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下,很榮幸有機會採訪到見諶法師。

  見諶法師為中台世界博物館的館長,也是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一屆碩士班畢業的校友。此次訪談中除了一窺博物館的運作過程,法師也分享了一些中文人面對困境時該如何化解的妙方,相信可以給同學們帶來不少收穫。

          採訪/陳柏樺、何佳琳、林羿葶

文字/陳柏樺

圖片/中台禪寺官方網站

博物館的創建其實是對於佛教文化歷史的願心

  創辦人惟覺安公老和尚認為中台世界博物館是「佛法藝術化」的願行。一般人或許都認為,佛教團體會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弘揚教義與建設道場或寺廟,讓更多人有機會學佛或接觸佛教。但隨著社會發展,有了各種弘揚宗教的方法後,三十多年前老和尚萌生了將佛教深厚文化遺產保藏想法。

  文化遺產的保存一方面是為了這些歷代跟佛教有關的文物,另一方面則是讓珍貴的佛教歷史能夠留存台灣。清末民初,西方的船堅炮利讓中國開啟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英法聯軍之役、八國聯軍之役,使許多文物為列強所取,十分可惜。佛教歷史文物不單只是文化資產,更是佛教這條源流與生活相互映照的證明,文化、歷史、藝術互相結合,如:法會、禪炁打坐等,都是

很珍貴的宗教特色。對佛教徒而言,這些文物因信仰而生,蘊含重要的宗教意義,也吸引許多研究佛學藝術的學者深入研究。由此可知,這些文物同時具備學術、歷史、文化等重要價值,這三十年多間也不斷有信徒捐贈佛教文物到博物館內,慢慢累積成為現在的中台世界博物館,有了系統與專業化的保存、整理與推廣,使得更多人有機會學習並認識佛教。

歷史、藝術與佛學相輔相成

  從印度釋迦牟尼佛開始,一直到現今,佛教傳播的地區從印度至東南亞再擴展到中國、日本,過程中藝術文化交互影響,如:敦煌石窟原是為了祈福供養等宗教功能,但這些石窟在經歷漫長的歲月,又經過歷朝歷代開鑿,精湛的壁畫或是塑像被留了下來,宗教、歷史、藝術相輔相成,成為佛學歷史的重要資產倍到重視。

聲韻、文字與佛教的關聯

  過去,人們對於不認識的讀音多採用切音法(反切)來表示,漢魏六朝後,佛教在翻譯經典的外來字上,採用聲和韻,所以會有字母的產生。比如:知名經典《華嚴經》,當中的每個章節後面都會附上華嚴字母,這個字母其實就類似中文裡的注音法。談回文字,佛經當中的三千、大千、淨土、華藏世界,事實上是印度文字在翻譯時,所創造出來新的名詞,這樣的情況在日常詞彙裡也十分常見,如「緣分」兩字,原本作「因緣」,是到佛教講緣分才轉變的,可見佛教影響在生活中有多廣泛。

佛法的積累與影響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佛教經典提倡不殺生、尊重生命,都與現代環保或是人性的觀念相吻合。佛教的教義,是反省內省和覺醒的教育,基本上作為佛教徒,本身就在實踐「如何在日常生活與言行舉止中得道」此乃覺醒的教育。例如:佛陀在菩提樹下講經時,就像是老師對著學生講課,告訴出家人尋求善和如何深刻實踐的方法。從文化的角度談,比如:佛法的五明,五明有內名(自己修行的檢討)、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明」是學問之意。醫方明對於修行人就是醫學,要懂得人體結構和治療的方式;工巧明,如何蓋一座寺廟佛塔,與工藝有關的。

博物館的緣分與緣法

  佛法講緣起,要有動機或條件配合,也就是因緣。中台世界博物館經常會舉辦展覽,要將文物分門別類,按照主題定期展示,一般博物館的運作,經常會因為空間有限,導致典藏品無法一次性展覽給大眾,每個博物館展示的文物大多是所藏的幾分之幾,因此展覽的本身、參觀的過程何嘗又不是緣一字?

