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著名導演。于1958年出生於中國上海,5歲時隨家移居香港。1980年在讀了香港理工學院美術設計系兩年後,便放棄繼續修讀,進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導演訓練班,並任製作助理。其後,受到時任香港無線電視節目部經理的香港著名媒體人甘國亮的垂青,獲得大量戲劇創作機會,因此王家衛一直視甘國亮為恩師。
1982年離開電視臺,投身電影圈任編劇。1980年代王家衛共寫過13個電影劇本,憑《最後勝利》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1988年開始執導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為王氏導演生涯之始。1991年他憑《阿飛正傳》贏得該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1995年亦憑《重慶森林》取得同一獎項,該片。1997年,憑藉《春光乍泄》獲第50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導演。王家衛獲邀擔任2006年法國坎城電影節的評審團主席,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他於2007年11月獲香港公開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2009年,為紀念張國榮,王家衛耗時4年時間重新剪輯的《東邪西毒: 終極版》,並在世界各地巡迴上映。
最後勝利Final Victory (1987)
導演: 譚家明
編劇: 王家衛 / 譚家明
主演: 曾志偉 / 李麗珍 / 李殿朗 / 徐克 / 司馬燕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片長: 98分鐘
豆瓣評分 7.3
劇情簡介
黑道大哥寶(徐克 飾)為人兇暴,卻有一個慢性子老好人親弟弟雄(曾志偉 飾)鞍前馬後,雄連女友被人奪走這種事也要寶出面抻頭。寶犯罪事發即將入獄半年,他在服刑前囑託雄照顧好老情人萍(李殿朗 飾)和小情人咪咪(李麗珍 飾)。雄一照面就被萍給了下馬威,又捲入她和高利貸團夥的紛爭,兩人脫身後匆匆趕赴日本尋找咪咪,發現咪咪的處境也頗為棘手,雄為幫兩個大嫂脫身絞盡腦汁,另一方面又要各種欺瞞來防止她們發現彼此的身份。三人回到香港後事情終於敗露,萍大哭大鬧卻被寶喝止,在等待寶出獄的日子裡,雄與咪咪之間產生了感情,但如何去面對大哥,又成了雄無法化解的心結……
本片獲198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獎。
看王家衛訪談知道,原來這片和《旺角卡門》是同一個故事的前後兩段,分別講的是一對古惑仔小混混年少輕狂和步入中年的故事。總之揾食不易,當古惑仔也不容易。以及短髮李麗珍真好看。
旺角卡門As Tears Go By (1988)
又名: 熱血男兒
導演: 王家衛
編劇: 王家衛
主演: 劉德華 / 張學友 / 張曼玉 / 萬梓良 / 林蛟
類型: 劇情 / 愛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片長: 102 分鐘
劇情簡介
