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游椀婷
圖片/pixabay
「玩過狼人殺、阿瓦隆的你,聽說過劇本殺嗎?」
1935年美國某公司發行了一款以「陪審員」視角分析案件,最終投票該案件真兇是誰的遊戲,被認為是第一部謀殺之謎。1948年《妙探尋兇》橫空出世,這是一款將玩家設置為「嫌疑人」,進行互動推理的圖版遊戲,特別的是兇手並非固定個人,而會隨著卡牌的開局情況不斷改變。2013年美國首推真人秀《誰是真兇》,把遊戲變成綜藝展現給更多人看。2014年韓國綜藝《犯罪現場》,以神秘殺人事件為背景,透過藝人角色扮演,歷經大膽推理、小心蒐證的過程,來擺脫嫌疑並抓到真兇。2016年中國推出綜藝《明星大偵探》,比照上述節目模式,其中不同的地方在於娛樂性比重的提高,明星們除了需具備嚴謹的邏輯推理、細膩的蒐證能力,更多的是如何利用玩梗以表達角色扮演的有趣之處,現今該綜藝正當紅,劇本殺自此走入亞洲人視野。
謀殺之謎,或許你可以通俗的稱它為劇本殺。何謂劇本殺?顧名思義,劇本殺可以說是狼人殺的劇情升級版。玩家身份設定為嫌疑人,而兇手隱藏在嫌疑人之中,只有真兇可以說謊,玩家需帶入小說角色裡的第一視角,從而扮演好自己的小劇場,遊戲過程從一樁詭譎的殺人案件出發,藉由彼此自我介紹、討論劇情、搜索案發現場等特定場合,抽絲剝繭,最終還原劇情,成功推理出兇手是誰,即可獲得該場遊戲勝利。
具體遊戲流程如下:
閱讀角色劇本:每個人物小傳都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玩家需盡可能的在後續遊戲過程,達成各自角色任務。
自我介紹:角色扮演,玩家需點亮演技天賦,按照角色性格以及人物關係向大家打招呼。
時間線:玩家輪流講述自己在案發當天的時間線。
一輪蒐證:第一次蒐證,每人可自由選擇自己想搜索的人事物。
一輪討論:第一次集中推理,可選擇單獨聊天或者集體聊天。
投票時間:玩家一人一票,需投出自己心目中的兇手是誰。
真相揭曉:公布本案投票結果,投對真兇者過半數則好人陣營獲勝。
復盤:主持人(DM)還原劇情,告知每位角色在做出不同選擇後的下場。
喀──如不小心啃到蘋果核一般的牙疼,一個劇本殺最硬骨頭的地方就在它的劇本構成,我姑且將此分為六大要素。
由上述可知,無論從遊戲流程還是劇本組成來觀之,謀殺之謎與狼人殺、阿瓦隆都有著極大的區別,為此,我在下方列表簡單闡明三者的相似與不同處。
所以,我們將會得出,同樣玩一場推理博弈遊戲,謀殺之謎不僅因流程繁多、劇情複雜、世界觀龐大,所以遊戲時長較久;更因讀劇本的不可逆性,導致一個本、一個人、一生只有玩一次的機會,故提高了劇本殺的神秘感與玩家的獵奇心。
「當第一視角的跫音響起,你分辨得出來自己在哪嗎?」
當你走入一部劇本殺的世界,率先釐清自己處於何種境遇,是告訴你下一步該往哪走的北斗七星。
以推理這塊領域來看,我們通常會把該類故事分為──本格和變格。「本格」,原有正統一說,如今指的是以推理解謎為主,殺人手法符合現實邏輯,可並非注重寫實之意,而是以離奇多變的事件情節,再加上完全犯罪的詭計謎題,來展開故事案件,為純粹的推理故事。「變格」,後起之秀,指的是以氛圍營造為主,主要烘托陰森怪誕的氣氛來揭露人物的變態心理,它的故事性極強,經常凌駕於現實之上,穿越、鬼怪、科幻、冒險等等都是常見的題材,基本上是現實生活中不太可能存在的作案手法。
依劇本模式大致可分成兩大類別──硬核本和機制本。「硬核本」,硬核一般理解為形容某些事物比普遍情況更加強烈的說法,而這裡指較高難度的邏輯推理,其高難度在於宏大的世界觀、連環凶案的時間線、亦或是藏在平凡細節裡的關鍵性證據,常見於以推理邏輯為主的還原本。「機制本」,原指機械運作原理,此指的是體驗方式較為特殊的劇本,常見的方式有陣營、戰鬥、博弈、恐怖,例如陣營類的可能會出現累積多少走私金幣,可換多少武器作為最後戰爭對抗使用;又比如恐怖類的會有額外的單線任務,讓玩家自行去黑暗的小房間探找信物,實則有工作人員扮鬼蹲點嚇人,因此可了解到機制本的目標並不僅限於抓住真兇,更多的是享受角色扮演、遊戲體驗的過程。
按遊戲進行方式見之,又可歸納出三個類別──開放本、封閉本、半開放本,下面以表格呈現同與不同。
以上,我從推理風格、劇本模式、遊戲進行方式三大面向下手,可以發現謀殺之謎的種類並非單一固化,而是擁有多變的玩法,倘若能判斷出自己處於何種劇本殺,便可比其他玩家多一份優勢──有底氣的帶風向。除多元的玩法,綜藝的熱播,更增廣劇本殺的受眾群,進而促使無數優質作者投入心血,題材愈發廣泛,若粗略分為古、今、未三個時空方向,古代便可延伸出仙俠、武俠、歷史、宮廷、宗教等奇聞軼事;現代又可延伸出校園、都市、豪門、娛樂圈、醫院等特殊場景;未來就可延伸出科幻、外星物種、時空穿越等離奇怪誕的故事,總有一款符合玩家心意。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如果你是……
對推理有一定程度入迷,單純翻閱推理小說,早已滿足不了腦海邏輯風暴的你。
熱愛解謎、開鎖,喜歡玩密室逃脫,或者看別人玩密室逃脫的你。
衷情於盤邏輯、抓語病,平時會玩狼人殺、阿瓦龍等桌遊的你。
共情能力特別強,看部電影都會擤掉一整包衛生紙的你。
渾身都是戲,一句經典台詞都會勾起表演慾望的你。
期待角色扮演,拍些難忘的意境照,卻怕被旁人閒言閒語的你。
求學期間在書桌下偷看過小說漫畫,曾經幻想過成為主角的你。
生活圈過於平淡,沒有一絲一毫戲劇火花的你。
想交朋友的你!
