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征服者--大蒙古
NHK特攝大型歷史紀錄片《大蒙古·文明之道》(中文字幕)
蒙古自古就是一個充滿了智慧的民族,蒙哥汗是東方最早研究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德的《幾何原本》的第一人,人們只知道康熙如何研究西學等等,殊不知蒙古人早在十三世紀就開始研究西方科學了,而且這個研究者還是率領千軍萬馬的帝王。
《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性檔,於1206年由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頒佈實施。法典將行政權及司法權分開,建立了一套有民主色彩的君主政體制度。這種以兩權制約的判例制度,比英國19世紀的判例制度早約600年。
蒙古人在西方造就了強悍的現代俄羅斯人。滿洲人在東方即將垂死之際,將自己的奴才中國人推上了歷史舞臺。金戈鐵馬的殖民時期,強悍的蒙古人阻擋了瘋狂的歐洲人,否則,中國人會和印地安人差不多,即使生存下來,13億人在狹窄貧瘠的黃河長江流域不得不假劣偽冒而易子而食;滿清的版圖使中國人有了生存空間,中國人應永遠敬拜成吉思汗與努爾哈赤。
國際蒙古人和國際猶太人一樣富有和影響力,國際猶太人不等同以色列,國際蒙古人不等同現在蒙古國;蒙古人控制歐亞數個世紀之久,再經歷全球改變,蒙古人開始化整為零,小部分留在本土,大部分移轉全球,有多少資產隱藏了在台下。滿洲人亞洲的貴族,蒙古人世界的貴族。
世界名人對蒙古人的評價:
在網路還未出現的七百多年前,蒙古人就打開了全球資訊交流。
——《華盛頓郵報》
蒙古人的的弛馬驛站是當時通訊業的最佳最快形式,是當今世界英特網的前奏。
——《千年歷史人物》
在中世紀裡,戰略最好的例證並不出在西方,而是來自東方......蒙古人所進行的各次戰爭,無論在作戰的規模的藝術方面,在突然性和機動性方面,還是在戰略和戰術上,不僅不會遜色於歷史上任何戰爭,甚至還要超越這些戰爭。
——(美)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在歐羅巴,也與西部亞細亞同樣,不重新樹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樣無論在歐洲和亞洲,使他們從沉睡狀態中蘇醒過來,需要一隻強有力的手去搖動他們是迫切需 要的。這樣搖醒他們的強有力的手出現了,這就是不屈之王鐵木真及其後裔......他們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運後不久撤離了歷史舞臺。俄羅斯人的德意志人及其他 的西歐諸國民,能夠達到現在這樣強大和文明無疑是蒙古人和蒙古軍征服的刺激的賜物。
——(德)費朗索兒馮額爾多滿《不屈之王鐵木真》
歐洲人稱其為"世界之鞭"他是名副其實的"人類之王"。世界秩序因他而改變。人類的世界觀因他而昇華。
------《華盛頓郵報》
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闢了洲際的通道,便利了中國和波斯的接觸,以及基督教和遠東的接觸。
------法國東方史學家 格魯塞
由於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制敏捷的性格塑造出了偉大的成吉思汗,網路還未出現的7百年以前的蒙古人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係,建立了國際關係新秩序。
------韓國總統 金大中
世界征服者01_ 來自東方的基督軍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ve7gLgMDU&t=12s
世界征服者 1 - 14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pUwZ_d9_6_vYv5S_dzYX8A
提取碼:ljio
話說十二世紀下半葉,相繼有不少日爾曼商人和基督教傳教士來到了波羅的海沿岸東部地區。隨後,十字軍騎士到達這裏,但已不是帶著十字架來傳教,而是拿著利劍來征服這一片新的領土。日爾曼人向東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積極擴張最初與阿利別爾特主教的名字相聯,他在德維納河口建立了里加城,把不少日爾曼人移到那裏。1202年,阿利別爾特主教把波羅的海沿岸的騎士們組織起來,仿照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幾個騎士團的形式,組建了具有宗教色彩的軍事組織——寶劍騎士團,或聖劍騎士團、佩劍騎士團。
1204年,十字軍佔領君士坦丁堡,更加劇了天主教與東正教的衝突。這樣一來,物質裝備很差的西部騎士就有了佔領歐洲東部的新藉口,他們把這些佔領看成是爭取異教徒(也就是東正教徒)回歸天主教。現在異教徒可以扮演“回歸者”的角色。對於羅馬教會來說,廣闊無垠的羅斯平原不僅是進行傳教活動的理想之地,而且是收人錢財的潛在來源(教會費、捐款、贖罪券等形式)。更何況羅斯正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這對羅馬天主教會來說也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因此,寶劍騎士團的行動得到了教皇(按:當時教皇為英諾森三世)的全力支持。
世界征服者02_ 韃靼人的故鄉
历史上,中國人從未征服過蒙古人,而蒙古人則長期統治過中國人。元清都是中國被外族殖民,中國是被統治者。14世紀中後期,中國從蒙古獨立出去建立了明朝。滿清時期,滿洲人和蒙古科爾沁部是聯盟,滿蒙聯姻,滿洲皇室一半蒙古血統。喀爾喀蒙古在名義上屬于滿清帝國,實際則是處于完全自治的狀態。而滿清帝國對中國則是完全的殖民,滿漢不通婚的種族歧視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清末。
清帝國倒台後,蒙古于1911年建政,1921年建黨,1924年建國。中華民國自淫蒙古是自己的領土,但現實中民國對蒙古從來就沒有任何行政權和主權,僅僅是在嘴上過把瘾。1919年11月,當時中國的執政者安福系集團奉日本主子之命,派遣徐樹铮侵略蒙古,結果不到一年時間就被踢了回來......