香港九龍區旺角混混阿傑(劉德華)做事俐落重情義,頗有老大風範,為了照顧做事衝動又好面子的小弟烏蠅(張學友),他不停地在各種大小麻煩中周旋,甚至不惜為烏蠅與黑道狠角色(萬梓良)結仇。
阿傑表妹阿娥(張曼玉)前來旺角看病暫住他家,兩人慢慢互生情愫,但因為擔心自己的身份最終會給阿娥帶來傷害,阿傑選擇了將心事埋藏。待阿傑明白真情抑壓不住想對命運做番抵抗時,烏蠅卻再次因好面子面臨生命危險,於是一道友情與愛情必選其一的難題重又擺在阿傑面前。
愛神之手Eros (2004)
magnet:?xt=urn:btih:822B739CCFB3DB277086DF178DF3617728822F7D
導演: 王家衛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史蒂文·索德伯格
編劇: 王家衛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托尼諾·格拉 / 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演: 鞏俐 / 張震 / 克里斯多夫·巴克霍爾茲 / Regina Nemni / 路易莎·拉涅瑞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情色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 中國香港 / 美國 / 法國 / 盧森堡 / 英國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義大利語 / 英語
片長: 104分鐘
豆瓣評分 7.6
劇情簡介
該片是一部三段式主題(愛和性)電影,由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危險臨界點》)、史蒂文•索德伯格(《平衡》)和王家衛(《手》)三位導演聯合執導。
《手》講的是1960年代的香港,年輕的裁縫(張震)多年不計回報地愛著交際花華小姐(鞏俐)的故事,影像華麗,充滿了質感又略帶傷感。《平衡》的故事發生在1950年代的紐約,廣告人尼克•彭羅斯(羅伯特•唐尼)總是被春夢困擾,只得向他的心理醫生珀爾(阿蘭•阿金)求助,基調雖荒謬反常,卻也可看成頗有自嘲意味的幽默喜劇。《危險臨界線》則仍是安東尼奧尼一向關注的現代社會中的男女關係主題,哲學味道濃烈。
春光乍洩 (1997)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679/
攝氏零度·春光再現 (1999)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01526/
春光泄不盡的關淑怡
公元2016年8月15日,關淑怡50歲。該祝她生日快樂——但究竟快樂與否,只有她自知。
時間回到20年前——20年前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冷冷的夜,攝氏零度。
街角仍有霓虹閃爍,但燈火無法取暖。相向而行的計程車越駛越遠,擦身而過的瞬息,她和他望見彼此看顧的面目。像這座城市其他過客一樣,她與他短暫交集,之後匆匆分離,走散在擁擠的人潮。她斜身探出車窗,雨絲般的短髮隨著呼嘯的風跳躍輕舞。他用留戀的眼睛定格她漸逝的身影,仿佛在看一部即將落幕下映、要被永久封存的電影。他手執可攜式錄音機,裡面藏著她的歌——歌名叫做《Cucurrucucu Paloma》,「咕咕」的擬聲詞,還有西班牙語的「鴿子」,於是王家衛索性稱其為「鴿子歌」——在她的低吟淺唱里,好像確有一群灰白的鴿子飛向伊瓜蘇瀑布,穿梭于飛濺的水珠,略帶憂鬱地鳥瞰著那片深沉的藍色。他說她的聲音很好聽,接著她去往天涯、他奔赴海角,畫面寂靜。
