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軒遊埔里
地理中心的豐饒山城——埔里盆地群
撰文/圖片/影片:林子軒
位處台灣的地理中心,連綿山脈中的一方天地,這裡是南投埔里,四面環山的盆地景色,是這個山城給人的直覺印象。猶如世外桃源的獨特優勢,加上周圍山脈的天然屏障,為歷來在此生活的人們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今日的埔里,已是北南投重要的核心城鎮。
如果提到台灣的盆地,埔里一定榜上有名;而當人們說到埔里,又或許會想到這個被群山環抱的山城景致,埔里盆地似乎正是這片土地的重要象徵。不過,你知道我們所認識的埔里盆地在許久之前其實是個湖泊嗎?而且埔里盆地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就連大名鼎鼎的日月潭也是成員之一?今天就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來探索這些關於埔里盆地的祕密吧!
(小彩蛋:文章結尾有影片喔)
散落在台灣中央的大小盆地
在雪山山脈的南段,有著由數個盆地組成的盆地家族,這些盆地的形成原因大多相似,當中又以埔里鎮所在的埔里盆地面積最大,因此在地理劃分上將這個盆地族群稱之為「埔里盆地群」。埔里盆地群南北長度約30公里,整體高度約在海拔400到800公尺間。這些大小不一的盆地,羅佈於烏溪上游的北港溪到濁水溪中游之間,也就是南投中部的埔里、魚池一帶。
整個埔里盆地群共有17個盆地,除了前面提到的埔里盆地外,再往南接續還有魚池 盆地、日月潭盆地、頭社盆地以及銃櫃盆地。這五個盆地由北向南接連排列,且面積也依序縮減,是整個埔里盆地群中最顯著的五大盆地。在高度分佈上,是以位在魚池的日月潭盆地最高,再分別向南北兩方向降低。至於其他零星的盆地,面積都未超過0.7平方公里,大致散落於五個主要盆地的西側,當中除了草湳盆地與上種瓜坑盆地位於埔里鎮內,其餘的諸如毛蟹穴、貓囒、蓮華池等盆地則皆位於魚池鄉內,是構成魚池鄉地形的重要部分。
自然造化、滄海桑田的變動過程
關於埔里盆地群的最初成因,目前雖未有明確的定論,但根據歷來學者們的調查,我們可以確定,埔里盆地群是經由地表內部活動所形成的一系列盆地群。此處的地層基盤屬於中央粘板岩山地之埔里陷落區,排列上呈現出東北西南的走向,與台灣地層主要的建構方向是一致的。而這個陷落區在斷層與褶皺等地殼作用的影響下,使得地表發生隆起與陷沒,形成了數個天然的窪地,這些便是埔里盆地群的早期樣貌。
這些山間凹地,因為地勢相對較低的關係,自然成為周圍水流的匯集之處,進而演化為一個個的山間湖泊,如同今日的日月潭就還保留著高山湖泊的樣貌,其餘像是埔里、魚池、頭社等盆地也曾為蓄水之湖盆,不過長久下來,部分的湖盆因自然乾涸或被砂礫填充又再變成陸地,更多的,則是因地殼持續的變動,連帶造成周遭的地貌不斷改變,地表的水流在這種情況下加強了侵蝕的力道,導致所謂的「回春作用」,在這樣連續的堆積、撓曲、侵蝕、回春等作用影響之下,這些盆地被切割出新的開口,長年蓄積的水源就此宣洩而出,僅剩位置較高的日月潭成為了盆地群中唯一留下的湖泊。
最終,一個個佔地萬頃的山間湖泊在數萬年前先後乾涸,只留下長期沉澱在盆底的堆積土壤,這些堆積的土壤層使得盆地整體更加的平整,儘管日後仍有地表抬升與侵蝕作用進行,但已大致形成了今日我們所見之各盆地四面環山、中央平坦的樣貌。
圖1:埔里盆地群的分布圖,共有17個盆地,圓圈各盆地大致範圍。
圖2:埔里盆地群高度分布圖
探索埔里盆地群的風采
前面我們大略認識了整個埔里盆地群的地形演育,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索埔里、魚池、日月潭、頭社、銃櫃這五大盆地所各自擁有的獨特面貌。
地理中心的宜居山城──埔里盆地
圖3:鳥瞰人口聚集的埔里盆地