說“中國曾經是蒙古的一部分”是基于历史現實。而中國人說“蒙古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即使以中國的觀點來看,也極其牽強,還很帝國主義。
世界征服者03_ 蒼狼之子 成吉思汗
即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歷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複實力。約在金大定未建立宮帳,稱汗。與劄答闌部劄木合等作戰,敗績,史稱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與汪罕聯兵助金截擊塔塔兒部翰里劄河(今蒙古烏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魯之官。又隨汪罕與乃蠻部戰,戰後諸部來附,勢力增強。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汪罕戰勝以劄木合為首的蒙古高原十餘部盟軍。滅塔塔兒撕四部,據呼倫貝爾草原,實力大增。三年,被汪罕發兵掩襲,敗退至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備,奇襲汪罕牙帳,滅克烈部。次年與乃蠻部決戰,滅乃蠻。六年於翰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忽里台大會,建蒙古國,即大汗位,加號成吉思,頒布劄撒,建萬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戶,設劄魯忽赤掌行政司法諸事。即位四年(1209),大舉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迫使西夏納女請和。六年,率大軍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華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獻岐國公主請和,乃退兵。十年複以金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為口實,攻佔中都(今北京)。病死於六盤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廟號太祖。次年,追上諡號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諡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世界征服者04_ 蒙古統治的世界・繁榮與文明
在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多年前,蒙古人就打開了全球信息交流。
——《華盛頓郵報》
蒙古人的的弛馬驿站是當時通訊業的最佳最快形式,是當今世界英特網的前奏。
——《千年曆史人物》
在中世紀裏,戰略最好的例證並不出在西方,而是來自東方......蒙古人所進行的各次戰爭,無論在作戰的規模的藝術方面,在突然性和機動性方面,還是在戰略和戰術上,不僅不會遜色于曆史上任何戰爭,甚至還要超越這些戰爭。
——(美)利德爾哈特《戰略論》
在歐羅巴,也與西部亞細亞同樣,不重新樹立自然的秩序是不行的。那樣無論在歐洲和亞洲,使他們從沈睡狀態中蘇醒過來,需要一只強有力的手去搖動他們是迫切需要的。這樣搖醒他們的強有力的手出現了,這就是不屈之王鐵木真及其後裔......他們是完成支配世界的至上命運後不久撤離了曆史舞台。俄羅斯人的德意志人及其他的西歐諸國民,能夠達到現在這樣強大和文明無疑是蒙古人和蒙古軍征服的刺激的賜物。
——(德)費朗索兒馮額爾多滿《不屈之王鐵木真》
歐洲人稱其爲"世界之鞭"他是名副其實的"人類之王"。世界秩序因他而改變。人類的世界觀因他而升華。
——《華盛頓郵報》
蒙古人幾乎將亞洲全部聯合起來,開辟了洲際的通道。
——法國東方史學家 格魯塞
由于有了蒙古人,人類才第一次擁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強不拔、勇猛無敵的精神和機制敏捷的性格塑造出了偉大的成吉思汗,網絡還未出現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打通了世界各國的關系,建立了國際關系新秩序。
——韓國總統 金大中
文化方面,蒙古金帳汗國影響了整個後世的俄羅斯,外交使節一直通往羅馬教遷。波斯文明在蒙古人的統治下發展到極盛,中亞一直到末期的黑羊白羊王朝,不僅保留了過去的薩珊波斯的文化,並與蒙古文化加以融合。突厥文化也在蒙古人的統治下得到了發展。
