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許嘉玲、張天儀

文字/許嘉玲、張天儀

圖片/朱惠如


在這個對文組不那麼友善的社會中,中文系出身的人更要為尋找路口,讓自己能夠踏在前往未來的道路上。

  這次我們找到了即將升上大四的惠如學姊,回想當時,我們還在出入大一的時候,她是系上的副會長,給人一種非常可靠、自信的樣貌。這樣的她,在升上三年級時就有依照自己的興趣開創自己的香氛蠟燭品牌,甚至在寒暑假期間事先未自己的未來鋪路,去到其他科系專業的公司實習。這次我和天儀和學姊聊了一些關於這一學期她做的事情。 

  嘉玲:惠如學姊上次有找我去聽一些理財的知識,例如:在之後的幾年有沒有自己的一些理財規劃,讓我列了以後想買的東西甚至精確到要寫出金額,然後學姊也會在IG上做記錄。想問一下學姊為什麼會想要做這個活動呢?

  因為我去年暑假有去實習,然後這個活動的內容是我實習時所接觸到的一小環的知識,那我也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把正確的觀念傳遞給身邊的人,不只限於朋友,也不僅僅是理財這件事,其實活動裡面並不是只有理財的觀念,更希望他們可以正視自己的人生,好好地去做規劃,因為我們通常都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社會,或是做一些即將要出社會的準備,所以我希望用實習時學到的東西,去幫助更多人思考這件事情(規劃未來)。


  嘉玲:那學姊你在實習的時候有沒有特別學到什麼東西?或是說讓你特別印象深刻的?

  我們實習裡面有很多環節,因為我們公司是金控公司,所以我們會學到很多金融知識,以及考取相關證照,像我暑假實習完就有去考證照,然後實習裡面也有教理財的觀念,但我覺得實習中有一個環節很重要,它主要是教我們認識自己,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那時候我們有寫一個夢想版圖,我寫超級久的,有種雖然有想過(夢想),但是不太敢去追求的感覺,我們總是太束縛了,像是我們都想要買房子,但是大部分人好像都會因為這個目標過於困難(可能要貸款XX年),就默默刪掉這個選項,不過夢想版圖主要是希望我們把東西列出來,鼓勵我們勇於追求夢想,不要因為夢想很遙遠或很困難就直接放棄,連努力都沒有。

嘉玲:那麼是什麼契機讓學姊想做這樣的活動?然後在做完這個一百人的挑戰之後,學姊還有其他想挑戰的事情嗎?或是想傳遞其它觀念給同學之類的?

從認識自己代替「我以為」

  從故事的最根本來談,我大一的時候出車禍,當時並不知道怎麼處理,後來我接觸到業務員,我姊姊也是業務員,大概入行七至八年了,她那時候幫我處理了車禍的事情,但是我們事發當下並沒有馬上報警,所以我們之後是藉由行車紀錄器來做筆錄,這件事情就變得很麻煩,不過也因為後續的理賠讓我意識到保險的意義。

隔了一年,我去姊姊的公司當我姊的小助理,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家公司。一開始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反彈,大部分人對保險都不太了解或是有些負面的印象。當完助理,隔了一個學期之後的暑假,我還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去參加公司的實習,當然中間經歷過許多猶豫、抉擇,也思考過我要的到底是什麼?去學這個東西對我來說到底有沒有意義?但也因為這些猶豫、選擇,讓我在暑假實習的時候比較義無反顧,畢竟有想過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後來發現我是一個喜歡有工作價值的人、喜歡幫助別人的人,暑假實習算是改變了我很多,我覺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很重要,不只是照自己的興趣去選工作,大部分人可能還是照自己的興趣、專長,來決定自己適合的科系,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子的模式,但我覺得這樣不太對,不應該只是照興趣去選工作,再用那個工作換來薪水,過那樣的生活。

「我想要」不只是想要,還要得到

  我覺得我們系上的同學比較沒有自己的想法,其實每個人應該都要去思考很現實的部分,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這是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再來我們應該回去思考我想要的生活,什麼樣的工作(薪水)可以給予?甚至可以考慮到工作環境、該公司的前景怎麼樣、升職會不會很困難、工作價值等等的,我們太常用學生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去做選擇,也會因為身邊的人而受影響。這個理財分享的初衷除了「把正確的觀念傳遞給朋友」以外,更重要的是我想幫助大家去思考理財這件事。在分享之前我通常會問他們最近有什麼規劃,以後有什麼規劃,未來想要有什麼樣子的發展?