沿著河谷的公路行走,景色頓時開闊不少,這就是埔理盆地給人最直覺的感受。埔里盆地全境位於埔里鎮,地處台灣的地理中心,是整個盆地群中位置最北且面積最大的一座盆地,盆底面積為42平方公里,佔全鎮總面積約26%,高度則介於海拔380到700公尺之間。四面群山環繞所形成的天然屏障,不僅阻擋大部分強風,颱風來時也不易受到侵襲;再加上海拔高度適中,所造就冬不嚴寒、夏不酷熱的溫和氣候,使埔里鎮獲得「小洛陽」的稱譽,成為人口的聚集地。
宏觀整個埔里盆地,可以發現除了寬廣的盆底外,周圍亦有數個平坦的階地,這些較高的平坦階地,是埔里盆地發生改變的最佳見證。正如前述,埔里盆地因為地勢陷落,使得烏溪的三大支流──北港溪、南港溪、眉溪在此匯集形成湖泊,但河流長時間的下切,又使盆地中的湖水從愛蘭台地西側(太陽廟附近)所形成的缺口洩出,洩漏後的盆地仍繼續接受三大支流的沖積,直到後來地盤間歇上升,先是導致北港溪改往西流,後續多次的地表抬升及河流下切、堆積等作用下,構成埔里盆地的現今樣貌。最早被抬升的地盤成了今日出產百香果的大坪頂與暨南大學所在的桃米坑,較晚的則變成中層的數個盆地面與愛蘭台地,每個河階都代表著地殼曾經的運動,也印證埔里的地貌仍持續在變動。
圖4:大坪頂為較早抬升的河階,下方的中台禪寺又為較晚的另一層河階。
圖5:南港溪與眉溪的合流處,中間即為愛蘭台地,當初埔里盆地的湖水就是由此洩出。
圖6:此為楊貴三等地理學家,對於埔里盆地地形面演化之推論。可以看到這些河階,是河流與斷層的交互作用所形成。
埔里盆地在歷史上曾是眉社泰雅族、埔社布農族兩大族群的生活地域。直到清嘉慶年間由漢人爆發的「郭百年事件」,對原住民造成不小的衝擊,亦使清政府明令禁止漢人越界。事件後,擔心再受到漢人侵襲的埔眉社原住民,於是邀請洪雅、道卡斯、巴宰海等同樣受到漢人壓迫的平埔族人遷居埔里,原本彼此以相互扶持做為目標,但陸續就地生根的平埔族人,反而以優勢的農耕技術反客為主,迫使在此原生的埔眉社原住民又再遷往山區,後來,漢人更已無視禁令大量遷居,且正巧搭上了同治年間的開山撫番政策,埔里社廳之時也一併也築城,躍升為理蕃的核心重鎮,並為日後的發展打下重要基礎。此後,經過日治時期、戰後時期的接續發展,已成為今日中部地區的一處人口聚集的重要城鎮。回顧埔里的開發歷程,非但可以找尋多元族群所交織出的豐富歷史,也能感受到這座山城充滿歷史、人文氣息的一面。
埔里地區的平坦地勢使得連通東西的台14線與往來南北的21線在此交會,可以說是旅人中繼站,肩負著縱橫往來交通的樞紐任務,更是進出霧社與日月潭的一大門戶。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出產了豐富的農特產品:筊白筍、香菇、白甘蔗、百香果、花卉等,不但種類多且品質又好,是上天賜給埔里的最佳禮物。值得一提的還有埔里的泉水,水質清澈且甘甜,成為埔里酒廠落腳的此處的關鍵。此外,自然環境造就的天然地景與歷史文化形塑的人文風貌,又為此處具備豐厚的觀光潛力。漫步在埔里這片綠色的大地上,處處都是值得欣賞的美景,一片豁然開朗的景色中,近景是綠油油的農田與生態環境刻畫的土地紋理,遠處一座座秀麗的山峰令人心曠神怡,時而雲霧繚繞、時而清晰通透,在不同時刻、不同季節,埔里總能展現出獨有的山城風情。今日的埔里,以觀光做為發展的重心,期望透過總體的營造,發揚埔里山明水秀的在地特色。
涼爽濕潤的紅茶故鄉──魚池盆地
圖7:眺望翠綠的魚池盆地,右側房屋聚集處即為魚池市區。
我們再把高度提升,翻越山嶺進入魚池盆地的範圍。魚池盆地位於埔里盆地的南方,且全境皆坐落在魚池鄉中,整個盆地面積約21平方公里,是盆地群中面積僅次於埔里的第二大的盆地,高度則介於海拔600到700公尺間,比埔里盆地中最低的盆地面高出約200公尺。
魚池盆地的西南角是魚池市區的所在,此處舊稱「魚池仔」,至於這個名稱的其中一個說法,是因為當時的居民到此開墾時,發現此地有許多的小湖泊,就以此特徵將這裡命名為「魚池」,並沿用成為今日的魚池鄉。而這些小湖泊正是曾經魚池盆地的湖水洩漏後,在低窪處所留下的殘跡湖,不論這個地名由來是否正確,都證實了魚池盆地曾經是一座蓄水的湖泊。
圖8:南港溪於牛洞形成峽谷地形