《成吉思汗法典》,是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範圍最廣泛的成文法典,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性文件,于1206年由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頒布實施。法典將行政權及司法權分開,建立了一套有民主色彩的君主政體制度。這種以兩權制約的判例制度,比英國19世紀的判例制度早約600年。
世界征服者05_ 蒙古殖民下的中國
中國历史上發達的時期都是被外族統治的時期,鮮卑人南下建立了唐朝盛世;此外日本人統治的上海、台灣,以及英國統治的香港和葡萄牙人統治的澳門都是中國历史上最發達的城市。
1279年蒙古滅中國,中國成爲蒙古的一部分。蒙古帝國從陸路和海路開通歐亞非三大洲的貿易往來,蒙古人和色目人幾乎壟斷整個歐亞大陸的貿易,蒙古給中國帶來了空前絕後的文明與繁榮。
但是自然災害、內亂以及元帝國統治者的粗心大意使中國失去了繼續發展的機會。一個世紀後,蒙古人走了,也帶走了積極向上、胸懷寬廣、放眼世界的新血統。
明朝,就是因爲缺乏這種血統,在历史發展序列中停頓了下來。
明朝時期,西方從文藝複興中找到了靈感,走上了近代化的捷徑。而中國,在"鄭和下西洋"自吹自擂一番後,很快走上了下坡路,資本主義萌芽被扼殺,西方傳教被禁止。狹義的明朝人沒有蒙古人的遠見,沒有看到大洋另一邊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意大利人利瑪窦踏上明朝的土地,就強烈感受到中國人狹義的中國中心論,《利瑪窦中國劄記》記載:"中國人把自己的國家誇耀成整個世界,並把它叫做天下";"中國人聲稱並且相信,中國的國土包羅整個的世界"。顧及素來秉持天圓地方說的中國人"深信他們的國家就在它的中央,他們不喜歡我們把中國推到東方一角上的地理概念",在獻給明代皇帝的世界地圖中,利瑪窦特意把中國置于世界中央,照顧了一下中國中心論的虛榮心。
在利瑪窦看來,這種超過阈度的優越感,使得中國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國人認爲所有各國中只有中國值得稱羨。就國家的偉大,政治制度和學術名氣而論,他們不僅把所有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是看成沒有理性的動物。他們看來,世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誇耀的。"據利瑪窦的實地考察,當時中國人"爲了表示他們對歐洲人的蔑視,當葡萄牙人初到來時,就被叫做番鬼,這個名字在廣東人中仍在通用。"盡管過了4個世紀,"番鬼"這詞至今仍在廣東話中流行。
世界征服者06_ 中國獨立・滿蒙收複中國
由于自然災害、內亂以及暴政,導致了元帝國的敗亡,蒙古人結束了在中國近一個世紀的殖民統治。1368年,中國從蒙古獨立出去,建立了明朝。此時西方的蒙古人依然強盛,而東亞的蒙古人雖然嚴重衰落,陷入四分五裂和不斷內戰的局面,但是縱觀整個明朝,蒙古對中國仍然保持著絕對的軍事優勢。1449年土木堡戰役,明朝50萬大軍被2萬衛拉特騎兵全殲,大明朝皇帝朱祁鎮被及其手下50多位重臣被蒙古俘虜,成爲世界軍事史上最大的奇迹。
1644年,滿蒙聯軍滅中國,中國再次成爲異國殖民地。與蒙古人同爲阿爾泰民族的女真人,自十三世紀蒙古統治滿洲開始,女真人開始蒙古化,血統和文化都受到蒙古人的嚴重影響。努爾哈赤汗的六世祖名叫蒙哥帖木兒,努爾哈赤精通蒙古語和蒙古文化,其尊號Sure Beile(淑勒貝勒)和Kundulen Han(昆都侖汗)均爲蒙古語。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賜號爲"達爾汗巴圖魯" (蒙古語"榮譽的勇士"),異母弟巴雅喇,賜號爲卓裏克圖(蒙古語"果敢"),另一異母弟穆爾哈齊,賜號爲"青巴圖魯"(蒙古語"忠誠的勇士" )。 努爾哈赤的兒子、外孫如皇太極及其兄代善、莽古爾泰等人之名全是蒙古語。
滿洲人興起之時,東亞的蒙古人仍然處于四分五裂、內戰不斷的狀態,科技和文化水平也遠遠落後于西方的蒙古人。滿洲人聯合一部分東亞蒙古人建立了大清帝國。"大清"國號源自蒙古語"Daičhin"(意爲";卓越、善戰",中文音譯爲"代青"或"大清")。但後來滿洲人背叛了蒙古這個盟友,就連蒙古貴族高層也因貪圖榮華富貴而出賣了自己的民族,就這樣,大清帝國成了滿洲人的天下。
滿清時期,全世界的蒙古人勢力有位于東歐的克裏米亞汗國,以及位于印度次大陸的蒙兀兒王朝。蒙古克裏米亞汗國是當時歐洲的最強勢力之一,曾一度壟斷整個黑海及周邊的貿易並建立史拉庫城,屢次侵入沙皇俄國,一直興盛至18世紀末期;而蒙兀兒王朝是16至18世紀的世界超級強國,軍事、科技、經濟、文化水平都處于當時世界的頂峰,蒙兀兒王朝對印度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9世紀中期。
