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eg Larsson千禧年三部曲電影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66SJTSth3J13wSJlD4xdmA
提取码: bi2w
龍紋身的女孩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2009)
導演: 涅爾斯·阿登·歐普勒夫
編劇: 尼科萊·阿爾賽 / 拉斯莫斯·海斯特貝格 / 斯蒂格·拉赫松
主演: 邁克爾·恩奎斯特 / 勞米·拉佩斯 / 萊娜·恩卓 / 斯文-伯蒂爾·陶布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瑞典 / 丹麥 / 德國 / 挪威
語言: 瑞典語 / 英語
片長: 152分鐘
豆瓣評分 7.5
劇情簡介
本片根據瑞典推理小說名家斯蒂格•拉赫松《千禧年》三部曲的第一部《恨女人的男人》改編。《千禧年》雜誌的記者麥克•布隆韋斯特(邁克爾•恩奎斯特Michael Nyqvist 飾)應瑞典範耶爾財團巨頭亨利(斯文-博蒂爾•陶博 Sven-Bertil Taube 飾)的請求,調查四十年前亨利摯愛的侄女海莉失蹤案。在調查過程中,麥克接觸了多位範耶爾財團人員,包括海莉的哥哥馬丁(皮特•海伯 Peter Haber 飾)和表姐塞西莉亞(馬莉卡•勞倫絲 Marika Lagercrantz 飾)。麥克發現保全公司調查員麗思貝絲•莎蘭德(勞米•拉佩斯 Noomi Rapace 飾)入侵了自己的電腦,並提供了重要的破案線索。麥克決定與周身刺青鼻耳穿環的麗思貝絲聯手調查。隨著一步步接近真相,麥克發現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但兇手是否與海莉失蹤案相關呢?
本片獲丹麥艾曼達獎最佳外國電影提名。
玩火的女孩 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2009)
導演: 丹尼爾·阿爾弗雷森
編劇: Jonas Frykberg / 斯蒂格·拉赫松
主演: 邁克爾·恩奎斯特 / 勞米·拉佩斯 / Georgi Staykov / Ralph Carlsson
類型: 懸疑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瑞典 / 丹麥 / 德國 / 比利時
語言: 瑞典語 / 英語 / 俄語
片長: 129分鐘
豆瓣評分 6.7
劇情簡介
米克·布盧姆科斯特(Michael Nyqvist 飾)是千禧年報社的一名記者,他正就東歐雛妓販賣的問題展開調查。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他的助手道格及其女友被人殘忍殺害。根據現場遺留下的指紋,所有的指控都指向了麗莎貝絲·薩蘭德(勞米·拉佩斯 Noomi Rapace 飾)。不久,薩蘭德的最新監護人尼爾斯·彼尤曼律師(Peter Andersson 飾)亦在寓所被人殺害。經過一段時間的環球旅行,薩蘭德剛剛回到瑞典,等待她的卻是一系列莫名的指控和追捕。究竟是誰策劃了這一系列的謀殺?又為什麼將罪名都轉嫁到薩蘭德的身上?所有的一切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
本片根據瑞典小說家斯蒂格·拉爾松(Stieg Larsson)的原著改編。
直搗蜂窩的女孩 The Girl Who Kicked the Hornet's Nest (2009)
導演: 丹尼爾·阿爾弗雷森
編劇: 斯蒂格·拉赫松 / 烏爾夫·呂貝裡
主演: 邁克爾·恩奎斯特 / 勞米·拉佩斯 / Michalis Koutsogiannakis
類型: 劇情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瑞典 / 丹麥 / 德國
語言: 瑞典語
片長: 147分鐘
豆瓣評分 7.1
劇情簡介