此處位在魚池鄉北部,屬於烏溪上游南港溪之流域,而南港溪的流經,也與魚池盆地的湖水洩漏有著密切關聯。原本的南港溪在埔里盆地發展起來後,就不斷往上游加長,形成向源侵蝕,截穿了埔里、魚池兩盆地間的稜線,在南港溪進入魚池盆地的同時,也就導致了湖水宣洩而出。當今沿著南港溪往返埔里及魚池,在埔里的牛洞地區,能看見南港溪形成的峽谷景觀,貌似日本的耶馬溪,故牛洞也有「埔里耶馬溪」的美名,原本蓄積在魚池盆地的湖水就是由此洩出的。乾涸後的盆地,受到河流切割出大小不一的河階地,之後來到魚池盆地的居民也就利用這些河階來建立聚落。
魚池盆地的地理環境也牽涉著此處的發展,早期此處屬於水沙連地區的其中一部份,在清領前期為禁止開發的區域,雖說有明文禁止,但實質上許多漢人仍無視禁令來此處開墾,促使清政府在道光年間將禁令解除,而魚池盆地就成為一處漢人在山區的聚集地,隨著漢人陸續移入,也逐漸改變了魚池鄉原本以邵族為主的族群結構。當時間來到日治初期,政府實施土地調查及消滅大租戶等措施,更直接衝擊到原住民的地主權,許多田地必須賣斷給漢族佃戶,促使魚池盆地與其他較為平坦的地區,逐漸由漢、邵雜處的村落,變成純粹漢族的聚落。
地形平坦的優勢,自古以來就吸引人們定居,更是群山間一處不可多得的農業區。平坦的盆地面種植著檳榔與其他作物,而比鄰著日月潭與中海拔的氣候,因而造就濕度高、多霧壟罩的環境,也令魚池發展成著名的香菇產區。在盆地周邊的丘陵,則孕育著聞名遐邇的日月潭紅茶,品種來自日治時期所引進的阿薩姆紅茶,利用魚池的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再加上多次的改良,創造出以獨特氣韻為名的日月潭紅茶,成為魚池鄉的一大驕傲。
圖9:日月潭紅茶屬於阿薩姆的大葉紅茶品種。
圖10:魚池鄉為台灣紅茶的主要產區,因此還有台灣紅茶故鄉之稱。
觀覽整個魚池盆地,翠綠可以說是大地的主色調,高聳連綿的山峰近在咫尺,與遍佈在盆地中的褶曲小丘構成起伏有致的畫面,而當雲霧壓低,又能在制高點金龍山上捕捉到雲海與琉璃光的美景,多變的魚池盆地令人徜徉於山林間的自然之美。
群山環抱的湛藍大湖──日月潭盆地
圖11:一覽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左側為月潭,右側為日潭。
當順著公路爬升而上,映入眼簾的是廣闊無邊的水域,就是日月潭盆地的水漾景色。日月潭盆地為盆地群中的第三大盆地,是所有盆地中唯一遺留的高山湖泊,其高度約在海拔720至780公尺之間,也是盆地群中位置最高的。名列臺灣本島面積第二大的湖泊,廣闊湖面的優美景色,自古以來就經常受人讚賞,更多次名列於台灣八景中。今日的日月潭,不僅具有水力發電的功能,同時也是台灣知名的觀光勝地。
日月潭地區是邵族的主要生活區域,居住在潭邊的族人將其稱為「水社海」,而日月潭一名最早見於清道光元年北路理鄧傳安的〈游水里傳記〉:「…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常幾十里,闊三分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為日月潭。…」,這裡是以潭水的顏色來區分日潭與月潭,但日月潭以其形狀而得名則更為人所知,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為寬闊的日潭,西側為細長的月潭,日月潭正是由這兩部分所構成的水域,因而得名。早期在未確立名稱前,日月潭也有「水沙連」、「水社大湖」、「龍湖」、「雙潭」等別名,在歷史上留下不少紀錄。
圖12:日月潭水系意示圖
由於先天條件的配合,日月潭成了埔里盆地群中唯一未乾涸的湖水盆地。從地勢上來說,日月潭坐落在較高的位置,受盆地之切割作用和河流侵蝕最晚且最少,同時,集水區僅是由周圍山稜線所圍出的範圍而已,臨湖之諸河谷均甚短小,幾乎無外來的砂礫填充,此外,長年也都有相當的雨量補注,因而保存了日月潭的湖水。早期的日月潭面積為5.54平方公里,水深最大達18公尺。日治時期,為了發電之需,日月潭的水面因而提高,水深達到25公尺,湖面也擴張至7.73平方公里,自此成為了一座半人工湖。不過在西側的水社水尾溪,下切作用相當明顯,如果無水社壩阻止其繼續向源侵蝕,可能早已穿破日月潭盆地的西側山地,使湖水外流而乾涸。