世界征服者07_ 十五世紀地球最強・蒙古帖木兒汗國
帖木兒是成吉思汗的七世孫,"帖木兒"蒙古語意爲"鋼鐵"。其父"塔剌海"蒙古語意爲"遼闊的草原",是蒙古察合台汗家族的四個千戶之一,其母親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國合贊汗的女兒。帖木兒家族爲巴魯剌思部,是典型的尼倫蒙古部族,祖先可追溯至哈剌察兒,與成吉思汗同宗。帖木兒自認是個"拼圖者",意思是說他要把已經支離破碎的蒙古成吉思汗帝國,再一塊塊地重新拼回去。
帖木兒在整個歐亞非大陸上散布著蒙古人的恐怖。1396年,奧斯曼土耳其在蒙古金帳汗國騎兵的幫助下,以強大的騎兵和火器在保加利亞重創了神聖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與法國聯軍,被公認爲當時歐洲最強的軍隊,可是帖木兒卻在一天之內就把它殺得全軍覆沒。一個世紀以前,埃及馬木留克騎兵曾經在巴勒斯坦擊敗過當時所向披靡的蒙古遠征軍的留守部隊,可是帖木兒卻在一年之內就把埃及人痛擊兩次。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所建立的四大蒙古汗國,現在已經有三個(察合台、伊兒、金帳) 臣服于帖木兒,而剩下的一個元帝國也早就自行崩潰了,只剩下一些互不隸屬的部族在蒙古高原上互相爭鬥。
帖木兒派遣使者來中國,並非是真正友好的表示。如果我們結合他東進過程中使團到過的地方,以及這些地方在其後的遭遇來看,那麽就可以發現,他的這些所謂的使團與其說是友好外交使團,還不如說是軍事偵察團來得更確切些。
當時帖木兒帝國的國力遠在明朝之上,帖木兒汗年年派使者來華,目的一是刺探明帝國的情報,二是做生意:"蓋番人善賈,貪中華互市,既入境,則一切飲食、道途之資,皆取之有司。雖定五年一貢,迄不肯遵,天朝亦莫能難也。"
洪武二十八年(1396年),帖木爾扣押中國明朝使節。洪武三十年(1398年)帖木兒再次扣押、虐待明朝使節。帖木兒如此挑釁明朝,但面對強大的帖木兒帝國,朱元璋只能忍氣吞聲。
公元1404年,也就是明永樂二年,帖木兒揚言要讓中國回歸蒙古帝國的版圖,集結了多達四、五十萬人的大軍,由他親自率領開始東征明朝。望不見盡頭的蒙古部隊又一次向中國開來。不過天佑中國,在公元1405年,帖木兒卻于東進途中因病去世了,于是這次龐大的軍事行動就此夭折,帖木兒的帝國陷入了奪位的紛爭之中。
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這樣記載: "僅只比明王朝晚一年,在中亞興起的帖木兒汗國,正決心收複中國,恢複蒙古帝國東方的故有版圖。一四○四年,靖難之後結束第二年,帖木兒大汗從他的首都撒馬爾罕;出發東征,進攻中國。不料在中途逝世,軍事行動中止。如果帖木兒不適時的死,根據已知的資料推斷,以明王朝那殘破的力量,勢將無力抵抗。一個新的異族統治,可能再現。"
世界征服者08_ 強盛至十八世紀末的蒙古克裏米亞汗國
金帳汗國建立後,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一個後裔被分封建立了克里米亞汗國的雛形。最早管理克里米亞的是禿花帖木兒,他是拔都的兄弟。1239年得克里米亞為封地,1430年,他的後人哈吉·格來正式立國,定都巴赫奇薩賴。
哈吉·格來死後,次子努兒道刺特和六子明里·格來爭位,後來明里·格來得位。1468年,他在卡法訪問,同時鄂圖曼帝國派了一支軍隊前往奪取卡法。他在1475年被鄂圖曼帝國囚禁;出於政治目的,鄂圖曼帝國保留克里米亞汗國的獨立,因此兩年後獲赦,成為蘇丹的封臣。半島南部由鄂圖曼帝國占領,汗可以繼續統治其餘的半島和北方草原地區,並發行自己的錢幣。與他們一起生活的有諾蓋人。
1502年,金帳汗國徹底崩塌,克里米亞汗國聯俄國打敗最後一位大帳汗國可汗賽義德·阿里,成為金帳汗繼承人。從1524年起,克里米亞可汗被蘇丹任命,伊斯蘭·格來二世開始以鄂圖曼帝國蘇丹之名做星期五禮拜。
世界征服者09_ 蒙古的傳承者・現代北方強國
"我,指定我的孫子拔都爲蒙古大軍的統帥,要他去征服世界,直到最後的海洋,直到蒙古馬蹄能夠踏到之處。到那時,瘟疫、饑餓和旱災就會停止,普遍和平就會降臨!" ——成吉思汗
蒙古四大汗國中,實力最強、生命力最持久的是位于俄羅斯的金帳汗國。金帳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的實際宗主國,其開創者是成吉思汗長孫拔都,拔都汗是繼成吉思汗後的蒙古最強統帥。在蒙古帝國第二代大汗窩闊台和三代大汗貴由去世後的諸王爭權中,拔都汗以強大的軍力扶植非窩闊台系的蒙哥(忽必烈的哥哥)掃平諸王並登上汗位。
