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全集 (全16冊)
大連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張愛玲全集》包含:
1、秧歌
2、赤地之戀
3、流言
4、怨女
5、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
6、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
7、半
8、張看
9、紅樓夢魘
10、海上花開-國語海上花系列傳之一
11、海上花落-國語海上花系列傳之二
12、惘然集
13、續集
14、餘韻
15、對照記
16、愛默森選集(譯作)
張愛玲
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 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 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華和傾頹。
有人說張愛玲是當代的曹雪芹,文學評論權威夏志清教授更將她的作品與魯迅、茅盾等大師等量齊觀,而日後許多作家都不諱言受到「張派」文風的深刻影響。
張愛玲晚年獨居美國洛杉磯,深居簡出的生活更增添她的神秘色彩,但研究張愛玲的風潮從未止息,並不斷有知名導演取材其作品,李安改拍〈色,戒〉,更是轟動各界的代表佳作。
一九九五年九月張愛玲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她的友人依照她的遺願,在她生日那天將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
赤地之戀
https://terabox.com/s/1TkYisRf2ApR_fFYkmAzgGA
《赤地之戀》 原著:張愛玲 有聲書
https://www.terabox.com/sharing/link?surl=a8ecKsCjwuUhE3aw8nrBjg
大學畢業生劉荃響應政府號召,到西北農村參加「土改」,對同行的女孩黃絹產生情愫。 兩人意氣昂揚地投身運動,卻發現改革的旗幟掩不住殘忍的燒殺擄掠,唯有彼此相依,才聊以慰藉。 然而,劉荃很快就被分配到上海工作,紛遝而來的政治鬥爭不僅湮沒了他的理想,還讓他賠上此生最珍貴的愛情...... 張愛玲以《赤地之戀》再度直面社會議題,在是非黑白沒有標準、人的理性失去憑恃的時代,她寫出知識分子在家國之間的掙扎,也為歷史的傷痕留下血淚的見證。
《秧歌》
https://terabox.com/s/1iOoim09mfw1oRXmPpDrPKw
《秧歌》原著:張愛玲 有聲書
https://terabox.com/s/14EBui37dgKLRK66wOVpuAw
《秧歌》是一部偉大的政治小說。這部小說揭露了正在形成的中國極權制度是怎樣破壞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的根基,毀滅了中國人與人之間的根本關係,描繪了中國農民以及普通人民在這個制度中的無權無勢的地位。
故事背景設定於土改完成之後。以農民金根和妻子月香為主要人物。金根為人訥言而善良,月香則精明而善於處事。她本在上海幫傭,後來回到農村。在飢餓中,他們同旁人一樣,都不得不面對沉重而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也需要參加各種種政治活動。最終,為了給四鄉的軍屬拜年,農會給每家攤派半隻豬和四十斤年糕。金根因王同志說他斤兩不足而“嚷起來”,被視為“反革命份子”,他的女兒阿招也在混亂中被人踩踏致死。月香和負傷出逃的金根躲在山中。金根為避免禍延妻子,投水自殺。月香則燒掉了村中的倉庫,自己也被民兵趕入火海之中。
張愛玲細膩的白描筆法令人嘆服,雖然是農村題材的小說,卻依然能領略到張愛玲獨有的風格。
《中國四大名著》插圖典藏版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_hGtJp5FWDFk708LIUBB2A
提取碼:7wy1
《紅樓夢》
本書底本是戚序本(前八十回)+程乙本(後四十回)。標點明晰,注釋比“紅研所校注本”簡潔,由紅學大家俞平伯校點、國學大師啟功注釋。1999年初版,列入多種我社多種叢書中。
《西遊記》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版時,以明代世德堂本為底本,由古典文學專家黃肅秋整理注釋;在1979年經過了一次重新校訂、增補注釋;2010又由專家進行了全面修訂再版,對原文校勘和注釋都有改進。
《水滸傳》
《水滸傳》的歷史版本有簡本和繁本的區別,不同回數。1952年整理出版時是71回本,1975年根據上級要求,編輯部重新整理出版了100回本,以明代容與堂本為底本,通常以為百回本是定型成書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故事原貌。我社版本在1981年和1997年都進行了全面修訂,延續至今。
《三國演義》
與四大名著中其他三種不同,不是純粹的白話小說,而是文言和白話間雜,或者說是大眾易讀的文言小說。
1953年初版《三國演義》,以清代毛宗崗本為底本。1957年修訂再版,1973年又進行了一次細緻的重校修訂。初版即附的“三國演義地圖”是特點之一,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