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日記共學共創工作坊

來看一段影片,跟著輝哥的手感受多良 → 

2021年1016日-1030日,天氣晴,是溫暖的多良豔陽

回到土地承載萬物的思維,而不是趕盡殺絕。

本次計畫駐創藝術家陳文輝與阿底旦文化故事館合作籌備的一日共學共創工作坊,順利在10月20日舉行。 

上午共學場「尋找共生智慧-駐地創作者與部落知識的對話」邀請了查拉密部落(Calavi)林明祝主席、執行達仁鄉台坂村拉里巴部落(Larepaq)農事曆的臺東大學專任助理楊濬瑄、以及在地文化工作者黃俊明老師,與駐創藝術家輝哥,一同就小米田趕鳥的經驗及傳統智慧,展開土地記憶的對談。

 下午共創場,大家跟著藝術家一起迎著太平洋的風,實作「迎風趕鳥器」。這天的分享十分有趣,以下摘錄每位分享者的精華!

 早期部落老人家自給自主,族人各自種植的農地不超過一分地。以前種小米過程中也會遇到鳥害。所以老人家就發明一種用竹子製作的趕鳥器,用手持搖晃的方式,讓竹器發出聲響來驅趕小鳥。以前部落種植芋頭、山藥、南瓜,現在部落以種植小米、南瓜、生薑為主。多良出產的南瓜品質很好,南瓜商販來這裡收購的價格,比金崙、大溪都高很多。因為這裡的土質好,小米也長得漂亮。

 隨著交通逐漸便利,現在有許多外來的農民到部落種薑。多良村包含查拉密和大溪部落,曾經查拉密部落有兩百多戶居民,後來都遷移到大溪去。大溪原本只是河川地,民國49年大溪國小屬於多良國小的分校。隨著人口外移,民國56年大溪國小獨立。民國85年多良國小改為大溪國小的分校,並在民國88年裁併入大溪國小。

 以前部落人口眾多,大家一起使用竹製趕鳥器驅趕小鳥的時候,此起彼落地敲竹聲很壯觀。

主席現場示範竹製趕鳥器的做法,身手俐落,不到十分鐘就把竹製趕鳥器削製完成。主席說,用草刀削的趕鳥器,會比用鋸子鋸的趕鳥器聲音清脆。

查拉密部落Calavi|林明祝主席

這次的作品主題是「penangalj」排灣族語是「共享」的意思。土地承載萬物,不是只有人的生存,以共享的心來對待土地,土地也會回饋人們。輝哥很有感觸的說,這幾十年來,自己就是用這個信念從事農作,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感受到大地的供養。讓土地更加豐盛,人也無所匱乏。

駐創藝術家|陳文輝

輝哥採用自然農法不施肥料及農藥的方式,在多良村山上種植枇杷。輝哥指出適地適種的重要,栽種者把環境和土壤顧好,老天爺就會照顧作物。目前輝哥的枇杷每年有穩定的產量,品質也很好。「這個作物供養了我,至今已是第17年了」。

「生態」即是維持其多樣性,輝哥的枇杷園裡有超過兩百種雜草。而農作過程會經歷的病蟲害,輝哥認為這是必然現象,與其抵抗它,不如接受它。此外農作還會遇到獸害,例如果樹栽培了三、五年才會開始結果,一旦被動物破壞,就要從新種植,對農民的耗損很高。輝哥發現,早期開始種植時,獸害問題沒這麼大,山豬不會下山來危害作物。但這三到五年卻越來越嚴重,剛開始是鳥、後來依序有松鼠、猴子、山豬、果子狸等動物下來吃部落的作物。

輝哥認為要想辦法,還是需要回到土地承載萬物的思維,而不是趕盡殺絕。當農藥用的越多,其實病蟲害也會加劇。如何思考一種與萬物共存的方式,去生產健康的作物,又能供養人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事。後來輝哥找到一種「電牧器」的工具,其產生的低電流會對動物達到嚇阻的效果,但不會造成動物的死亡,也不會對人形成危險。如此防止動物造成的農損,也確保農夫的收成。