日月潭自古以來即為邵族的傳統領域,相傳邵族的祖先為追逐一隻白鹿,無意中發現美麗的日月潭,遂此,邵族人舉足遷於潭邊定居。但清道光年間,隨著漢人的開墾範圍逐漸擴張,加上清同治年間實施的「開山撫番」政策,使得邵族的生活空間遭到壓迫,只好往別處遷移。日治時期,為了滿足當時的用電需求,因而啟動「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日本人建立了水社壩來抬高水面,並自濁水溪的上游攔截水源,以長約15公里的引水隧道引入日月潭,再用日月潭的湖水作為發電之用。此後日月潭,不僅打破了原本封閉湖泊的型態,水面上升也導致拉魯島縮小,又再度迫使其餘邵族人遷居別處,成為我們所見的樣貌。
山與水交融而成的美景,是日月潭給人的絕美印象,歷來到此的人們,總是對她的美流連忘返。湛藍的湖水與青翠的群山相互輝映,宛如渾然天成的一景一物,構成獨特的湖光山色,無論是煙雲飄渺或是風光明媚,各個時刻所呈現出的絕佳美景,使日月潭總是受人讚嘆、百看不厭,更享有台灣八景之讚譽,早已是南投知名的旅遊名勝。沿著由台21線與台21甲所構成的環潭公路,處處皆是知名的景點,文武廟、慈恩塔、龍鳳宮、向山、伊達邵、日月潭纜車等都值得前來探訪。近年來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成立,使得日月潭的旅遊品質又更加提升,期望以湖光山色與邵族文化為特色的日月潭,能讓到此觀光的遊客留下滿滿的回憶。
圖13:日月潭九蛙疊像夕照
圖14:日月潭因長年屬貧養水域,所以湖水幾乎皆成藍色。
圖15:搭乘纜車可飽覽日月潭的整體風光
充滿活力的純樸農村──頭社盆地
圖16:頭社盆地當中錯落著瓜棚與檳榔
往來台21線路上,一旁出現的平坦農田,令人不禁多加留意,此處即為頭社盆地。頭社盆地緊鄰於日月潭南方,面積約為1.7平方公里,是盆地群中面積第四大的盆地,高度約在海拔635至660公尺間,比日月潭的湖底面低約80公尺,同時盆地面並未受到切割,表示這座盆地是湖水自然乾涸而成的。
根據目前的研究推測,頭社盆地中的湖水直到1700年前才乾涸。乾涸後的盆地底部為湖水長期沉積下所形成的泥炭層。泥炭層是一種由苔蘚或水生植物為主所構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谷、河川、湖泊等較為濕冷的窪地,長時間的積水加上缺氧的環境,以至於這些水生植物死亡時,又無法完全分解,長年下來便累積形成了泥炭層。頭社盆地正因長期蓄積著湖水,而演化出這種特殊的土壤,就算湖水已經乾涸,泥炭層的特殊性質仍為頭社盆地造就許多奇妙之處。
頭社原為邵族的一大聚落,之所以有此一稱,是因為這裡是由濁水溪進入邵族領域的第一社,而如同魚池盆地所面臨的處境,在此居住的邵族人,受到漢人的移入與壓迫而離去,最終使頭社成為了漢人的一大聚落。由於泥炭層具有保水性佳的特性,故使盆地中常呈現積水的狀態,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大開發這座盆地,便興建了一條排水溝將水導流出去,不過由於地質過於鬆軟,耕種反而相當不易。
圖17:頭社盆地早期以稻作為主,種植的面積相當壯觀。
圖18:此為水社柳的老樹,目前為台灣瀕危的原生種。
圖19:今日的頭社,以絲瓜作為主要的農產品。
泥炭土所構成的地層,當中承載著水體,不僅容易積水,也非常鬆軟,除了導致耕作時更加費力,道路與房屋的地基也不易穩固,只要地表承受過大的壓力就會下陷,直至今日仍可見到不少荒地。雖說泥炭土帶來諸多不便,但也為頭社盆地創造更多機會。因為泥炭土的有機質含量高,造就土地肥沃、適合耕種的環境,早年在此生活的居民,以水稻作為主要的作物,更一度成為魚池鄉的米倉,出現了「頭社米,水社魚」的在地俗諺。近年來農業轉型,頭社地區開始轉型種植檳榔、絲瓜與金針花等作物,並利用溫和涼爽的氣候,成為絲瓜的主要產區,在此同時也成立了「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鼓勵居民朝安全農業發展。