  中台世界博物館的「世界」是時間和空間,在博物館長期展覽的,多是要傳遞佛教裡的歷史脈絡,此為時間;不同展間有印度、中國河北、山東地區,即屬於空間。另有不同的材質,比如:石刻、青銅鑄造、木雕、經典書寫,等琳琅滿目的蒐藏品。館內會不定期推出不同的主題或與其他博物館合作共同展出,假如要辦南傳佛教藝術展覽,若自己館內藏品不夠,或各時期的代表性文物不足,還需要先估算數量,不足的再尋找相關的蒐藏者或其他博物館,由博方出面和對方商談接洽,討論是否有意願成就展覽。以南傳佛教展覽來說,可以詢問新加坡或泰國的博物館,許多細節、過程很多時候都是緣分。

中文系的想像與期待

  見諶法師也畢業於暨南中文系,訪談的過程中談到中文與生活的關係。

  法師問我們「認為中文系應該學的東西是什麼?」

  佳琳:我進中文系主要是想學思想相關的,想要沉靜自己的內心,因為我認為人的內心自己可以掌控的,想要進修。

  柏樺:中文給我的感覺是一種訓練思辨能力方式,需要進行內涵提升,當內心充滿各種思路、想法、學說,以去增加表達能力或語文能力,是掌握知識以及傳達的過程。

  羿葶:比較偏好創作,喜歡看作品得到經驗、知識、智慧,轉化成自己的內在能量。每當失意時,可以閱讀經典去幫助渡過難關。行有餘力的話,希望能用文字記錄當下的感受,等於是種再創作。

  大家的說法不同、對於中文的期待也不同。見諶法師認為中文系同學思維的方式比較深刻,有別於其他科系或普通大學生的所學,人文科系的學生會有善於安定內心的特質。讀大學、二十幾歲,要走的路還很長,每個科系都有自己的專業,中文系的專業層面很廣泛,雖然是叫做中國語文學系,但當中包含語言、文字、文學等範疇,我們需要了解學習這些東西是為了什麼,有些人偏向考據,有些人偏向義理,有些人偏向辭章。中文系的人是步這些讀書人的前塵,以前的人是為了改變氣質,而想要轉換氣並非易事。

士的繼承者與安身立命

  朱熹認為的氣質是散發自內在的涵養,站在理學角度,古代「士」的階級讀學問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做學問以後能安邦定國,讀《禮》、《尚書》、《春秋》這些經典,都是勸諫輔佐皇帝,把國家治理的更好,是古代士的責任。我們現代中文系變成是學問,第一點是看我們如何運用,以見諶法師的經歷為例,大學讀美術到研究所攻讀中文,其實兩者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遙遠。見諶法師過去曾在基金會幫蒐藏家做考證跟鑑定,美術與文學相結合,到現在經營博物館,其實就是一種整合,如同閱讀一本書需要系統化的理解,才能分析其情節與脈絡。

  回到中文人面對現實的問題,養家活口和安身立命,一般人都以養家活口優先,次要才是安身立命,但其實安身立命才是更重要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人,窮途末路,心無法安定。但是中文系的同學,作為「士的繼承者」,除了現實養家活口的難關,還要有態度、情緒,甚至是理想。見諶法師出家,也是安身立命的一種,他認為這是佛法給的體會,鼓勵大家在內心要有理想,學會「立命」,並找到安頓自己的內心的方式,才能走的更長遠,見諶法師認為一個人生存在社會上是由不同情境構成,一是我們內心的想法和情緒,二是外在的事相。每個人所面臨的資源、環境不同,心的變換會跟隨起起伏伏,打坐是一種讓心沉靜的方式,好似一杯水裡面有沙子,晃動時是混濁的,然而過段時間不動,自然沉澱後水就清澈了。

  因此,心該如何靜下來,是很重要的課題。

  【筆者小記】

  中文人的未來為何方?這是一直困擾著許多中文人的問題,但這次聽完師父所言,我這榆木疙瘩似的腦袋,竟也開悟,是呀!唯有心真正靜下之時我們才能看清真正的自我,正如《心經》所言:「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遠離那些煩憂與雜亂的憂思,專注的在自己所喜之事物,到時自我安身立命的目標自然也會清晰的擺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