不過「電牧器」只能嚇阻地面上的動物,面對空中聰明的飛鳥們,輝哥嘗試了許多方法來防止小鳥搓破果實套袋,但都不是很合適。後來,輝哥找到一種平衡人鳥關係的方法,就是「分享」。他把採下來無法出貨的果實,塞在樹枝上,引誘鳥去啄食,果真,鳥就不去吃袋子裡的枇杷了。

執行台坂村拉里巴部落(Larepaq)農事曆的濬瑄,則是分享了經由這項計畫,訪問部落耆老有關植物的知識。在執行團隊和部落文健站負責人的合作下,他們把這些植物知識記錄下來。


文健站的許多VUVU行動上不是很方便,所以團隊就先在文健站發想一些課程和活動,例如玩黏土、畫圖、製作撲克牌等。先在室內和VUVU們討論及回憶,他們以前吃過什麼樣的食物,種過什麼樣的作物。室內討論之後,團隊也實際與長輩一起進到農田裡,按著季節種植合適的作物。透過這些活動,挖掘出許多族人的飲食記憶以及土地智慧。


例如小米是一種很需要照顧的作物,所以部落長輩會把小米種在靠休息區近一點的地方,這樣休息時就可以順便趕小鳥。而紅藜則可以種在外圍的地方,因為鳥不愛吃,可以當作天然的防圍。


團隊們最後將這些作物知識,透過文字記錄,配上細緻可愛的插圖及美術設計,製作成月曆的形式,可以掛在家家戶戶的牆壁上,讓大家印象深刻。這份農事曆有著特別之處,它從八月開始到隔年的七月結束。這是因為Larepaq的收穫祭在七月結束,而收穫祭是族人的過年,過年之後就是新的開始。


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實踐中心|楊濬瑄

「收穫祭(masalut)」的詞根,會發現翻譯成中文是「植物祭」的意思。老人家認為不是因為豐收所以舉辦收穫祭,而是回饋植物的犧牲,為它舉辦一場儀式,用以感謝及期待來年的照顧。

長期研究排灣族語及其字根的黃老師,發現語言中蘊含排灣族的土地倫理及傳統智慧,也可看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例如研究「收穫祭(masalut)」的詞根,會發現翻譯成中文是「植物祭」的意思。老人家認為不是因為豐收所以舉辦收穫祭,而是回饋植物的犧牲,為它舉辦一場儀式,用以感謝及期待來年的照顧。


排灣族的文化中沒有儲藏的觀念,因為大自然森林就是族人的冰箱,需要的時候就去採集。因此族人熟知土地的承載能力,會在人的勞動與土地供應間取得平衡。老師回憶自己的祖父,以前種小米最多只達三分地,會評估這塊小米田是否能提供家人一年的糧食,思考人與自然的平衡,做最好的管理。


過去老人家在處理小米田的蟲害時,會懂得利用自然界的昆蟲。例如他們會利用一種「舉尾蟻」的蟻窩,用棍棒快速地拍打蟻窩,讓螞蟻散佈在小米田中,這樣螞蟻就會去吃小米串上面的蟲子。面對小米田的鳥害問題,也有老人家會晚一點播種,讓小米成熟的時間剛好是鳥孵蛋的時間,以減低鳥害。



資深地方文史工作者|黃俊明老師

VuVu李靜花:我們從小是吃小米、地瓜長大的。以前我們很累很辛苦,但是過去的時間,我們很快樂,不怕累不怕苦。

VuVu宋明德:因為以前沒有化學藥劑,小時候老人家會去採螞蟻,放到小米田裡幫忙抓蟲。

「迎風趕鳥器」實作

下午的共創工作坊時間,輝哥實際帶著大家動手製作趕鳥器的裝置。製作起來一點也不簡單的裝置,在輝哥及助教的輔助下,大家都順利完成了。當迎著風的趕鳥器發出「答答答」的聲響時,又更能親身的體會到人與自然互動之間的微妙與驚喜。


透過這次的工作坊,無論是年輕工作者的文化紀錄,或是創作者與土地互動的體會及藝術視角,或是勾起在地長輩們對傳統知識的回憶,都帶我們看到人與土地共生的倫理智慧,以及人與人彼此之間共學激盪的可貴

✍ 文圖/亮亮,滿足的工作坊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