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交流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駐地連線成果發表】美術館連線實記

經過11/5一日連線北至南的現地成果導覽,第二天在臺東美術館舉辦發表及座談。藝術家再一次透過簡報分享作品概念及創作過程,也播放了這段期間從幕後籌備到藝術家駐創,特製剪輯的一段精華影片。這個場次,彷彿帶大家沉靜下來思索,細細品味,這段時間藝術交會地方的火花。

以下摘錄本次邀請與談人及現場分享的精華。也持續歡迎大家前往展場現地,欣賞兩位駐創藝術家的作品喔!

▌mihumisang 米呼米尚|康雅筑

時間|9:00-16:30 (周一休館)

地點|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二樓展場

▌penangalj 共享|陳文輝

預約參觀|每週三 09:00-17:00

預約導覽|

11/7(日),11/8(一),11/10(三)

11/23(二)~11/25(五) 14:00-15:00

預約電話|089-347660

預約網址|https://reurl.cc/bnd4GX

展覽地點|阿底旦文化故事館 (向陽薪傳木工坊) 草地場

▌〈交會地方。駐地共創〉精華

連結|https://reurl.cc/q12Y6N

影像|莫林以埜


駐地藝術家 / 康雅筑

駐地藝術家 / 陳文輝 

雅筑的作品觸動人的地方,是她選擇拓印的這種方式,以鉛筆作為觸摸,將物件表皮上的紋理呈現出來。這種間接接觸的方式,必須透過細膩的行為,不然會只有自己施力的筆觸。

創作者即便駐地時間再長,還是會有身分上的差別。而這樣具有身體實踐的姿態,是謙虛且細膩地透過紋理採集來了解地方。這件事情帶給我們思考,有些藝術季的舉辦,可能遇到創作過程中誰可以為誰代言的倫理問題。雅筑以非常友善的姿態,知道自己的相對位置。

這一路上與雅筑談話,知道她本來就有在發展自己的創作軸線,她既維持藝術家的主體性,也在這段時間中停留下來,去處理跟地方的關係。這是一個很有機的駐村經驗。


下午抵達多良阿底旦文化故事館,相對來說稍微有點蕭條的地方。在性質上這處地方文化館比較像是私人工作室,和海端館的公共性不太一樣。

來到這樣的環境裡,印入眼簾的是一圈鐵絲圍網,中間可以看到一尊有點超現實的巨人,身形細長,身軀由鳥屋所組成。我看到時的第一印象,有一個很大的人在圍籬裡,是一個防範的意象。但這個圍籬蠻矮的,通有微量電流,巨人身上也提供了棲息和食物。

雖然是土地乘載萬物,但這個作品更能夠引人去思索人類世的議題。由於人類介入世界,導致地球快要毀滅,如果要停止這樣的惡化,必須思索人與非人的和平共處。人如何找到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生活方式,而非強佔。


輝哥的作品,像是在思考這個問題,一個守護的園地,但並非佔有,而是以一種穿透及分享的概念,去思索怎樣和這些鳥獸共享這片土地。

人與萬物共存於地球,如何形成生命共同體,是很重要的思考。

高師大跨藝所|蔡佩桂副教授

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吳意琳研究員

考古學在探勘時,會去發掘過去的人和時空。這幾年史前館開始邀請藝術家來博物館駐館,期望透過藝術展覽再現史前人的情感。考古學家在史前時代的墳墓中發現了陪葬的花,呈現出史前人的情感表現,想給心愛的人一些祝福。於是我們開始邀請藝術家進駐,透過他們的眼睛去再現某些東西。史前館做藝術駐村,是希望再現史前空間。這次策展主題是土地復返的節奏,也看到藝術家思考回到土地的方式。


雅筑將物件的紋理拓印在紙上,把立體轉為平面,變成一種符號,並且寫了一首詩。詩裡寫到,這些線和纖維,都譜成通向生命的路徑。這些細微的觀察,並嘗試和部落互動,重組又再現出一些東西。這個展覽最不一樣是,藝術家貼近了土地。