此外,因為泥炭層富含著水分,人走在其上便引起地表晃動,故頭社盆地也有「活盆地」的美名,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帶來發展觀光的新可能。在盆地中央的體驗區,可讓人親身感受泥炭土質的鬆軟程度,若是土質比較硬的地區,踩下去不會下陷,但是很容易就會搖動,使人體驗到「會跳舞的泥土」的獨特魅力;且盆地中還發現了一種名為「水社柳」的特殊植物,曾被用來作為穩固田埂之用,已是瀕臨滅絕的台灣特有種;甚至還有居民們利用盆地中的灌溉渠道發展出獨木舟體驗,有如台版羊角村,令人感受頭社的生態之美;至於寧靜的田園與坐落於山邊的阿公、阿嬤洗衣場,則不禁讓人懷念起那個單純的古早時光。
圖20:此為盆地中的「無底洞」,據傳當時欲於此處開闢道路,但卻發生了嚴重的下陷與積水,今日已成為獨木舟的划行處。
圖21:清晨眺望頭社盆地,有如蓋上一層薄紗一般。
自台21線上眺望頭社盆地,有如山間的世外桃源;行走於盆地當中,又給人的一種寧靜又純樸的農村氛圍;而豐富的濕地生態、特殊的泥炭地層,則是與自然最直接的互動。頭社盆地以優質的農產品與慢活的生態旅遊,樹立出獨有的觀光品牌。
靜謐清幽的歷史聚落──銃櫃盆地
圖22:由天寶堂望出的銃櫃盆地,可以看到以密植的檳榔。
隱身於台21線的路旁,巨大的太子聖像與天寶堂的牌樓,這裡就是進入銃櫃盆地的入口。銃櫃盆地位於頭社盆地的西南方,是五大盆地中位置最南的一個,盆地的面積為0.7平方公里,在所有盆地中排名第五。
銃櫃盆地為當地聚落「銃櫃」的所在地,意思就是有槍口的軍事堡壘。在清領時期,原住民因生活領域受到擠壓,常於水沙連古道、土地公鞍嶺山路崎嶇之地出草劫殺漢人,官府屯紮民兵駐守於此顧守,保護集集至埔里地區往來的商品與旅客,該村莊中有置火藥庫之設備,故稱此名。另一個說法為日治初期初期,日軍曾自水里地區派兵進攻水沙連地區,居民於水沙連古道南路最高處的土地公鞍嶺附近群結寨抵抗,而武器據傳都藏放在此村莊當中,故稱為「銃櫃」。
圖23:天寶堂的牌樓,即是由台21線進入銃櫃的指標。
以位置來說,銃櫃盆地可以說是漢人進入魚池開墾的重要門戶,據傳清道光4年,集集地區的大墾首,為了進入魚池地區開墾,於是集資修築一條由水里經過土地公鞍嶺抵達頭社之道路,而介於這兩處之間的銃櫃就成了古道中的一處中繼站,進而發展成為漳人的聚落,早期的居民皆以此路做為貨物往來的通道。但隨著台21線開闢,水沙連古道的交通功能被取而代之,逐漸掩埋於歷史的洪流中,今日的水沙連古道,僅保留了從水里鉅工村翻越土地公鞍嶺再下降到到銃櫃這段約1.3公里的步道,因此出現了「土地公鞍嶺古道」、「銃櫃步道」、「銃櫃古道」或「二坪山古道」等別名。
圖24:水沙連古道一景
圖25:位於土地公鞍嶺的土地公廟遺跡
圖26:水沙連古道路線圖
早期銃櫃的多數農戶以養豬為生,且是摘採山上的野菜烹煮後餵食,所以飼養的豬在烹煮後特別甜美好吃,因此得名「銃櫃豬」,為此常有外地養豬戶經由水沙連古道到此來幫豬隻們配種,可見當時銃櫃養豬業之興盛,不過時代的轉變下,現今的銃櫃幾乎都改以種植檳榔為主。而位於入口處的天寶堂,為日治時期所建,以三恩主(關公、呂洞賓、灶王爺)為主神,是銃櫃的信仰中心,廟後高達19公尺的太子爺聖像,是民國74年秋天,由恩主降鸞指示興建,藉以彰顯太子爺護石鄉民之神蹟,而高聳的聖像也成為銃櫃的主要地標。
圖27:由牌樓進入銃櫃後,即可發現道路持續下降。
來到今日的銃櫃盆地,能夠感受到靜謐的山間氛圍,不過密植的檳榔樹已經遮蔽了原本的盆地樣貌,加上附近除了天寶堂外無其他的至高點,僅能以與台21線聯外的道路來感受地勢下降的情形。不過,這個位處於早年交通要道的小聚落,仍充滿著許多歷史故事,不妨可以到此參訪,或實際踏上這條乘載著先民期望所修築的水沙連古道,緬懷百年來人們開拓的痕跡。
土地訴說的故事