當年元帝國的第二、三、四任大汗都是俄羅斯蒙古大汗拔都的部下,貴由的汗位該失烈門繼承,結果被金帳汗國幹涉了元帝國內政。不裏是貴由的朋友,被拔都汗親自斬首,不裏是蒙哥送給拔都汗的禮品。元帝國使者在金帳汗國的地位也遠不如金帳使者在元的地位。16世紀後,蒙古與俄羅斯基本容爲一體,俄羅斯繼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古後,成爲新一代的北方強國。蒙古人的統治直接導致俄羅斯的強大,自蒙古一統歐亞後直至今日,中國一直被俄羅斯踩在腳下。
俄羅斯政治上的中央集權、經濟上的農奴制度、軍事上的擴張好戰、宗教上的服從世俗等等,都是傳承自蒙古的道統。蒙古統治俄羅斯250年,在之後長達700多年的時間裏,和俄羅斯人大量混血,歐洲國家至今還稱俄羅斯人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歐洲人說"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意思是"剝開一個俄羅斯人,就會看見一個韃靼蒙古人"。俄羅斯人彪悍尚武的民風就是深受蒙古的影響。
蒙古帝國與俄羅斯都是橫跨歐亞大陸,包含上百個不同民族。俄羅斯繼承了從前蒙古帝國的大部分領土,俄國統治者曾經代表蒙古人進行收稅。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蒙古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家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在占領喀山與阿斯特拉罕後才成為強國。俄羅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服飾也受蒙古影響,軍制與法制是蒙古的翻版。
喀山汗國、阿斯特拉汗、西伯利亞汗、克裏米亞汗、諾蓋汗的蒙古韃靼貴族們後來都供職於俄羅斯公國,成為很多大公、王、貴族的姓氏起源。沙皇家族有蒙古血統,伊凡雷帝的母親耶林娜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一直到彼得大帝臉上還有明顯的蒙古特征,列寧有卡爾梅蒙古血統,並且家裏有喝蒙古奶茶的傳統。近代蘇聯的戰神布瓊尼、元帥鐵木辛哥、葉缪冕科、科涅夫以及蘇維埃最高主席團主席勃列日涅夫等人的臉上都有著明顯的蒙古特征。
蒙古人不僅把血統形式傳給了俄羅斯人,而且把政治制度、稅收制度、海關制度和軍事制度也傳給了俄羅斯人,蒙古人為俄羅斯貢獻了賽米翁和鮑裏斯戈杜諾夫兩位沙皇。六位皇後:所羅門尼婭•薩布洛娃;耶林娜•格林斯卡娅;伊琳娜•戈杜諾娃;納塔利婭•納雷什金娜馬爾法•阿普拉克希娜;葉夫多基婭•薩布羅娃。蒙古韃靼人還把驛站和軍事戰略戰術傳給了俄羅斯人。如著名的尤 裏•梅謝爾斯基汗將軍,安德烈•謝爾基佐夫,葉爾莫洛夫,多赫圖洛夫,馬秋什金,莫爾德維諾夫,葉潘欽,比裏列夫,日林斯基,謝爾巴切夫等將軍們以及科學 巨匠們如門捷列夫,梅奇尼科夫,巴甫洛夫,季米裏亞澤夫,歷史學家坎捷米爾,卡拉姆津以及極地學家切柳斯金,奇裏科夫等人都有蒙古韃靼血統。
俄羅斯諺語說"如果深究俄羅斯人,就會出現韃靼人"。德邁斯特也說過"抓傷一個俄羅斯人,就等於抓傷一個韃靼人。"蒙古韃靼人對於俄羅斯民族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以至於形成了這樣的觀點:俄羅斯人是西方的東方人,是東方的西方人。此外蒙古韃靼人對於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在俄羅斯文學方面三位最偉大的小說家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就有蒙古血統,也只有蒙古血統的屠格涅夫才能寫下《白凈草原》這 樣舉世無雙的對草原的深刻理解和體驗的小說。舞蹈家烏蘭諾娃;安娜•巴浦洛娃等都擁有蒙古韃靼血統。 ——《遊牧文明史》
世界征服者10_ 蒙古人在歐洲建立的帝國之一・諾蓋汗國
諾蓋 (蒙古語:ᠨᠥᠭᠠᠢ,轉寫:Nogai,西裏爾:Ногай;?-1299年),別兒哥的侄孫,術赤汗的第七子,土斡耳之子塔塔兒之子。他統領一個萬人軍團;同時,他也有他的個人宮廷衛隊。他的軍團由居住在烏拉爾河的曼吉特人和諾蓋人組成,他們兩部自別一部,另成單位。後來的諾蓋汗國由他們組成。他是諾蓋汗國曼吉特人的可汗,他曾經在1262于高加索的傑爾賓特與伊兒汗國作戰。