  系上的學弟妹、同屆的、以及學長姊,大部分都選擇公職、教師,我當然不反對,我接著就會問他們說為什麼想要考公職,九成的人都會說父母覺得考公職不錯,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要去考公職的,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點,難道你願意聽父母的話去做人生中的任何選擇嗎?我覺得應該要去思考說,你到底喜不喜歡這個東西,公職雖然有穩定的薪水,但穩定的背後是升職不易、薪水漲幅不大;部分人考教程,不過他們不一定是想往教師的方面去做發展,大部分是因為不知道中文系畢業可以做什麼,所以先為未來謀個後路。假如我未來真的沒有想法的話,可以去考個老師,大家想的都有點太簡單、太單一了,不太敢去夢想,所以我們往往退而求其次,選擇過將就一點的生活。

他們去考公職或是教程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這個東西,而是因為他們覺得很迷茫,也有人會回答說他之後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我聽了其實滿難過的,我現在大三,偶爾也會問身邊的人未來想做些什麼,有些人也會說他不知道要做什麼事情,就會覺得很可惜,明明他是一個蠻棒的人,為什麼他沒有去好好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我的公司主管在理財規劃、安排這方面給予了很多資源,除了平常會輔導我去幫助更多人了解理財觀念,也提供我很多學習的機會,在理財分享之餘也會介紹一些醫療、現實方面的東西、保單檢視等等,這些專業項目都可以跟朋友分享、繼續幫助他們。另外,理財分享所用的簡報也是公司買來的,公司花了不少錢買來的課程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傳遞給其他人,其實覺得很感恩、很無私,如果是跟外面的業務洽談,鑒於彼此都不太熟悉,可能就不會額外分享理財的觀念,所以這也是我很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有些工作可能就把你帶到崗位上,不會再學習了,只有每天很忙碌地工作;那其實我的這份工作會一直進修、學習,持續地分享、幫助更多的人。

找尋自己想要的方向

  我相信大家在高三那時候得選擇之後要讀什麼科系,因為我高三是用繁星,選完之後我就想說,那中文系以後要做什麼?就會開始問自己,家人當然也會問,但我覺得自己問自己是很重要的,我那時候也在想像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其實去年我去實習的時候,都還覺得很迷茫,但是思考這件事真的很重要,人如果不思考就會死亡,我那時候就決定,從大學開始,我要好好的努力,去找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如果不是中文系相關的專業項目,那倒也無妨,因為大部分人畢業之後,也不一定會從事跟大學科系相關的工作,更重要的應該是他在大學裡面學到了什麼東西,我覺得自己像是一顆陀螺,從大一旋轉到現在,也有人會以霓虹燈(發光發熱)來稱呼我;系上給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我本人比較喜歡去探索書籍以外的體驗。比如我大一時參加了火舞社,因為我高中是童軍社的,便想說可以延伸去學習一些新的事物。大家應該看不出來我之前是比較內向的性格,以前的我身處在人群之中,會覺得很恐懼、不自在,但現在就還好了,應該是下定決心的關係,我決心要改變自己,不能再這麼不勇敢,才開始了後面一步一步的嘗試。包括大二擔任的系學會副會長,一開始也不太敢去接洽,後來可以很自然地跟別人聊天、社交。

要找尋自己想要的方向,其實蠻不容易的,除了要一直抉擇;一方面也要捨棄某些東西,努力、嘗試的過程中如果錯了,一樣需要回到抉擇、捨棄、努力、嘗試的這個循環中,後來會發現在成長的路上,一直都會經過這幾點的洗禮;那除了理財分享一百人之外,就算過了這個門檻,我還是會繼續分享,因為我覺得這不限於一百人,畢竟我的朋友圈一定超過百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目標,也想要繼續分享其它觀念給大家,除此之外也想帶給大家不只是理財方面,而是可以帶著走的能力。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我知道要理財,但他們通常不會去執行,應該說他們沒有行動力或是一個系統化的方式去做,也不太了解未來會碰到什麼樣的事情。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可能還會覺得退休離我們還遠,但其實退休同樣要規劃在人生裡面。我們公司每個寒暑假,甚至是在學期間,都有舉辦實習。有些科系會有實習學分,但我們系並沒有,其實還滿可惜的。中文系只有畢製,但真的會走中文系相關的真的不多,那我就會覺得說:為什麼要放棄實習這個機會,如果大家能力、時間允許的話,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有個機會去實習,然後裡面也會教一些金融產業的相關知識、技能,還有相當難能可貴的職場體驗。很少有公司(尤其是這種大公司)會開放實習體驗,更何況是這麼扎實的課程體驗,也相對有保障,因為是我自己親身體驗過,也覺得很不錯,才會想分享給身邊的人,希望對未來感到很迷茫的人或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嘗試新的事物,其實這就是我們在找的人才。給自己一個機會可以好好面對未來的種種困難、挑戰,而不是渾渾噩噩、毫無方向的忙碌下去。大二的我很忙,一方面要打工又要忙系學會的事,還要讀書,覺得每天都很忙碌,就有人會問我說:那你到底在忙什麼?我覺得這個問題點醒了我,雖然有學到東西,但這些東西對你來說真的有用嗎,還是說你就只是在瞎忙,如果你也是個很忙碌的人,這件事情你可以好好思考看看。

「能力」最能夠影響你的一輩子

  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傳遞理財知識給你們,更希望這些過程可以讓還未出社會的人提早做些準備,或是為已經出社會的人建立基礎,最後送兩個字給大家,就是「能力」,希望大家可以把這兩個字好好地放在心裡,因為現實中這兩個字最能夠影響你一輩子,我可以給大家的就是提升競爭能力的機會,如果你真的想為自己好好地努力或是學習一些很特別的、外面學不到的,我其實覺得不要放棄這樣的學習機會,你可以來聽聽看或實習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