本篇最初,我們先大致認識了埔里盆地群的整體地理環境與形成原因,這些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盆地受到地質與地殼運動的影響,在不斷的發生褶曲與陷落作用形成,又先後積水與乾涸,不禁讓人讚嘆大地的塑形能力,同時感受到人類的渺小。後面我們再分別介紹了埔里盆地群中的五大代表盆地,見證了這些盆地在先天地理環境與後天人文歷史的彼此交錯中,發展出各自獨有的面貌,由歷來在此生活的居民寫下屬於他們的特有故事,而這也讓我們反思,或許我們所在的土地上,都有著非凡的故事等著被發現。本次僅介紹了埔里盆地群中的五大代表盆地,但其實還有其他的小盆地,同樣也充滿著故事等著被發掘,未來不妨親身走入這些自然與歷史構成的場域中,或許就能得到不一樣的啟發。
圖28:漢人沿著水沙連古道陸續往埔里開墾
圖29:眺望埔里、魚池兩大盆地。
圖30:鳥瞰日月潭的月潭,後方即為頭社盆地。
看到了這邊,大家都還記得嗎?看個影片複習一下吧!
資料來源:
1.楊貴三、沈淑敏:《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331頁至343頁(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10年11月,初版)
2.施懿琳:《埔里鎮志.地理篇》85頁至87頁(南投縣埔里鎮:埔里鎮公所,民107年11月)
3.魚池鄉公所:《魚池鄉誌.地理篇》46頁至91頁(南投縣魚池鄉:魚池鄉公所,2001年)
4.日月潭觀光旅遊網
5.交通部觀光局
圖片來源
圖1、2、3、4、7、11、12、13、14、16、22、26、28、29、30:筆者提供
圖6:楊貴三、張瑞津、沈淑敏、石同生:《埔里盆地的地形面、活動構造與地形演育》,民國96年5月
圖9: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10: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15: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17: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黃瑞奇(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18: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黃天成(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20: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黃天成(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21: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黃天成(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24: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25: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27: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19:flick/Louise Huang(創用CC授權: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圖8:goolge地圖
圖23:goolg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