他的領地大約在第聶伯河與多瑙河下遊一帶(包括加裏西亞,奧塞梯與羅馬尼亞一帶)。1287年,諾蓋聲稱拔都汗曾授予他特殊爵位,他後來成爲多瑙河下遊統治者,並處理埃及和拜占庭關系。他曾幹預巴爾幹事務。後來拜占庭了解蒙古的重要,皇帝米海爾八世曾把他的私生女歐菲柔細讷(Euphrosyne Palaeologina)嫁給他。孟哥帖木兒死,脫脫蒙哥即位,西方人將兩者並列,形成二元政府。西方史料稱諾蓋爲皇帝,埃及人稱他爲國王,俄羅斯人稱爲沙皇。他在1265-1285年多次對東歐用兵,他在1285年入侵匈牙利,1286年入侵波蘭的加裏西亞,這汗國在北高加索至第聶伯河。他經常發兵巴爾幹與波蘭,使保加利亞成爲屬國。
後來脫脫即位,對他不滿,脫脫對他發動進攻,1297年在頓河附近開戰,脫脫戰敗。諾蓋在脫脫退往薩萊時錯誤地沒有立即向薩萊進軍。1299年于第聶伯河附近的波塔瓦再次開戰,脫脫勝利,脫脫軍把諾蓋捉住砍掉。諾蓋的兒子試圖奪取繼承權,但也被打敗。其中一個兒子恰卡逃亡到巴什基爾人那裏,後逃亡到阿蘭,再前往保加利亞。
恰卡是保加利亞的一位君主。但保加利亞原王斯維托斯拉夫懼怕脫脫,于1301年把恰卡交出,並向脫脫稱臣。諾蓋的妻子阿刺忽是基督徒。
家族: 高祖父帖木真 曾祖父術赤 伯祖父拔都 伯祖父別兒哥 祖父土斡耳 父親塔塔兒 兒子恰卡
資料來源: 《蒙古與俄羅斯》第三章 金帳汗國 《草原帝國》 金帳汗國
世界征服者11_ 十六至十八世紀蒙古人的軍事科技和建築
蒙古自祖先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至13世紀稱霸歐亞大陸;
15世紀天下無敵的帖木兒汗國;
15到18世紀末的克裏米亞汗國是當時歐洲最強勢力之一,曾一度
壟斷整個黑海周邊的貿易並建立史拉庫城,並屢次侵入沙皇俄國和波蘭。
蒙古最後的帝國蒙兀兒是當時世界的超級強國,直到19世紀中期才滅亡。
之後蒙古人才逐漸退出世界曆史舞台,至此蒙古人整整強盛了500多年。
而現在國際蒙古人和國際猶太人 一樣富有影響能力。
國際猶太人不等同以色列,國際蒙古人不等同現在的蒙古國。
蒙古人控制歐亞數百年,再經曆全球改變。
之後,蒙古人開始化整爲零,一部份退回蒙古本土。
一部份移轉全球,有多少資産隱藏了在台下。
十六世紀初,一群遊牧民族南下來到印度。在僅僅20年的時間裏,他們建立起了人類曆史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它的名字是「蒙兀兒Mughal」。蒙兀兒與印度人較無關聯,這是外族統治的時代。這個外族,是來自北方的蒙古人。在波斯語中,「蒙古Mongal」就稱為「蒙兀兒Mughal」。
蒙古曾出現成吉思汗這樣的偉大人物,這是我們熟知的。並且,我們也知道他們的曉勇、剽悍,甚至殘忍。蒙古的後代繼承傳統,在十五世紀時來到印度,印度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此後長達三百多年的時間,北方印度都在蒙兀兒帝國的籠罩中。
世界征服者12_ 十六至十八世紀的超級帝國・蒙古蒙兀兒王朝
蒙古自祖先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至13世紀稱霸歐亞大陸; 15世紀天下無敵的帖木兒汗國; 15到18世紀末的克裏米亞汗國是當時歐洲最強勢力之一,曾一度 壟斷整個黑海周邊的貿易並建立史拉庫城,並屢次侵入沙皇俄國和波蘭。 蒙古最後的帝國蒙兀兒是當時世界的超級強國,直到19世紀中期才滅亡。 之後蒙古人才逐漸退出世界曆史舞台,至此蒙古人整整強盛了500多年。
十六世紀初,一群遊牧民族南下來到印度。在僅僅20年的時間裏,他們建立起了人類曆史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它的名字是「蒙兀兒Mughal」。蒙兀兒與印度人較無關聯,這是外族統治的時代。這個外族,是來自北方的蒙古人。在波斯語中,「蒙古Mongal」就稱為「蒙兀兒Mughal」。
蒙古曾出現成吉思汗這樣的偉大人物,這是我們熟知的。並且,我們也知道他們的曉勇、剽悍,甚至殘忍。蒙古的後代繼承傳統,在十五世紀時來到印度,印度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此後長達三百多年的時間,北方印度都在蒙兀兒帝國的籠罩中。
世界征服者13_ 蒙古四大汗國最強帝王・沙皇拔都汗
"我,指定我的孫子拔都爲蒙古大軍的統帥,要他去征服世界,直到最後的海洋,直到蒙古馬蹄能夠踏到之處。到那時,瘟疫、饑餓和旱災就會停止,普遍和平就會降臨!" ——成吉思汗
蒙古四大汗國中,實力最強、生命力最持久的是位于俄羅斯的金帳汗國。金帳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的實際宗主國,其開創者是成吉思汗長孫拔都,拔都汗是繼成吉思汗後的蒙古最強統帥。在蒙古帝國第二代大汗窩闊台和三代大汗貴由去世後的諸王爭權中,拔都汗以強大的軍力扶植非窩闊台系的蒙哥(忽必烈的哥哥)掃平諸王並登上汗位。
當年元帝國的第二、三、四任大汗都是俄羅斯蒙古大汗拔都的部下,貴由的汗位該失烈門繼承,結果被金帳汗國幹涉了元帝國內政。不裏是貴由的朋友,被拔都汗親自斬首,不裏是蒙哥送給拔都汗的禮品。元帝國使者在金帳汗國的地位也遠不如金帳使者在元的地位。
