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3000公里的距離──劉襄農專訪

          採訪/趙月華、林大程

文字/趙月華

圖片/劉襄農




  劉襄農,馬來西亞人,目前攻讀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二年級,最親密的朋友是家裡可愛的貓咪──阿書。


  第一次見到襄農是在敘事力計畫上,當時的他帶著大大的圓框眼鏡,頭髮齊切在眉毛上,笑起來眼睛瞇瞇的,十分靦腆,像極了鄰家的大哥哥,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我爸媽都是在臺灣畢業的,爸爸在這裡讀醫學院、實習遇上了同樣正在讀大學的媽媽,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兩個人在馬來西亞讀高中時是隔壁班同學,互相有聽過對方的名字。」襄農與臺灣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也許是受父母耳濡目染,又或是家族裡許多親戚都來過臺灣遊玩,臺灣這個島嶼漸漸在襄農的心裡成形,聽說這裡的美食很多、聽說這裡的海看起來很不一樣,無數對臺灣的美好想像成為了出國的動力。

  「我出國前一個禮拜還蠻焦慮的,一直在想『我真的要出去了嗎?』甚至還跟我爸媽說,可以申請登記延後一學期或是延後一年,那時候的我真的很緊張。」面對遠赴他鄉求學,襄農的心仍然像大多數人一樣會忐忑、會不安,來到臺灣後首先面臨的是生活中語法與慣用語的不同,比如:馬來西亞的外帶食物是打包,起初在這裡消費經常會遇到店家聽不懂的窘境。另外,在當地對吸管的稱呼是水草,因此如果遇到沒有附上吸管的店家,就會脫口而出「不好意思我要水草!」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們那邊會辦臺灣的高等教育展,有點像是擺攤,會集結各所大學來介紹,當時看到暨大的介紹之後,有櫻花、有日月潭覺得很美,剛好那個站攤位的解說員又很會講話,耐心地介紹很多東西,使得我對暨大的印象蠻好的,也因此成了我的第一志願。」襄農說著選擇暨大的契機,一邊說自己的家鄉比較偏郊區,不是非常繁榮,有些路面因為還在開發所以是黃泥石子路,來到埔里後與在家離公車站一個小時相比,便利許多。

  初到埔里的那天,襄農記得有一群學長姐跟同學帶著他去吃飯,那時候的校車從總站搭回學校只要十塊錢,回程的路上看著校門口與桃園機場相似的燈柱,一切都是新鮮的。隔天,他甚至起了個早去學校散步,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好一陣子,加上才剛開學沒有什麼課業壓力,整天就想「下課要去哪裡散步、去哪裡探索?」每天這樣跟自己講,後來過了一個月,開始了晨跑、繞主環道一圈的行程,持續兩個禮拜後,才開始有亢奮感慢慢冷卻的感覺,對襄農而言那段時間真的很特別。

  「對於讀中文系,其實我爸當初的想法是,希望我繼承他的衣缽去當醫生,可是我看到血就是會發抖阿,連我自己受傷流血,要包那個傷口,我都會很慌張……」在更早以前,襄農其實想要讀餐飲,但他因為當時成績有達標又迫於不想辜負爸爸的期待,硬著頭皮選擇了理組,沒想到到了第二年,壓力大到很想離開當下的環境,轉組成績又沒有六十分,硬生生的要重讀一次高二。

  選擇中文系的理由其實很簡單,除了不用適應新的語言環境外,襄農在國小時遇到一位非常會講故事的老師,每次都會分享很多事情,使得年幼的他心裡慢慢萌生出一種「我想當一位教中文的老師,也想成為跟老師一樣的大人」的念頭。在求學的階段裡,他的成績並非是名列前茅,但中文科卻一直在水平之上,也經常是他眾多科目裡分數最高的,大大的鼓勵了他,更逐漸堅定自己大學要朝中文系精進的道路,最後,數十個志願選裡他通通填了中文系。

  「中文系看事情的方向不太一樣,比如:看一本書或是電影的介紹,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覺,感性這方面會比較多一點,會用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發現身邊細小的人事物。」在發現越多的過程裡,難免會開始疑惑要相信哪邊或是聽誰的,在綜觀這麼多不同的看法下,更是容易不知所措。事實上,襄農覺得有些事情其實並不急著下決定,說不定在準備做決定的當下,會有一個更好的想法跳進來或是開始注意到哪些部分需要留意,讓決定時可以更加自信與完善。

  「學會自己去規劃真的很重要,不然你會覺得很閒,一下子就期中考,第一年的時候自己還蠻不習慣的,很多時候是在緊張裡度過的。」說回碩士班,襄農說自己讀大學時難歸難,牙一咬還過的去,而碩士班卻有一種慢慢累積的無力感,即使課程內容都是中文,每個字都懂,但它變成一句話或是一個段落就會沒辦法理解。除此之外,碩班修兩、三門課就是極限,撇除教授或是計畫上交代的工作,時間都是空出來的,大學時期沒有完成的事情,就會趁這時候的空檔去完成,譬如學吉他這件事,不僅是在培養興趣,一直到後來遇上課業壓力繁重,心情鬱悶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練習,成為了他抒發自己壓力及情緒的管道之一,偶爾,襄農還會做做家務,整理、掃地跟擦窗戶,對他而言,這樣做完就能看到成果的感覺,很令人安心。

  「如果有人問我,在不確定的情況下要不要讀碩班,還沒找到自己要做什麼,就覺得讀一下碩班好了,我的答案是『不要』。」襄農說起讀不讀碩班,特別認真。他說,千萬不要隨隨便便下決定,這就跟養貓一樣,開始了就是一個責任,不能說只是想要逃避出社會就業的壓力,這樣是一個很不健康的心態。除非是你想精進自己,想知道更多的東西,未必是一定要走中文相關產業,是純粹追求充實自我,這樣是可以的。

  「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怎麼辦,你要怎麼陪你自己,這個很重要,談到獨處可以不用這麼嚴肅。」我們每個人都是大學生,念書才是我們的本業,但是在下課之後,事情永遠忙不完,只會一直接著來,不管是課內學業還是課外活動皆是。因此,找到一個可以好好專精投入,做了可以放心的事情,很重要。找到一個興趣,可以不一定是以後出社會用來應徵的技能,可以是能夠在休閒的時候陪伴自己,使得你重新歸零,找到沉澱的感覺,是大家都應該要學會的。

  最後,襄農說他經常這樣提醒自己「沒關係,你先喘一下,等一下再回來!」





  這句話,送給正在閱讀的你。

  祝福大家都能夠和襄農一樣認真生活,在生命裡與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