這是《春光乍洩》內的關淑怡和張震,在黎耀輝、何寶榮分分合合的阿根廷。我們看到壓著一頂棒球帽的張震孤身流浪到世界盡頭去見那座同樣孤零零的燈塔,然後如同將秘密封藏進樹洞一樣,他把梁朝偉飲醉後的啜泣和關淑怡飄渺而蒼涼的歌,連帶一路的悲傷,統統埋葬在南美人跡稀逢的端點。海潮撞擊在礁石上,仿佛莫名的嗚咽。
而我們沒在《春光乍洩》里看到的,是慢慢從記憶里變淡變淺的關淑怡——墨鏡王把《春光乍洩》里關淑怡的所有戲份剪了個乾淨,直到1999年紀錄片《攝氏零度·春光再現》面世,我們才從支離破碎的片段中串起她在《春光乍洩》的點滴:無論是碎花的雪紡連衣裙,或者黃褐色的長筒風衣,關淑怡始終都像一縷飄搖不定的遊魂。在阿根廷街頭抓娃娃、在酒吧一次次投硬幣點歌、在黎耀輝的臉頰親了親。只是沒人知道她會去向哪裡,會迎來什麼樣的結局,搭乘飛機而來,卻迷一樣隱去。
近年已經很難聽到關淑怡的消息,她沒有舞台也沒有銀幕,唱片架上找得到灰塵卻找不到她的專輯——她成了八卦新聞里的落魄人,之前公布孩子生父是不丹活佛引起譁然後,又是長久的沒有終止的沉寂。似乎她的歌聲也一直比面目輪廓清晰:關淑怡曾在洛杉磯學習時裝設計,回港後與黎明、許志安等共同參加TVB與華星唱片舉辦的「新秀歌唱大賽」,可惜最終折戟沉沙;好在金嗓子終不被埋沒,拿下日本神奈川「海藍」歌唱比賽冠軍後,她與香港「寶麗金」及日本「阿波羅」唱片簽約,正式宣告出道。她翻唱鄧麗君的《忘記他》(也被王家衛用到了《墮落天使》中)、張國榮的《拒絕再玩》、梅艷芳的《夢伴》還有甄楚倩的《深夜港灣》,自己也唱紅《繾綣星光下》等代表作,嗓音像煙一般飄裊,又帶著孱弱和微痛,樂壇給她無數嘉獎,歌迷也愛她百變的形象,她是品味的保障,絲毫不染制式罐頭音樂的庸俗,渾身散發獨立先鋒的迷人氣息,比莫文蔚更大膽叛逆,比王菲還仙氣淋漓。
但星辰璀璨似乎總是伴著隕落的宿命。關淑怡後來的故事,和我們想像的一樣唏噓——記者發現她成了泡在蘭桂坊的酒客,借著醺時醉意,她對陌生人歇斯底里放歌,不知是太熱愛音樂,還是發泄心底無法宣之於口的憂鬱。商業市場迎接著裙擺搖搖的少女偶像們甜膩到發嗲的娃娃音,卻不再需要關淑怡穿透凡俗的空靈——專輯滯銷,賣不動自然不會有唱片公司肯與她簽約,偶爾電視里沒人看的音樂節目復播幾首她的老歌MV,也和雪花點一樣一閃即過——她又一次宿命般地,像在《春光乍洩》里被剪掉,被時間剪掉、被大眾剪掉,化作一朵單薄的蒲公英,不知落到何方,也斷了所有音訊。
2001年,一張題為《冷火》的專輯由BMG突然發行上市——關淑怡在台灣復出,合作的也是包小松、林陽明等製作大咖。唱片口碑不出意外地節節攀升,卻在鄭秀文、容祖兒等後輩的夾擊下賣得一敗塗地,失落的天后反擊戰讓這次捲土重來以黯淡收場,關淑怡也不願背負偶像的包袱,與BMG解約隱跡北美,懷孕產子,當了未婚媽媽。再再後來,她只能給關心妍的演唱會做嘉賓,八萬塊酬勞全都用來看牙醫——在港媒的形容里,卡債纍纍的關淑怡根本無法負擔就診補牙的資金。詞人黃偉文說她情緒化嚴重,DJ名嘴查小欣怨她不守時總愛遲到,關淑怡本人則屢次抨擊歌壇萎靡、收不到好作品,甚至還在臉書寫下「我想自殺」的駭俗之言——這種不討喜的特立獨行一旦失去寄生的音樂土壤而接觸到現實空氣,就只能在眾人的嫌惡中兀自凋零。