世界征服者14_ 金帳汗國・蒙古君臨天下
金帳汗國(蒙古語:Алтан Ордын улс,俄語:Золотая Орда,英語:Golden Horde)1219年--1502年,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13世紀上半葉蒙古人建立的國家。由1243年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第二子拔都結束西征建立了東起額爾齊斯河,西到斡羅思,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的遼闊廣大的金帳汗國,後金帳汗國拔都系主要分支被白帳汗國所取代。
蒙古征服俄羅斯
蒙古征服俄羅斯是蒙古帝國西征時期征服俄羅斯諸公國的戰爭。摧毀了梁贊、科洛姆納、莫斯科、弗拉基米爾、基輔等無數城市。
征服戰爭
成吉思汗時期
1220年征服花剌子模後。1220年鐵木真派遣手下兩員大將哲別和速不台統帥25000人的蒙古軍從撒馬爾罕州出發,繼續向西進軍,攻佔了諸如:克里米亞蘇達克城、奧可斯、木鹿、蘇薩、納西切萬、比特利斯、阿爾吉斯、蔑剌合、迪亞巴克爾、埃爾比勒地區、剛加、尼西比斯地區、阿尼、卡爾斯城、錫瓦斯、額爾哲魯木城、埃爾津詹、托卡特、開塞利城、起剌特、阿米德、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蔑怯思城贊瞻、剌夷(今德黑蘭之南)、蔑剌合、圖斯、可疾雲、西模娘〔今伊朗德黑蘭省塞姆南)、沙馬哈、屠殺,投降歸順的除外,和進攻當時高加索的亞美尼亞王國、格魯吉亞王國、阿塞拜疆王國、羅姆蘇丹國(1221—1222年)、之後哲別和速不台統帥的25000人的蒙軍折轉北向逾越太和嶺(今天叫做高加索山)的打耳班關隘,進攻當時的欽察人和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並在迦勒斯河戰役打敗基輔大公統帥的軍隊,之後繼續向西進攻,沿着今烏克蘭(當時這裏還不完全屬於基輔羅斯的疆土)一路殺掠到克里米亞半島,之後在此殺掠之後繼續向西折轉進軍到今烏克蘭西部的德涅斯特河,但是由於無法渡河,於是折轉東返,東北向進軍圍攻基輔羅斯的政治中心基輔,但未能攻陷,之後繼續東北向進軍,並相繼渡過德涅斯特河和頓河,於1223年9月征伐當時的伏爾加河中上遊河谷的伏爾加保加利亞王國,在此殺掠之後,相繼渡過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於後於1223年向東返與當時於1222年從印度河河谷率領蒙古軍主力撤軍北返,並北向經過當時的旁遮普、阿拉霍西亞、德蘭吉亞那、逾越興都庫什山脈、巴克特里亞之後渡過阿姆河並且穿越錫爾河和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馬爾基安娜、索格狄亞那)於來到錫爾河河谷,於1223年在此匯合,並再次召開了一次覲見大典,當時有很多西方國家都派遣使者來於蒙古帝國交好,包括神聖羅馬帝國的羅馬教皇的使者,之後於1224年的夏天來到額敏河和裕勒都斯河河谷,1225年的夏天回到蒙古帝國本土斡難河河源一帶和哈拉和林一帶(參見蒙古征服花剌子模)。
窩闊台時期
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任蒙古大汗。1236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和基輔羅斯;滅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並摧毀其都城;攻佔:蔑怯思城、里亞贊、科羅姆納、莫斯科(1238年2月)、蘇茲達爾、弗拉基米爾城、雅羅斯拉夫城、特維爾城、切爾尼戈夫、乞瓦基輔(1240年12月6日)、加利奇國、赫梅爾尼克、桑多梅日城、克拉科夫城、摩拉維亞、奧拉迪亞、瓊納德、佩斯城、斯普利特、科托爾等二十幾個城市。
戰爭結局
1240年12月6日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2年拔都在薩萊(今伏爾加河下游阿斯特拉罕附近)定都,正式建立金帳汗國。拔都的弟弟昔班(朮赤的第五個兒子)西征立了大功,拔都分給了他一片領地,昔班便在烏拉爾山以東的鄂畢河與額爾齊斯河之間,建立了他自己的營帳;版圖最遠至哈薩克的阿克托貝,稱藍帳汗國。拔都的兄長鄂爾達讓位給拔都,所以拔都將東方錫爾河一帶分給哥哥,鄂爾達一系建立了白帳汗國。別兒迪別死後,金帳汗絕後,汗位由大臣馬麥控制,脫脫迷失後,汗位基本上由白帳汗出任。
在俄羅斯的行政