上一集慘絕人寰的父子三人殘殺,讓麗莎貝絲·薩蘭德(勞米·拉佩斯 Noomi Rapace 飾)頭部中彈,幾乎喪命,亞歷山大·紮拉千科(Georgi Staykov 飾)慘遭斧劈,身負重傷。父女二人一同住在哥德堡的薩爾格醫院,隆德曼·尼埃德曼(Micke Spreitz 飾)則持續逃亡。由於亞歷山大是30年前從蘇聯軍情局投誠瑞典的情報人員,其敏感身份讓政府頗多顧忌,而麗莎貝絲背後隱藏的政治黑幕又令政客們焦慮不安。不久,亞歷山大被瑞典安全局派出的刺客殺害,麗莎貝絲則面臨多項謀殺罪名的指控。為了拯救麗莎貝絲,並揭露政府黑幕,千禧年雜誌記者米克·布盧姆科斯特(Michael Nyqvist 飾)奔忙取證。然調查越深,危險越大……
本片根據瑞典小說家斯蒂格·拉爾松(Stieg Larsson)的原著改編,是“千禧年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
千禧年三部曲 Millennium (2010) 電視劇
導演: 丹尼爾·阿爾弗雷森 / 涅爾斯·阿登·歐普勒夫
主演: 萊娜·恩卓 / 邁克爾·恩奎斯特 / 勞米·拉佩斯
類型: 動作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瑞典 / 德國 / 挪威 / 丹麥
語言: 瑞典語 / 英語 / 義大利語 / 法語
集數: 6
單集片長: 90分鐘
豆瓣評分 8.4
劇情簡介
根據暢銷全球的瑞典推理小說名家《千禧年三部曲》改編的電視劇,揉合高節奏的敘事、密集的動作場面和心理懸疑,包含謀殺、腐敗、審判的傳奇故事,一個蒙受屈辱的記者和一個世界級的駭客挑戰不可能,成就一場二十一世紀的英雄歷險。
2011年英國電影學院獎非英語最佳影片、2011年帝國大獎最佳女主角最佳驚栗片
Stieg Larsson千禧年三部曲
《蜘蛛網中的女孩》是「千禧年三部曲」(Millennium Trilogy)的續作──其實這系列作品應該直接稱為「千禧年系列」(Millennium series),先前會被稱為「三部曲」的原因,除了原來的故事線大致已在第三集的末尾收攏完結之外,也因為作者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寫完三本小說後已然於 2004 年身故(小說第一集隔年才出版),就算原來有後續計劃,也只能停在第三集。
不過從「千禧年三部曲」的設定來看,拉森的確留了很多可以繼續發展的伏筆。
「千禧年三部曲」由《龍紋身的女孩》(Män som hatar kvinnor,瑞典原文書名意為:憎恨女人的男人)拉開序幕,故事描述主持《千禧年雜誌》的男主角布隆維斯特(Mikael Blomkvist)誤信消息來源,在自家雜誌刊載文章後遭對方提告,不但得坐三個月的牢,還得支付一大筆賠償,可能會拖垮雜誌社的財務。這時他接到來自商業鉅子范耶爾(Henrik Vanger)的邀請,已經退休的范耶爾想委託布隆維斯特調查一樁家族成員失蹤的陳年舊案,不但答應以入股方式支持雜誌社繼續營運,還承諾會讓布隆維斯特恢復記者的名譽──因為范耶爾手中握有向布隆維斯特提告那人的把柄。《龍紋身的女孩》由裡(范耶爾家族案件)外(雜誌社惹上的官司)兩層套疊而成,布隆維斯特是居中銜接的關鍵,但「千禧年三部曲」真正的主角,其實是女主角莎蘭德(Lisbeth Salander)。
故事開始時,莎蘭德是受僱於保全公司的調查員,范耶爾與保全公司負責人熟識,在委託布隆維斯特之前,曾經請保全公司找人調查過布隆維斯特,當時負責人就是將這項任務交派給莎蘭德。
除了調查布隆維斯特之外,莎蘭德的故事線初始看似與主線的兩樁事件都不相干,情節推進的重點在用莎蘭德的過去及她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讓讀者慢慢了解這個特立獨行的角色:瘦削骨感、一堆刺青,在人際關係的應對上有很大的問題,但同時擁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極佳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高超的駭客技術。直到布隆維斯特循線找到莎蘭德、請她協助自己的調查後,莎蘭德的故事線才匯入主線,並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助力。
拉森用大量看起來非關主線的篇幅來描寫莎蘭德,並不單是希望她在主線中登場助拳時能夠有說服力而已。