輝哥的作品,讓人感覺到很像回到兒時看到稻草人,有風鈴的感覺,又像是在和鳥兒玩遊戲。昨天去到現場,也實際看到小米收穫的季節。我們可不可以透過作品,去想像和理解在地方的生活。


有位藝術家曾說,其實每個人都是藝術家,但只有藝術家自己知道。每個人都可以去欣賞並有自己的想法,歡迎大家去看展覽。

藝術駐村是目前的潮流,這是一次機會,藉由當代藝術的交會,來引動地方文化研究,思考如何運用創作者的能動性和地方共學共創。因此在思考這次策展主題時,靈感來自學者James Clifford的《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這本書,並使用「復返」一詞來貼近這次的主題。身處於台東,加上這兩年的新冠疫情,我們到底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當許多地方和部落都在尋根,想找回自己的家,而我們又是一個當代現代人,在面對傳統土地,該如何去認知和生存?這個主題,有沒有可能透過當代藝術的詮釋和表現手法來呈現?


這次選定這兩處地方文化館,邀請藝術家進駐。海端文化館這一年的呈現上想找回傳統的織紋與技藝。而雅筑探訪多國的編織藝術,原住民和編織是她一直在思索的課題,這次有機會能媒合雅筑和海端館是很好的結合。另外,海端館隸屬於鄉公所,有其資源,而雅筑屬於學院出生的藝術家,能夠運用展場空間來呈現。

 

另外一處選點,是個有意思的對照。向陽木工坊是因八八風災而形成的產業,透過木工技藝長期陪伴一個部落。輝哥也一直在自己的多良山上從事耕作。私人地方文化館沒有太多資源,很多都要靠自己來,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與藝術家接觸及交會,又會是另外一件事,是一種嘗試性的發展。選擇素人藝術家輝哥,其生活藝術的內涵在臺東鹿野區役場有很多作品呈現。

計畫主持人、東台灣研究會|林慧珍

最精彩的火花,不只是呈現的結果,還有與地方交會共學共創的過程。

雅筑剛進駐海端時,有當地人直接就問,藝術家能給地方什麼?但有趣的是,在進駐期間,提出問題的人也是積極帶著雅筑去認識這個地方的人。而「平衡」這件作品所使用的木頭,本來是要拿去當柴火燒掉,原本不重要的物件卻可以這樣重新呈現,有當地人感到很驚嘆,原來這些木頭可以這樣被拿來使用,以及呈現出這樣的概念。這些是在地方上聽到的反饋。

在輝哥進駐期間,也有兩場藝術季在南迴展開,因此部落也會期待作品能展到社區當中。在辦共學共創工作坊的那天,喚起了很多地方耆老趕鳥的記憶,他們回憶過去所種的小米田夠自己吃就好,但因為商業化發展,因為生活方式改變,才覺得不夠吃,才發覺鳥害形成很大的問題。


這次透過輝哥的裝置作品有機會去看見這些問題,當藝術家進到地方和地方之間產生的關係,可能才是開始。

計畫主持人、臺東大學美產系|張溥騰老師

這兩位藝術家與地方共創共學,其實到後來是共震。

是不是有個地方,讓雙腳可以堅實的踩穩,可以在那裡用力生存,這個土地才是回家的路,也扣合到這次的主題。

分享|張至善研究員

我本身在史前文化博物館,工作上也包含地方文化館的陪伴,海端館是其中之一。

一直在思索的是,怎樣陪伴才有意義,或是他們需要的,要如何幫助地方長出他們自己?

這次藉由藝術家不一樣的視角,讓大家對這件事的想像可以打開。在地的人藉此看到原來身邊的東西對藝術家而言這麼有趣,這刺激了他們去想像自己。

這些交會的時光,會產生出一些化學變化和新的想像,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