,一同論島嶼也聊海洋,在不經意的時刻裡,夢也正在孵育。

真正人系列—蹲站坐臥 

2022/10/31-2020/11/28

阿美家屋 

2020 - 至今

Lafin Sawmah拉飛.邵馬

地方紋理的木雕

拉飛・邵馬(Lafin Sawmah)是來自臺東石坑(長光)部落的阿美族。年輕時在大都市臺北打拼的日子裡並沒有讓Lafin 找到人生方向。在2009年的初夏,Lafin毅然決定要離開臺北,返鄉臺東。因緣際會認識到同樣是阿美族漂流木藝術家並當上助理後,Lafin慢慢對木材產生了興趣並開啟日後的創作生涯。2013年Lafin創辦工作室,創作包括手工家具、雕塑以及大型戶外裝置。他以漂流木創作,刻劃著木材特有的紋路、疤痕、及結瘤,時而交錯平行,完整保留出其因所致的原始多變的生命力,訴說著不同維度的生命故事。Lafin的作品呈現自身的投射與對話,每一幅的臉孔創作都是看見不同的自我。「我有次夢見自己彷若身置於海洋之中,感受到身心靈與海洋處於交織連結的一個狀態。」— Lafin

《 拾火Kalo’orip 》

2022

Kalo’orip是阿美族語,意指生活的依靠。

以「火」為主題,創作出火之意象的巨大木頭雕塑,來呼應生命的起源。「火」是人類文明歷史的開端,象徵著精神意志的傳承,我們仰賴著「火」生活,我們也向「火」學習智慧。

在原住民的傳統祭典裡,我們牽起彼此的手圍繞著「火」一起吟唱、一起舞蹈,我們也一起感謝大自然,感謝祖靈。

圖文資料來源: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海人與夜獸

2019

圖片資料來源:品砌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