《春光乍洩》製作完成後,王家衛把未剪輯進正片的菲林和錄像資料交給了攝影師關本良與李業華導演。1997年《春光乍洩》參展坎城電影節,並提名「金棕櫚最佳影片」獎,王家衛也拿到「最佳導演」,可這一切榮耀都和關淑怡無關。王家衛曾解釋刪除關淑怡的戲份絕非因為她表演得不精彩,而是她和梁朝偉的故事無法合適地穿插在《春光乍洩》的劇情主線內,只能不得已忍痛割愛。一年後,關本良和李業華重訪阿根廷,與《春光乍洩》拍攝時負責翻譯和統籌的兩位年輕姑娘從新回到那些場景,錄下她們的回憶和「後春光」時期的心情起伏,再結合張國榮、梁朝偉練習探戈的花絮及王家衛等主創的訪談,以重構的視角,完成了這部《春光乍洩》的「後記」——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便是對關淑怡戲份的恢復。
那盞印著伊瓜蘇瀑布的床頭燈早已不知蹤影——鏡頭再次聚焦黎耀輝、何寶榮蝸居的逼仄小房間,牆上還殘留美指張叔平做的彩色瓷磚,但人去樓空、蛛網密布的屋子卻呈現出時間的無情和現實的枯萎,梁朝偉、張國榮相擁又爭吵的情節一幕幕浮現,虛實真幻仿佛模糊了界限;受訪的梁朝偉已經為拍攝侯孝賢導演的《海上花》而剃光了頭髮,他笑著細訴如何被墨鏡王「誆騙」到地球另一端無奈地演了同性戀,又在拍片過程中思鄉情切——帶有「九七」情結的《春光乍洩》的確含有「歸家」的主題,片中的黎耀輝最終回到香港,而那位幫助劇組進行翻譯的姑娘也在影片拍竣後有感,堅持飛回許久未曾踏足的台灣老家。
按照王家衛的原定計劃,《春光乍洩》其實是對《阿飛正傳》「尋父」情節的延續,梁朝偉飾演的黎耀輝在父親去世後來到父親生活的阿根廷尋找他的情人,這才發現父親的情人也是男性——為此他結交了張國榮飾演的何寶榮,想明白同性之間的愛情究竟有何不同。在這則設定里,張國榮最終遠走而梁朝偉死去,關淑怡就是那個一直暗戀梁朝偉的女人,若即若離、有意無意盤桓在他身邊,找他借硬幣、和他坐摩天輪、在深夜的街頭向他索抱。之後的版本里新加入張震,被王家衛形容為「年輕的張國榮」,他也在漫無目的地尋找,與黎耀輝有著曖昧的片刻交匯,同樣也和關淑怡擦出火花——他錄下關淑怡的「鴿子歌」,在同一台機器像關淑怡那樣夾娃娃,坐在駛向遠方的計程車里和關淑怡永別——可惜這些橋段都無法融入《春光乍洩》,關淑怡的努力也無奈白費。為向關淑怡致歉,關本良和李業華把她的表演還原到紀錄片中,後來還在柏林電影節展映,但除了替王家衛給關淑怡一個公道,卻又無形中豐滿了《春光乍洩》的主題:關淑怡的游離若是添加於原片自然會使情節更一波三折、峰迴路轉,卻也更像是對《阿飛正傳》與《重慶森林》的機械重複,而恰是她的缺席、消失,才為戲裡戲外「漂泊」與「找尋」的母題提供了最生動的注釋,這種非劇情的遺憾成就了《春光乍洩》值得被魂牽夢縈、由製造故事變為故事本身的傳奇性。
《攝氏零度·春光再現》的結尾,張震完成了在世界盡頭看燈塔的願望開始新的浪跡,而那個飛回台灣的女孩則在戲院看過《春光乍洩》公映版後,決定再次跨越南北半球折返布宜諾斯艾利斯——就像張國榮常說的那句台詞,「不如我們從頭來過」,這一切其實都是重生。關淑怡的角色在這些蛛絲馬跡中依舊雲遮霧繞,似乎只有她的結局最不確定——幾番沉浮起落,關淑怡還會出唱片、演電影嗎?她自己也回答不了——但又有什麼打緊的呢?人生本就充滿不確定性,也正是這樣的不確定性,才意味50歲的關淑怡仍有無限可能和希望、才讓我們對50歲的她依舊懷揣期待——像她那首《三千年前》里所唱,「趁熄滅前,還可一見」——期待她釋然、期待她快樂、期待她想唱就唱直到舞台最後一盞燈暗去、期待她穿破陰霾,哪怕繼續做一隻遠離塵囂的孤鳥,也有一方蔚藍的晴空供她飛翔,期待她從「攝氏零度」的原點回溫,再次踏上尋覓精彩的長路。
在這片攝氏零度的土地
沒有東西方向
沒有晝夜區別
沒有冷熱之分
我懂得了漂泊的感
——王家衛 in《攝氏零度·春光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