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良成果發表會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駐地連線成果發表】多良連線實記

▌阿底旦駐創展 11/5-25|penangalj 共享

預約參觀|每週三 09:00-17:00

預約導覽|11/7(日),11/8(一),11/10(三),11/23(二)~11/25(五) 14:00-15:00

預約電話|089-347660

預約網址|https://reurl.cc/bnd4GX

展覽地點|阿底旦文化故事館 (向陽薪傳木工坊) 草地展場

下午雨後天晴,阿底旦駐創展在大榕樹下開幕。在地方文化館介紹及駐創作品解說後,大家實地走進Calavi部落,沿著斜坡徒步行走,聆聽著部落故事,透過身體感復返了土地,最後以一杯暖心而濃郁的洛神花茶畫下句點。以下細細回顧當天的精彩過程,還有,歡迎預約看展喔~

「tjavaitjavai~」(排灣族語,你好)

這天下午我們特邀大王國中的鄭易旻老師,為活動開場主持。鄭老師以一口流利的排灣語和風趣的問候,為我們開啟了這天下午的活動。

「擦巴擦巴!」(排灣族語,拍拍手)


阿底旦文化故事館/向陽薪傳木工坊的經理人陳秀如向大家介紹這個地方的故事。

八八風災過後,木工坊在各界有力人士及企業的支持下成立。當時期望藉由企業的力量,以木工坊為基地,運用漂流木特性再製為大型家具及小型積木,來陪伴南迴線的受災戶以及需要回鄉陪伴家人的青年,讓他們得同時兼顧工作及家人照顧。

經歷三年,陸續有人返回工作崗位,但依然有人還留在家鄉。於是,黃清泰校長便決定,為留在部落的0青年傳授正統木工技術。目前由黃校長的愛徒黃俊傑老師進行家具設計,由木工坊六位師傅製作。

十年前木工坊只會做小積木,經過十年在各方協助下,即將在今年底於臺東故事館舉辦家具展,將部落青年製作的木工家具呈現在大家面前。

這次駐創藝術家的作品坐落在阿底旦文化故事館/向陽薪傳木工坊的草地展場。


同樣去回應對地方的關懷,藝術家陳文輝以親身在多良生活務農二十多年的經驗,透過作品去探問如何復返土地的節奏,如何與承載萬物的土地共存。

輝哥認為農耕是生產的基本也是生活方式,作為一位農人思考如何確保收成很重要,但同時關照生態環境也很重要,這也是輝哥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這次的創作就從此面向切入。

輝哥在農作過程中面對作物生長及病蟲害等問題,採取不施肥不用藥的方式,這並非不給作物養份,而是天地自有其養分來源。十幾年下來,輝哥也經歷到大地對農作物的供養。

不過接著遇到動物的危害,特別這近五年更加明顯,如松鼠、鳥、猴子、山豬等等。輝哥認為每種農損當中都有學問,面對獸害,輝哥在農園四周圍上鐵網,並運用電牧器產生微量電流,不會傷到動物及人類,卻能有效嚇阻地面上爬行的動物。輝哥說,在枇杷收成完以後,他會將圍網開個口,讓動物可以進出園子。

而面對鳥害的問題,輝哥意識到損失是必然的道理,並且找到一種分享的方式;他把不能出貨的果子夾在樹枝上,鳥會直接去啄食,就不會去搓破套袋,吃裡面的果實了。


這次裝置作品在具象上意涵土地公,也是保護族人收成的祖靈。

其嘴巴上的「penangalj」在排灣族語是共享的意思,也是這次的主題。

「趕鳥器」裝置有兩處關鍵,首先是風來的時候螺旋槳就會旋轉,接著會帶動後面的裝置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響。裝置在主體上設置了許多鳥槽,是土地承載萬物的意象,輝哥也將園裡收成的筆柿放在裝置上,傳達分享的概念。輝哥在農作過程中體認到,農人確保收成固然重要,但如何在關照環境與生態的面向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萬物要共存才會共好。

輝哥介紹完作品後,便在部落謝新民大哥的導覽下,帶領大家徒步認識查拉密部落(Calavi)。

查拉密部落是老聚落,其發跡比周遭部落早,清代光緒20年間,就有族人從屏東大武山遷徙而來,居住在上多良上方一帶的山區,查拉密意指當地一堆一堆的石頭。日治初期延續清代命名,稱查拉密社。大正年間,日本人為了統治原住民,查拉密社被強制從舊部落遷移到目前所在地。昭和12年,日本政府將此地改名為「瀧」並沿用到戰後。但查拉密依舊是部落族人生活中習稱的說法。

昭和時改名為瀧部落,有其典故。即山上有條瀑布,落差高四十公尺,所以水流的衝擊很大,又因海邊有顆大石頭,就好像有條龍在追逐這顆大石頭一樣。又有謠傳,山上有一座堰塞湖,裡面有兩條龍在翻身,水溢出來流到海邊,所以稱為瀧。日治時期,查拉密總共有200多戶,後續族人陸續遷移到大溪、金崙溫泉、金崙部落、太麻里大王村、新香蘭等地。目前部落剩下50-60戶,以老年人為多。

一路上謝大哥介紹路邊的植物,有洛神花、山芙蓉、野桑葚、月桃葉,也有羅氏鹽膚木。以前部落沒有鹽巴的時候,就是用羅氏鹽膚木的果實來調製鹹味。早期也會取其樹枝做成木炭,利用其具有油脂的特性,作為獵槍火藥的材料。導覽的最後一站,抵達部落林明祝主席的小米田,並由主席為我們介紹他栽種的小米。

早期小米一年只種一期,後來發現其營養及經濟價值很高,所以改為一年兩期。現在看到的小米田是第二期,收成期短,八月份播種後三個月就可以採收。第一期則是從年底開始種植,五月份採收,七月準備收穫祭。每年的八月一號,就是排灣族新的一年。早期小米採收後,會利用山芙蓉經過去皮搓揉曬乾後的纖維來綑綁,繩子如果從下方纏繞是尚未曬乾的意思,繩子如果從上方的梗穿過去,則表示已曬乾準備入庫房儲存。小米有不同品種,目前部落普遍種的品種是糯小米,行情較高。







最後一站,我們抵達由部落梅珍姐所經營的「5181聽海工作室」,其命名在排灣族語的意思是:是的我在這裡聽海。

謝謝這天的導覽謝新民大哥和他的妻子阿英姊。好吃的吉納福由阿英姊親手包製。


是的,我們認識了這個地方,在這裡聽海。

面著太平洋遼闊的視野,享用排灣風味的點心,有小米甜甜圈、洛神花鬆餅、地瓜和自己做的Cinavu。特別是梅珍姐親自熬煮香氣濃郁的洛神花茶,梅珍姊說,洛神花是她的爸爸自己曬乾製成的,加了點鹽巴,能讓味道更加濃郁。


熱熱的喝下好幾杯,為這一天回到土地的旅程劃下了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