布隆維斯特調查的范耶爾家族事件,牽涉到一個施暴、殺害多名女性的凶手,而身為女性的莎蘭德從小就一路面對各種暴力;布隆維斯特和莎蘭德幾乎同時經由不同管道查出真凶,布隆維斯特因而遇險,靠著前來救援的莎蘭德才得以活命。也就是說,《龍紋身的女孩》主線故事看似由布隆維斯特解決,但這並不是一個傳統「男性英雄解救女性受害者」的故事,而是「女性面對暴力設法對抗」的故事。
這個主題在第二集《玩火的女孩》(Flickan som lekte med elden)及第三集《直搗蜂窩的女孩》(Luftslottet som sprängdes)中更形明顯。
在這兩本續作當中提及非法的跨國賣淫集團案件,以及莎蘭德的身世。讀者會發現,莎蘭德一路對抗的暴力,不只有性或者肢體方面,家庭、教育機構及至於行政及司法機關,都在她身上加諸了不同程度的暴力;在所有的事件裡頭,莎蘭德都是一個對照組:她是個承受各種暴力的女性角色,而她以自己的力量抵擋或者反擊。
讀《蜘蛛網中的女孩》時打不定主意是不是該推薦的原因,與此有關。
不是這本由大衛‧拉格朗茲(David Lagercrantz)續寫的第四集不好看(事實上它比俺預期的好看),而是《蜘蛛網中的女孩》裡頭幾乎不再觸及「女性承受暴力」的主題。
幸好拉格朗茲也沒有拿著人家的角色隨便發揮──他在原來的故事裡,找到另一個可以發展的題目。
記得幾年前看完《龍紋身的女孩》瑞典版改編電影後,一位朋友同俺站在戲院樓下聊了許久;朋友提到他覺得第二、三集小說有個問題──莎蘭德及協助她的駭客朋友們使用的駭客技術並不合法,但在小說裡這個非法環節被過分淡化了。
朋友說的大抵沒錯。在尋常體系中被不當對待,的確可能需要尋求逾越法規的手段與之抗衡,但在小說當中這些角色的駭客技術太過高明,除了用來對付故事裡的惡黨之外,幾乎可以確定他們還涉入了其他非法行動。暫且不論拉森是否打算完全放任這群駭客為所欲為,大多數讀者在讀到相關橋段時,只會覺得這些角色是「好人」,所以就放寬了對他們的評斷標準,或者不去想他們擁有的、幾乎不受控制的力量,其實非常可怕。
而這正是拉格朗茲的切入點。《蜘蛛網中的女孩》的故事接續在《直搗蜂窩的女孩》之後開始,布隆維斯特與莎蘭德已經斷了連繫,各自生活。雜誌社的投資方對雜誌走向出現異議,布隆維斯特正在考慮是否應該離開雜誌社時,接到一通爆料電話,來電者自稱李納斯‧布蘭岱(Linus Brandell),要求與布隆維斯特見面。李納斯告訴布隆維斯特有個關於人工智慧的大內幕,以及開發者電腦天才法蘭斯‧鮑德(Frans Balder)的異常行徑,但布隆維斯特興趣不大,直到李納斯不經意提及:這宗事件與一個女駭客有關;而在另一條故事線裡,莎蘭德突破層層防護,入侵美國國安局的系統,甚至留下了表明駭客身分的印記。
由電子產品及數碼資訊組成的現今世界,掌握網路技術就掌握最大的權力;每個在電腦上鍵入的文字、每句在電話裡訴說的話語,都有可能被追蹤、蒐集、監控或者利用──無論掌握技術的是個人、私人企業,或代表公權力的政府,這個力量都應該自制或者接受控管。倘若有任何個人或機構利用這個力量,就會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順帶一提,拉格朗茲提到,為了保密,他用來寫作的電腦是不連接網路的。)
這是《蜘蛛網中的女孩》真正的主題。
一樣利用緊湊的案件包裹嚴肅主題,《蜘蛛網中的女孩》讀來暢快;私心認為故事裡關於駭客的自省及主題的討論仍嫌不足,莎蘭德的個性也似乎比前作溫和、較有人性,不過瑕不掩瑜,況且拉格朗茲透露後續還有兩本續作,俺希望他可以扣緊拉森原作當中的主題繼續發展。
「千禧年三部曲」的讀者會在《蜘蛛網中的女孩》中發現拉格朗茲盡力承接拉森未能繼續發展的設定,包括莎蘭德駭客代號「黃蜂」(Wasp)的由來,以及先前來不及正式登場的卡蜜拉(Camilla)現身,這些都是閱讀時的驚喜。卡蜜拉的角色個性幾乎同俺原來想像的一樣(拉森已經給了不少暗示),但「黃蜂」這代號真的與漫畫有關嗎?俺不確定拉格朗茲參照了多少拉森的設定資料,不過他的確抓到了很不錯的發展脈絡。
讀完《蜘蛛網中的女孩》,俺不禁揣想:若是拉森仍在,他會用這個主題發展故事嗎?或者他原來打算持續聚焦在原來的主題上,至於「駭客/隱私」的相關議題,就不在這個系列當中著墨太多?這個問題無法解答,但拉格朗茲繳出的成績單並不差;所以幾經考慮,俺還是決定掛名推薦。雖然拉森無法繼續說故事,但「千禧年三部曲」的讀者閱讀這本新作,應當不會失望才是。