對俄羅斯的行政,有兩個目的,徵兵與徵稅。手段因地不同。有些地方,由蒙古人直接管理,大部分容許自治。自治的地方大公在可汗的欽差大臣宣佈下即位。他們的權力受轄於蒙古人。在地方行政上,以十戶為基本行政單位,每人數單位要提供該單位人數的兵力和稅款,十戶供出十人,如此類推,每地數字不同。十戶是最基本的行政單位。西俄地區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在1345年。東俄地區有兩次人口普查;一次在1258-1259年;一次在1274-1275年。1275年後,再無普查。普查結果:東俄有27個萬戶,西俄有16個萬戶,全俄即43萬戶。在1275年人口有850萬。不包括在萬的,大約一千萬。每萬,蒙古人派官員行政,不受大公指揮,只向可汗負責。這些千與萬的軍官,兼任行政長官,並有一位同級的徵稅員。日後再以達魯花赤為新的職稱,擔任全區的負責人。達魯花赤分為三個級數:萬、城、村。每一個行政單位,皆有達魯花赤,有少量軍隊接受直接指揮,維持秩序。
在蒙古人直轄區,十人置一十夫長,百人置一百夫長。第一次在俄羅斯徵兵是男子人數的十分之一,以後是二十分之一。司法上,有最高法庭與地區法庭,大公也會在此受審。設達魯花赤和哈的(伊斯蘭教法官),有法官八人,按案件性質決定。在徵稅上,在別兒哥時代,最初使用伊斯蘭商人與猶太人及亞美尼亞人包稅,第一位包稅長是一位改宗伊斯蘭教的俄羅斯人,名稱叫伊佐希馬。後來改為使用八思哈,再後來由一位弗拉基米爾大公徵稅。稅收分農村和城市兩種,有實物稅和貨幣稅,可汗有權徵收臨時稅。稅率是十分之一。有三種稅吏:書記、農村徵稅員、城市徵稅員,也是八思哈。不同的是羅斯公國,稅收大相逕庭,弗拉基米爾每年交85000盧布,莫斯科只有4000。 金帳汗國幅員遼闊,社會發展水平不一。烏爾根奇、薩萊、別兒哥薩萊、阿速、喀法、速答黑是貿易中心。經濟上有牧民和城市居民,農人。南俄和北高加索大草原是土庫曼人、康里人、欽察人、蒙古人放牧的地方;伏爾加河和卡馬河地區與梁贊州,是生產糧食的地區。
汗國的兵員多為突厥人。在宗教上,信仰自由,忙哥帖木兒時代,東正教受到優待;忙哥帖木兒發了一道詔書,它和屬民一律免稅,豁免他們的戶口普查,誹謗正教的人一律處死。教會成為一特權團體。他們的工作是為俄羅斯人提供精神生活與道德上的指教;這時代也是東正教最獨立的時期。到月即別汗時期,侮辱東正教信仰與破壞教會財物的人要處死,帖木兒·忽格魯特詔書也言明,不得干預教會運作。蒙古統治的第一個世紀,教會繁榮,對精神生活上的活動有甚大幫助。另一方面,東正教有自己的法庭,宗教案件只能由教會法庭審判,不在汗庭審判。
另一方面,金帳汗國與元帝國也有不少的交往。在1330年代,有三萬俄羅斯人在元帝國境內服役,以前也有阿蘭人與欽察人軍團,證明兩者交往密切。除此以外的對外關係,主要是與埃及馬木留克王朝交往。
對俄羅斯司法上,所有公國的大公都在可汗的權威下。大公若反抗,可汗會立刻處置。教會已立法保護。蒙古人不干涉俄羅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訴訟,大公可保留司法權。如俄羅斯人與蒙古人爭執,由蒙古達魯花赤處置。受到蒙古人統治的影響,俄羅斯後來保留了死刑與體罰。 金帳汗國對俄羅斯的政策是不讓任何一個公國太強大,但如果沒大問題,一般會照章做事,發給敕令。在烏茲別克汗時代後,全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大公由莫斯科大公世襲。
伊兒汗國的統治(1220年-1357年)
1219年底—1220年間,成吉思汗親率蒙古帝國十萬大軍武力入侵征服花剌子模,並鎮壓了其境內的三十個城市,大伊朗地區隨後被蒙古人統治。之後在歷任蒙古帝國最高統治者拖雷、窩闊台、乃馬真後、貴由汗、斡兀立海迷失和蒙哥時代的地方總督綽兒馬罕、拜住、野里知吉帶,畏兀兒人闊里吉思與衛拉特人阿兒渾阿加的繼續對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羅姆蘇丹國的鎮壓,尤其是他的孫子旭烈兀在1256年—1259年間先後鎮壓木剌夷、阿拔斯王朝、敘利亞阿尤布王朝,正式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的君主合贊汗最終皈依伊斯蘭教。直到1357年伊兒汗國滅亡後,波斯依然被從伊兒汗國分裂出的五個王朝統治。
帖木兒帝國、土庫曼白羊王朝、土庫曼黑羊王朝
1381年到1467年,波斯成為興起於河中突厥帖木兒帝國的一部分。帖木兒死後不久西波斯先後被土庫曼人建立的存在於1375年—1468年的黑羊王朝和存在於1378年—1508年的白羊王朝統治。
1405年到1433年,明朝永樂帝派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帖木兒帝國。鄭和在斯里蘭卡(錫蘭)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