那麼謀殺之謎,將推薦給,符合上述任何一項的你!
咦?你問我:「上面一樣都不具備的人,難道就不適合玩劇本殺了嗎?」不!相反的是,接下來我將針對遲遲不敢入門的新手玩家,擬一份遊戲攻略,幫助你們有自信的加入並踏出新手村!
首先,選擇適合自身的劇本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認為自己是理性腦,做事有條理、推理邏輯能力較佳者,可嘗試本格、硬核本;反之,認為自己是感性腦,對飆戲、遊戲體驗較為注重者,建議選擇變格、機制本。
再者,選擇正確的隊友亦是茲事體大,才不會上演一場遊戲結束,好友變仇人的狗血戲碼。事先確認朋友是屬於完成角色任務為重的一方,還是以抓出兇手為大局的一方,為判斷該玩家是理性抑或是感性的最佳方式。
緊接著,步入劇本殺世界以後,教新手一個簡單判斷兇手的方式,先比較每位嫌疑人的殺人動機、殺人手法、案發時間線,殺機往往來自於更深層的人物關係與紅塵往事;手法和時間線則需擺在一起比對才會發揮作用。其中,前期身份愈無辜、愈乾淨的,愈有可能是本案真兇。從角色設定上分析,一眼望去顯擺張揚、罪大惡極的,基本上可以撇除行兇可能性;若有雙人組合者如情侶、夫妻、兄弟姊妹、雙胞胎,其一有極大可能作案;除了明面上血緣、感情關係,私下挖掘到的都會是精粹。從時間線上判斷,有大斷時間空白者需小心;雙人組合互有不在場證明者,若遇到睡眠時間,很大機率是作者為了掩蓋兇手而做的偽不在場證明。從蒐證環節來推論,一般來說,過於日常的線索都要特別注意,可能正是遺漏的關鍵性證據;見到一灘水,要想像它變成冰塊銳器的模樣;瞥到櫃子或床底等一切可藏人的空間,有過凌亂動過的痕跡,就可以推斷有人曾在此處躲過,偽造不在場證明;看到一連串死因,要分清楚致死的是物理攻擊還是藥物入口,除卻致死的凶器,其餘皆可不必在意,一個蘿蔔一個坑,讓嫌疑人一一對號入座即可。
倘若你是固定車隊玩家,換言之就是長期和同一群人一起玩劇本殺,那麼良心建議從現在開始,培養一個無論自己是否為兇手,都將時間線一筆帶過的好習慣。才不會導致一旦你抽到兇手,開始含糊不清時,熟識朋友立刻發覺的慘狀。而如何做到一筆帶過呢?就是在說明每個時間點時,加上一句當下在做何事的簡述便可,遇到作案時間,大方的一句去辦私事就好,甚至連明確時間點都可以暫且不提。
假如你運氣不好的抽到兇手,不用緊張,傾聽其他玩家闡述時間線時需打起十二萬分精神,讓自己擁有更多資訊量,尤其作案時間,要小心有沒有其他嫌疑人恰巧見過你的角色出沒。總之,不要否認自己對死者的殺人動機,但盡可能的讓惡意顯的沒那麼大;請記得裝作勉為其難的,認領一個不會撞到其他人時間線,且不致命的作案手法,因為大部分玩家會覺得一人只能動手一次,其實不然;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在腦海為角色譜寫一部新的人物小傳,營造出自己和大家一樣,都有殺機,卻沒有做出實際致死行為;千萬不要給角色安上一個天馬行空的時間線,能不說謊、就不說謊,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有沒有人剛好戳破你的謊言。最後,一句「理不直氣也壯,大事不說,小事靠編」,送給大家。
「現在,你準備好共赴第二人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